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短道速滑奥运冠军武大靖500 m入弯道技战术的运动学分析

作者:王帅; 周继和短道速滑武大靖弯道运动学

摘要:弯道技战术是短道速滑的最重要的动作之一,在全过程比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单圈平均滑行速度在13 m/s以上,且弯道平均速度均要大于直道。良好的弯道技战术是提高运动员成绩的关键因素。入弯道技战术是直道与弯道行进的衔接,与直道技术相比,因为要克服人体向前做直线运动的惯性——离心力,入弯道技战术具有明显的特点。因此,为了对短道速滑入弯道技战术有更深刻的了解,我们在2017/18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上海站的比赛现场对男子500 m决赛进行定点定机拍摄,运用三维录像解析系统对该场比赛冠军武大靖弯道技战术进行录像解析,以期深入研究短道速滑弯道滑行动作技战术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运动员在弯道滑行过程中并未紧贴赛道,而是采取大于场地半径的滑行方式,武大靖的入弯半径为11.41 m,因此实际滑行距离要大于比赛规定距离;(2)在进入弯道后运动员身体必须内倾,武大靖在内倾角为39.85°时借助戴有防护手套的左手触摸冰面,借此增大人体稳定性并保持身体平衡,最小内倾角为25.84°,说明他有良好的身体内倾及平衡能力;(3)武大靖左右腿的交替蹬冰使得躯干角有小幅度变化,与优秀女子短道速滑运动员相比武大靖躯干角较为合理,因其在比赛中一直处于领滑状态,适当降低躯干是减小空气阻力、节约体能消耗的有效方法;(4)腿着冰时刻武大靖髋关节角度较小(躯干角较小);弯道滑行的双支撑阶段速度增加,单支撑阶段速度降低,与国内外优秀运动员滑行模式相符;(5)武大靖最小蹬冰角度出现在单支撑阶段结束时刻,进入双支撑阶段后支撑腿的蹬冰角增大;入弯道至弧顶重心高度不断下降;双支撑阶段的时间小于单支撑阶段的时间,右单支撑阶段用时长于左单支撑阶段。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CN:51-1097/G8)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曾获得国家和四川省的各种奖项,被评为四川省学术理论类质量一级期刊、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优秀学报。自1992年以来,该刊一直被评为全国中文优秀期刊,2004年,在全国首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期刊的评选中,又被评为全国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期刊。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