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基于文献研究探讨益肾散结法防治肾小球硬化的理论内涵

作者:屈凯; 王悦彤; 王漱非; 李现成; 张楠; 赵...益肾散结肾小球硬化文献研究防治慢性肾脏病理论内涵

摘要:目的:探讨“益肾散结”学术观点防治肾小球硬化的理论内涵。方法:采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6.0软件描述性统计分析,梳理肾小球硬化的证候分布规律及中药性味归经等特点。结果:基于文献研究结果得出,肾小球硬化中医病位类证候要素由高至低依次为肾(24,50.0%)、脾(17,35.4%)、肝(3,6.3%)、肺(2,4.2%)、心(2,4.2%)、络(2,4.2%);病性类证候要素由高至低依次为气虚(28,32.9%)、血瘀(25,29.4%)、湿浊(16,18.8%)、阴虚(13,15.3%)、湿热(9,10.6%)、浊毒(8,9.4%)、痰(3,3.5%)、风(3,3.5%)、水(1,1.2%)。从归经角度分析,181味药物中归肾经的药物有60味,归肝经的药物有96味,归脾经的药物有63味,归肺经的药物有62味,归心经的药物有40味,从性味角度分析,归酸味的药物有18味,归苦味的药物有81味,归甘味的药物有91味,归辛味的药物有53味,归咸味的药物有17味。结论:从肾小球硬化的中医理论、临床应用文献角度分析,肾虚日久致瘀血阻肾络的功能失调是肾小球硬化的主要中医病因病机,进一步诠释益肾散结法防治肾小球硬化具有科学内涵。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陕西中医

《陕西中医》(CN:61-1105/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陕西中医》本着继承与发扬、开拓与创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原则,突出本地区的学术优势,介绍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成果,及时反映本地乃至全国中医药学、中西医学科的发展水平。刊登中医药学理论研究论文,介绍历代名家学说及历史文献。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