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试析伊犁汉语方言成为中亚东干文字语言的成因

作者:李德华伊犁东干汉语方言

摘要:目前人们普遍认为中亚东干人的口语大致分两类:“陕西话”和“甘肃话”,书面语为“甘肃话”。所谓“甘肃话”,也被认为是“伊犁回族话”,实际上,就是清代伊犁的汉语方言。文章通过人口迁移、文化交流、文化遗产角度对比等历史分析,进一步论述了“伊犁话”形成的历史原因;疏理了“伊犁人”与“甘肃人”的历史关系;阐述了中亚东干文字书面语言能成为“伊犁话”,而不是人口略多的东干“老陕”的“陕西话”的原因。在东干文字、文学、出版的历史上,最早的几位学者、诗人都是伊犁回族人的后代,而早期的中亚东干学者和文学家中,“陕西人”很少。所以,操此方言者将此“确定为东干书面语的基础方言”。目前,东干书面语也面临时代的挑战。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八桂侨刊

《八桂侨刊》(CN:45-1269/D)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季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八桂侨刊》刊发华侨华人问题研究成果最多的专业期刊之一。本刊倡导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以及新课题、新视角、新方法的研究。主要栏目有:研究探讨、海外客家人、侨乡研究、侨务论坛、侨史研究、书评、侨情。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