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不语的奥妙——黍不语诗歌漫谈

作者:夜鱼诗歌文本诗人群体旋律音调女诗人音乐性审美差异文学自觉

摘要:进入自媒体时代,只要你愿意,你的文字随时都能。如果足够好,根本不必担心传播。以此种方式出现在公众眼前的诗人可谓层出不穷。由于趣味和审美差异的因素,只要在网上过诗歌并有一定传播度的诗人,都或多或少地拥有各自的读者群,甚至不乏忠实拥趸。然而昙花一现的多,真正有文学自觉并坚持下来的少,尤其在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辨识度高的更少。在当下全国女诗人群体中,余秀华无疑是以独特审美品格的诗作产生广泛影响的湖北籍诗人。余秀华的诗具有真挚的疼痛感,虽然“余秀华热”有时溢出文学范畴,但不可否认她的诗歌文本,才是让她成为高热度诗人的根本原因。现在又冒出了一个80后的青年女诗人黍不语,有着和余秀华截然不同的风格,内敛冷静,却同样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并且由于较为成熟的诗歌掌控技术,让她在湖北乃至全国的年轻女诗人里,都显得卓尔不群,迅速成为除余秀华之外最受关注的湖北女诗人。一、谣曲式发声博尔赫斯在但丁的诗句里听到了声音,我在黍不语的诗歌里也听到了声音,一段段轻缓、绵长,甚至有些一波三折的旋律,我发现她诗歌里暗藏的不语部分,有很多是附着在旋律音调里,质感细腻,几可触摸,但又无法描述,当然也无需描述。正如莫扎特的传记作者所说的那样:音乐能够更强烈更直接地侵袭和占领人们的感官,有时候连语言产生的印象都要为之让路。唐诗宋词之所以历经千年仍然能够持久旋绕我们的耳膜,避开从小熏陶这一因素,难道不也是因为其朗朗上口的音乐性对我们感官的顽强占领?那么问题来了,放弃了格律这种外在形式的现代诗,是如何建立汉语音乐性的呢?换句话说就是诗人是如何通过语词营造出声音现场,让读者进入?必须进入。我一直认为诗人最好是“不群”的,但诗需要“群”,没有任�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长江丛刊

《长江丛刊》(CN:42-1853/I)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文学类刊物,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长江丛刊》常年开设“本期聚焦”、“一线批评家”、“天窗亮话”、“作家观点”、“文坛广角”、“佳作选读”栏目,并不定期推出“流行势力”、“昨日风景”、“新锐写真”、“名家对话”、“百家放谈”等栏目。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