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人”与“非人”——智慧课堂中人的主体性考察

作者:张务农; 贾保先人文主义后人类主义智慧课堂教学主体人工智能

摘要:人文主义的“人”具有纯洁性、自然性、永恒性的内涵,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具有天然的批判性;后人类主义的“人”则主张排出“人”的概念,纳入“非人”,体现为对技术的积极接纳态度。研究从“人”和“非人”的双重视角考察了智慧课堂中“人”的主体性问题,研究发现:(1)从“非人”视角看,智慧课堂中的教学主体从永恒的主体转化为流动的主体,从纯洁的主体转化为混合的主体,从自然的主体转化为增强的主体;但从“人”的视角看,人的主体性也面临着“主体虚无”“非人主体”“主体弱化”的风险;(2)“非人”打开了“人”的空间,这种对“人”的解构正是智慧课堂人性论建构的历史的、逻辑的起点;(3)在构建新的教学主体时,可以打开“人”的概念,接纳更多的“非人”,但对“人”的弱化并没有获得伦理上的支持。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电化教育研究

《电化教育研究》(CN:62-1022/G4)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电化教育研究》关注电化教育的基础理论建设和理论基础探讨,关注电化教育领域的最新动向,对远程教育、教育新技术、海外电教、中小学电教育亦同时关注,适合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阅读。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