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人文科学与公共领域:语用学视角

作者:耶夫·维索尔伦; 仇云龙公共领域全球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隐性意义意识形态

摘要:在全球化进程中,公共领域的属性有所变化,旧有的结构边界消蚀。对这种变化的研判是本文论述的起点。在传统意义上,公共领域是社会科学家(以及哲学家)所研究的话题。而当其被重新界定为可公开获取的意义疆域和社会、政治重要意义博弈的领地时,人文科学便应该对公共领域研究做出应有的贡献。意义的显性形式和隐性形式在意义生成的过程中互动,语用学为其互动方式的分析提供了工具。这一观点被有关意义景观差异性的分析所印证。这种差异性甚至出现在“相同”语篇的不同版本中,这说明了可公开获取的意义对语用过程的依赖。在全球化语境下,公共领域中的人们在解释社会、政治现实中必然存在差异性,故而我们需要一个更加成熟的有关语言使用的科学来解释这种差异性。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N:22-1062/C)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办刊宗旨: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贯彻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开展学术讨论,交流教学和科研成果,发现和扶植人才,培养学术理论队伍,为提高东北师范大学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服务,为发展和繁荣我国社会科学学术研究事业服务。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