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中国古代教学概念的演变——从字源的角度看

作者:章小谦

摘要: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这种表示“相交”含义的刻画符号,由此衍生出爻、 、 、 等字,像交错之形。篆文和隶书的教字从“ ”,简化以后才从“孝”。“ ”所从之“爻”,像兵器交错之形,“ ”的本义为“儿童仿效成人以兵器操练”。“教”是“ ”的分化字,本义是“军事训练”。甲骨文的摇字,是后世学字和觉字的本字,其所从之“爻”,像木条交错之形, 字的本义,为“重屋式建筑”,又称“明堂”。以 为部首,增加“子”字,构成了金文的 字。西周中早期,“ ”兼两义,既指“教”,也指“学”,后乃分化,作“ ”指“教”。因“ ”、“教”音同形近,“ ”假借为“教”。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现代大学教育

《现代大学教育》(CN:43-1358/G4)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现代大学教育》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研究现代大学教育,探索高等教育规律,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