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宋代艺术批评的心性观探究

作者:刘桂荣宋代艺术批评心性观主体生命

摘要:宋代文人的艺术批评涵纳书法绘画、音乐戏剧、园林建筑等艺术形式,广博通达,圆融深邃,具有鲜明的心性特征。其“达心适意、本自心源”,立基于心性本源而凸显心性主体精神。欧阳修、苏轼、米芾等从“心”“意”出发对艺术进行评价,强调艺术之“达吾心、适吾意”的创作旨趣,将主体生命放之于宇宙天地之中;郭若虚的“本自心源”说,直接将生命安放到心灵的本根之处。其时,持“法而无法、逸心率性”的观点者,从艺术创作维度倡扬心性之审美超越,如欧阳修、苏轼主张“法而无法”的批评思想;米芾、黄庭坚、黄修复、邓椿等追求“逸”的品格,在宋代“逸”成为最高的品第被确定下来,这种理念彰显着艺术的独创精神和审美超越的情怀。而“自得自适”的心性境界建构的是艺术的价值归属,呈现的是讴歌大生命的艺术精神:欧阳修提出书法的创作和鉴赏只求自适、不为功名,音乐要达“自娱自适”之境;苏轼立足“无心”来评价艺术,追求潇洒放旷、自然自适的“散人之道”;朱长文的“逸心”,司马光的“独乐”都是一种生命得到疏放后的大快乐。宋代文人艺术批评的心性观,彰显着生命的真实和自在,直指向生命的本根及最终价值的实现,是涵纳天地、超拔活络的大生命的体现。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民族艺术研究

《民族艺术研究》(CN:53-1019/J)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民族艺术研究》始终坚持立足云南,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开拓创新。致力于艺术学全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致力于当代文化艺术发展的实践经验总结及理论探索,致力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发掘及综合开发利用的理论研究,致力于民族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学术交流;形成了突出民族特点、关注理论前沿、追踪学科热点、构建学术高地的办刊特色,成为...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