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从皮草到漆器——“草”字古今含义考

作者:胡越英皮草设色草工皮革

摘要:"皮草"一词中的"草"为何意《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等做了"草席"或"毛"等多种相去甚远的解释,学界也因此存有争议;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出土的秦汉漆器有"成草"、成市草、"市草"等带"草"字的款识,这些"草"字被解释为制造的"造"。通过对早期"草"和相关字的使用情况的考察可以看到,"皮草"这个早已存在的文言词,其中的"草"和"成草"中的"草"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关联,那就是二者背后的皮革、漆器这两种古老的加工工艺都涉及着色。"皮草"中的"草"因此不仅具有制造的含义,更有皮毛制作工艺重要流程——着色之义。带毛兽皮经过"革"这种去毛工艺得到的兽皮产品被称作"皮革",经"草"这种染色工艺形成的产品则为"皮草"。同样,秦汉漆器款识中的"草"字也具有这样的含义——设色加工。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华文化论坛

《中华文化论坛》(CN:51-1504/G0)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中华文化论坛》办刊宗旨为“兴文求是,弘道逐梦”。固定特色学术专栏有文化建设、历史论衡、文学批评、“三学”探索、艺术视野、民族民俗文化、文化传媒、文化互鉴等;不定期推出学术前沿与热点栏目如百年中国、一带一路、丝路研究、长江文化带研究、抗战文化研究、文化遗产与保护、文化产业、旅游文化、影视传媒等。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