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轻质多孔混凝土防水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薛霞; 杨赞中; 徐艳娇; 王路; 孙海滨; ...多孔混凝土防水剂防水机理防水改性体积憎水法表征与评价

摘要:多孔混凝土具有质量轻、保温隔热、防火不燃等特性,是一种新型节能建筑材料。但多孔混凝土因孔隙率高、表面自由能大,导致其易吸水,严重影响了其强度和保温性能。因此,多孔混凝土的防水问题亟需研究解决。多孔混凝土的防水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体结构优化,二是利用防水剂改性。基体结构优化主要通过改善混凝土的孔结构及孔间壁的晶胶比,以降低其吸水性。由于基体结构优化的防水效果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通过防水剂改性提高多孔混凝土防水性能的研究更受关注。防水剂在多孔混凝土表面或在气孔和毛细孔内形成疏水膜层,由此可降低混凝土的吸水性或是静水压力下的透水性。常用的防水剂为有机硅类、脂肪酸盐类及石蜡乳液类等。有机硅系主要通过长链有机基团取代,以获得具有良好疏水性的端基。脂肪酸盐系通过羧酸基与Ca 2+形成“反毛细管效应”的沉淀物,或者是活性物质与基体结合,阻塞孔道而防水;石蜡乳液则通过对颗粒物形成包裹,使其表面由亲水性转化为憎水性,由此降低吸水率。防水剂的作用方式分为两种:一是防水剂对基体表面的隔离,包括封闭型和开放型;二是防水剂与基体的结合,包括反应型和结合型。多孔混凝土的防水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在表面涂覆、浸渍或喷涂防水剂的表面防水;二是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掺加防水剂的内掺防水。表面防水效果因防水剂的渗透深度不同而异,与混凝土连通孔的比例、孔隙率的大小及防水剂的粘度和表面张力有关。内掺防水受防水剂的类型及其与硅酸盐基体的相容性等影响较大。但从防水的持久性和综合效果方面考量,内掺防水法更具优势。目前,主要通过吸水率、氯离子渗透系数和静态水接触角测量等方法来表征与评价多孔混凝土的防水效能,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滞�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材料导报

《材料导报》(CN:50-1078/TB)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半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材料导报》的读者群为从事材料规划、决策的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从事材料研究开发的科研工作者,有关大专院校师生,从事材料生产、应用的工矿企业人员,以及公司领导人员、高新技术开发区领导人员等。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