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金鸡纳的发展传播研究——兼论疟疾的防治史(上)

作者:张箭金鸡纳树疟疾寻觅和科考移植与栽培种植园爪哇和印度入华历程

摘要:疟疾是一种很常见且危害性很大的传染性寄生虫病。但美洲却独有能抗疟退烧祛病的金鸡纳树(皮)。印第安人率先发现了这一秘密,到17世纪20年代,在美洲的欧洲人也知晓了这个秘密。他们于17世纪30年代把金鸡纳树皮作为药材传入欧洲。在罗马教皇、天主教会和耶稣会士的支持和倡导下,服用有特效的金鸡纳树皮治疟渐渐瓦解了守旧势力的抵制和各种偏见,传播开来。欧洲各国开始向南美洲派遣科考队(组)去寻找、认识、考察、调查金鸡纳树林。随着金鸡纳树皮的需求量大增,野生金鸡纳树资源开始萎缩。欧洲人遂开始大规模引种移植。其栽培地是南亚和东南亚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林场和种植园。历经各种磨难和挫折.欧洲人的移植引种行动一步步取得成功。19世纪10年代,葡萄牙医学家从金鸡纳树皮中分离出金鸡宁,几年后法国化学家又从树皮中分离出奎宁。这些现代抗疟西药的出现大大方便了疟疾的临床治疗。到19世纪末,亚洲种植园的树皮产量已占绝对优势。19世纪末20世纪.初医学家们发现和揪出了疟疾致病的罪魁疟原虫,弄清了疟疾通过按蚊叮咬而传播的路径.为大规模防疟开辟了道路。20世纪中叶以降,药学家们相继研制成功阿的平、氯喹、青蒿素等抗疟新药。金鸡纳一奎宁在抗疟战线独尊的地位才降为与它们平分秋色。17世纪末,金鸡纳树皮传入中国,旋即被接纳为传统中药材。其西药成药金鸡纳霜(奎宁)发明后不久也传入中国,但国内解放前一直无奎宁生产。金鸡纳树皮和奎宁撑住了中西抗疟大局几百年,至今仍是抗疟主力药物之一。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贵州社会科学

《贵州社会科学》(CN:52-1005/C)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贵州社会科学》始终以“立足贵州、面向全国、规范办刊”为导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宗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力图把有较高学术价值和理论思想水平的研究成果奉献给读者,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事业服务,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杂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