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侗族稻作农耕文化初探

作者:向安强 张巨保稻作文化农耕文化侗族平均降雨量水稻耕作少数民族农业生产林业生产

摘要: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侗族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最早出现于宋代的文献上,史称“仡伶”,“骆越”,“僚”,“峒蛮”,“峒苗”,“峒人”,“洞家”等称谓,是我国古代百越族的后裔之一,现有人口251多万人。湖南、贵州、广西三省交界的毗连地带是侗族的主要聚居地,其中以贵州省人口最多。这些地区气候温暖,霜期短,年平均温度摄氏十六度左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一千二百毫米,为发展农、林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主要经营农业、兼营林业。在农业方面,盛产水稻,还有小麦、小米、红薯、玉米等。经济作物有棉花、烟叶、油菜、黄豆等。侗族是中国传统的水稻耕作民族,水稻是其基本粮食作物;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侗族在稻作农耕文化上,形成了许多独特特征。侗族传世史诗叙述侗族的祖先选择靠近水源的地方作为居住地,为侗族人从事水稻的种植提供了有利的先决条件。事实表明稻作文化的发展一直伴随了侗族文明的发展,成为侗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农业考古

《农业考古》(CN:36-1069/K)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农业考古》着重从考古学和生产力角度研究我国古代农业技术的成就和历史,普及农业历史知识,为实现代化服务,同时用较多的篇幅介绍国外农业起源、稻作起源、农业历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农业考古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先进技术,供国内学术界借鉴、参考。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