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从主体间性论被追诉人主体性特质

作者:林林人的主体性间性理论被追诉人他者理论理论范畴现代西方哲学交互主体性主体间关系亚里士多德主体际性

摘要:一、从主体间性看被追诉人的主体性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又被译介为“交互主体性”、“主体际性”、“主观际性”、“主体通性”和“共主体性”等,是指人作为主体在对象化的活动方式中与他者的相关性和关联性。它包含着多重的主体间关系: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与群体类(人类整体)之间的关系。主体间性理论与他者理论是合二为一的,但理论范畴却不等同。主体间性是关系范畴,意指在存在多个主体情况下,主体之间的互动、关联、作用和影响。而他者是存在范畴,意指在以我为参照的情况下,独立、不同于我本身的另一种存在。作为一个哲学范畴,主体间性的思想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以及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等人。而作为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专属术语.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比较法研究

《比较法研究》(CN:11-3171/D)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