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乡野的呼喊——剑男诗歌浅议

作者:常优古典诗歌传统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社会新文学革命生态危机工业文明自然和谐诗歌写作

摘要:自《诗经》以来我国悠久的诗歌传统中,专注于描写人在大自然中的日常生活,如田园里的劳动场面,恋爱及求爱,亦或是宴会场景,将人类视为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出和煦的氛围。基于悠久的农业文明,我国古典诗歌传统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亲密和谐。崇尚自然,向往自然之美,表现田园情趣成为诗人的艺术追求。这一文学传统在五四新文学革命之时断裂。中国社会的内忧外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强烈震撼,迫使风雨飘摇的中国开始全面审视和反省自己的现实处境。“苦难是中国诗歌革命的真正出发点”,与此同时,诗歌也走出了文人吟弄风月的范畴,走向如何接近并改变现实的、底层的、个人之外的苦难社会的思考。历经百年中国终于摆脱了积弱和贫穷之后,人们猛然发现现代化进程的推动是以环境的破坏、资源的牺牲、文化的失落为代价的,人与自然的对峙更是导致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千疮百孔。二十世纪末,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危机日益深化的语境中,掀起了一股生态写作的浪潮。诗人纷纷思索人与自然的相处模式,以己之笔写下对生态破坏的反思,对人与自然和谐的憧憬。湖北诗人剑男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诗歌写作,以家乡幕阜山为文学地域,对自然的书写贯穿其创作始终。面对生态恶化的现实背景及工业文明对乡土世界的冲击,他的诗歌有着从乡土诗向生态诗转向的轨迹。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长江丛刊

《长江丛刊》(CN:42-1853/I)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文学类刊物,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长江丛刊》常年开设“本期聚焦”、“一线批评家”、“天窗亮话”、“作家观点”、“文坛广角”、“佳作选读”栏目,并不定期推出“流行势力”、“昨日风景”、“新锐写真”、“名家对话”、“百家放谈”等栏目。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