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闲中着色,无事生非——浅议游移叙述的形式价值

作者:叶立文人情小说文学传统先锋作家形式价值

摘要:1984年,随着马原的短篇小说《拉萨河女神》[1]的发表,一个形式试验的潘多拉魔盒也就此打开:那些致力于文学革新的先锋作家,无不跃跃欲试,凭借着意识流、精神分析和结构主义等各种理论武器,一再涤荡了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成规。然而,如此“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形式创新,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文学的传统却仍可存疑。因为若是以上述诸家后来写成的文学批评为据,当可发现马原、余华和格非等人,其实都在反思早年的形式试验中,注意到了以人情小说为主的文学传统。[2]虽然不能说他们的创作就已经回到了这一传统内,但余华的《兄弟》、马原的《黄棠一家》和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等作,确也有了“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的传统韵味。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长江文艺评论

《长江文艺评论》(双月刊)创刊于2016年,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武汉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主办,CN刊号为:42-1888/J,自创刊以来,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