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中国城市脆弱性的时空变化及其内在机理——基于“五普”、“六普”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的分析

作者:梅大伟; 修春亮; 冯兴华; 李晓玲; 白立敏城市脆弱性时空变化内在机理暴露性

摘要:基于全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数据,构建了中国城市脆弱性综合评价体系,探讨了城市脆弱性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内在机理。结果显示:中国城市脆弱性总体呈下降趋势,低、较低脆弱性城市占比增加;各地区之间差异显著,中部地区城市的脆弱性下降幅度最大;从内在机理的视角来看,暴露性和应对能力比敏感性对城市脆弱性的影响更大;在一定范围内,城市的脆弱性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加而下降,超出某一临界值后,城市的脆弱性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加而升高;功能复合型城市的脆弱性较低,综合性城市的脆弱性低于资源型城市;城市脆弱性与城市布局形态有关,集中型城市的脆弱性高于分散型城市。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城市问题

《城市问题》(CN:11-1119/C)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