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本土传统与西方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识教育的制度化进程

作者:沈文钦通识教育中西关系政策迁移制度化

摘要:本文基于中西关系、政策迁移与制度化的视角,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通识教育的起源与扩散进行了历史分析.20世纪80年代,中国已经开始探索文理交融的通识教育模式,这一探索主要基于本土实践的需求,通识教育的概念和实践伴随着国人的境外教育考察而为人所知,但影响并未凸显;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通识教育概念和实践广为传播,被部分精英综合大学接受之后逐渐扩散到理工院校和其他高校,同时也出现了文化素质教育这一竞争性的本土概念;进入21世纪后,通识教育的实践逐渐被制度化与机构化,同时超越单一的课程维度,引入导师制、住宿学院制、荣誉学位等育人举措.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在课程和组织层面明显受到西方模式尤其是美国模式和英国模式的影响,本土传统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古典人文教育与经典教育传统是中国重视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思想基础,住宿制书院制度在某种意义上是古代书院传统的现代延续.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CN:11-4848/G4)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季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