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酸敏感离子通道的结构与药理学特性

作者:孟丽莎; 宋韶清(综述); 马春蕾(审校)酸敏感离子通道结构药理学缺血性脑损伤

摘要:质子是中枢神经系统内一类重要信号分子。生理情况下,脑组织中的细胞外液(脑脊液)的pH(pH o )为7.3左右,而细胞内的pH(pH i )是7.0左右,突触囊泡的释放过程中突触间隙呈现一过性pH降低,最低可达5.6左右。1980年Krishtal 等首次在神经细胞膜上记录到脊神经节由细胞外液中pH迅速降低而引发的阳离子电流,1997年Waldmann首次克隆出该基因并命名为酸敏感离子通道(acid-sensing ion channels, ASICs)。ASICs通道属于ENaC/DEG (epithelial Na + channel/degenerin) 通道超家族,作为质子感受器广泛存在于中枢与外周神经系统的突触后膜上,在进化过程中其结构高度保守,由不同亚单位组成的通道亚型具有不同的电生理学特性。此外,ASICs上有多个与配体结合的位点,它们以亚型选择的方式通过多种机制调节着通道的活动。迄今为止,已发现ASICs参与视觉、嗅觉、听觉、触觉、酸味觉、学习与记忆、情绪等多种生理过程,参与炎症、酸中毒等病理过程,还参与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多种疾病的发生,如心脏、脑、骨组织等。因此,深入探讨酸敏感通道的功能和寻找各种亚基的特异性拮抗剂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滨州医学院学报

《滨州医学院学报》(CN:37-1184/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滨州医学院学报》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及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和新技术等。本刊对刊登稿件注重稿件的科学性,先进性及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数字准确。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