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论文大全 郭思乐论文 列表
期刊分类
期刊收录
出版地区
“学讲方式”中如何发挥主体的正能量第171-171页
关键词: 课堂教学改革  能量  生本教育  先学后教  洋思中学  教学主体  郭思乐  大革命  
2014年第94期 《考试周刊》
“思”与“做”让课改花开遍地第14-14页
关键词: 生本教育体系  教育的本质  课改  学习者  郭思乐  
2014年第20期 《考试周刊》
小议“学·导·用”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第97-98页
关键词: 课堂教学  郭思乐  性格特征  课堂气氛  学习小组  前置性  生本教育  课堂设计  助学者  讲授者  
2014年第46期 《考试周刊》
初中地理学习方式研究现状初探第18-19页
关键词: 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模式  初中地理  杜郎口中学  学校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学习  郭思乐  地理能力  生本教育  发现学习  
生本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第48-49页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尊重学生  生本教学  学习小组  主体意识  学习方式  郭思乐  
2012年第03期 《内蒙古教育》
语文“高效教学”的冷思考第69-70页
关键词: 高效教学  达成度  耗时费力  新课程  教育生态  在路上  堂课  朱光潜  郭思乐  文老师  
2015年第05期 《中小学教材教学》
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三国鼎立”这一课的教学谈起第126-126页
关键词: 三国鼎立  郭思乐  行为观  巧设问题  课本知识  情绪高涨  思维火花  生本教育  讨论交流  堂课  
2008年第03期 《中学课程资源》
在实践中摔打出来的生本教育第15-页
关键词: 生本教育  基础教育发展  郭思乐  教学流派  人才培养  理论支点  理论架构  素质教育过程  实验学校  改革  
2015年第5Z期 《基础教育论坛》
“毛估估”的智慧第12-13页
关键词: 第四声  动势  一窍  相信自己  双向细目表  人说  郭思乐  第五维空间  全方位评价  女科学家  
2012年第6Z期 《基础教育论坛》
在以生本教育推进教育均衡现场交流会开幕式的讲话第16-18页
关键词: 教育均衡  生本教育  现场交流会  郭思乐  中国教育  中国基础教育  教学价值观  主流价值观  
2012年第1Z期 《基础教育论坛》
政策资讯第3-3页
关键词: 课程变革  钟启泉  学校教育  教育走向  课堂教学  问题解决  哥白尼式  佐书  学习权  郭思乐  
2012年第1Z期 《基础教育论坛》
用对待生命的态度做教育第19-19页
关键词: 郭思乐  郭教授  生本教育  教育走向  渐行渐远  应有之意  
2012年第1Z期 《基础教育论坛》
把核心性的学习交还给学生第18-20页
关键词: 核心性  教学案  贵言  六国论  考试体系  言者不知  郭思乐  以人为镜  知识系统  
2012年第11Z期 《基础教育论坛》
一所城乡结合部学校开展生本教育的实践和思考第19-21页
关键词: 生本教育  广州市天河区  郭思乐  学校特色  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理论  试验班  教育家杜威  中国基础教育  
2014年第5Z期 《基础教育论坛》
政策资讯第3-3页
关键词: 顾明远  教育工作者  激励者  改变自己  郭思乐  会读书  解释者  自我更新  选择教育  尚荣  
2012年第4Z期 《基础教育论坛》
从“师本”走向“生本”第27-27页
关键词: 郭思乐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思想  教育走向  郭教授  浅显易懂  引导作用  新型教育模式  思维僵化  生本教  
2012年第8Z期 《基础教育论坛》
政策资讯第3-3页
关键词: 生命质量  教育质量  自主学习  叶澜  创造精神  郭思乐  升学考试  现代学校  孙云晓  排名次  
2012年第2Z期 《基础教育论坛》
政策资讯第3-3页
关键词: 袁贵仁  教育方式  体制机制改革  优质学校  郭思乐  审美创造  尚荣  个体性  一所  
2012年第5Z期 《基础教育论坛》
教育改革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第17-17页
关键词: 教育改革需要  郭思乐  生本教育  解放思想  课堂教学  教育理论  被教育者  课堂组织形式  高考制度  直面  
2012年第2Z期 《基础教育论坛》
从控制生命走向激扬生命——读郭思乐教授新著《教育激扬生命》有感第20-21页
关键词: 郭思乐  学习主体地位  教育走向  生本教育  教育科学  人的身心发展  自我教育  教育理念  本质需求  新华  
2012年第2Z期 《基础教育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