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观”与“问”:春秋知识传播的两个途径

作者:过常宝礼乐知识观礼问礼孔子

摘要:春秋时期,一些贵族大夫掌握了各类礼乐知识,他们以"信而有征"的话语方式,批评社会、讨论礼乐制度,被称为"博物君子"。西周辟雍和春秋泮宫,虽然有礼乐之教,但惠及人员有限,"观"和"问"是春秋贵族获得礼乐知识的两个重要途径。"观礼"作为一种礼教仪式,形成于西周的助祭制度、辟雍演示。春秋时,"观礼"制度松懈,通常被用来招待来聘者,这就使得贵族可以通过观礼、观乐、观诗来学习礼乐知识、体验礼教精神。同样,王侯大夫不再满足于"临事有瞽史之导",而主动"问礼"于巫史。周王朝衰颓,礼乐人员和文献典籍星散各地,为贵族"问礼"创造了条件。礼乐知识在世俗社会的传播,促进了私学的发展。孔子的礼乐知识主要来自"观"与"问",其教学也主要采用"观"与"问"两种方式。"观"与"问",对于春秋时期知识传播、文化转型有着重要意义。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CN:10-1136/C)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