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皖南地区震旦系古介形类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作者:陈冠宝; 张蓉; 杨清和蓝田组蓝田生物群震旦系皖南地区

摘要:皖南地区下震旦统蓝田组(相当于陡山沱阶)下部植物宏体藻层内发现古介形类化石是一个重大发现。它是已知古介形类产出的最低层位,将原初见于早寒武世地层梅树村阶底部下延至早震旦世地层陡山沱阶下部(时限前溯约130Ma)。文中根据古介形类化石的结构、构造、壳质及软体等特征,将其归于动物分类系统的Arthropoda-Crustacea—Ostracoida-Archaeostaidae-Sinogella(gen.nov.)--S.lantianensis(gen.etsp.nov.);并作为讨论Sinogella种族发生演化史的依据。认为在自然选择支配下古介形类历经具节肢-外套膜-几丁质外壳的重要发展阶段,其中尤以外套膜的出现最为重要,其功能是保护介虫躯干,继后,外套膜分泌几丁质外壳,形成新属种Sinogella lantianensis(gen.etsp.nov.)等。这些化石的发现为原称“蓝田植物群”更名为“蓝田生物群”提供了确凿的动物化石证据。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安徽地质

《安徽地质》(CN:34-1111/P)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季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安徽地质》是展示安徽省地质矿产事业发展的窗口,倾力展示安徽省地矿行业水平的学术成果,致力于打造精品,扩大了与地质行业部门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科研机构的联系与交流。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