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管理学毕业论文

管理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2-05-17 04:16:12

管理学毕业论文

管理学毕业论文:行政管理学毕业论文

【内容提要】在如今行政管理实践追求以人为本理念的条件下,行政管理理论中出现的解释方法和批判方法对推动行政管理学学科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该文对建筑在实证主义认知论之上的传统研究方法,尤其是结构一功能主义方法的局限性进行检讨的同时,提出解释理论和批判理论对行政管理研究各理论和方法的相互吸收与借鉴,并共同促进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有着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对完善行政管理者和公众之间的有效沟通,以及改进行政管理实践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实证论/解释视维/批判视维

【正文】

当今的行政管理理论取向从功能主义和制度主义到解释视维(inte-rpretiveperspective)、批判视维(criticalperspective),以及到后现代的视维发展变化着。事实上,还没有任何一种理论方法得到行政管理学术界和实践界大多数人士的支持。在库恩(thomaskuhn)看来,当今行政管理领域正是缺乏一个我们这个学科大多数人认同和支持的典范(即占统治地位的理论)。

在行政管理和工商管理领域,学者们经常使用“典范”(paradigm)这个词,也许是作为引起人们注意力的一种方法,此词经常出现在各类专著和文章的标题中。但是,由于缺乏创造性,许多学者所揭示的典范架构常令人失望。这类典范通常是一些旧的观念的再包装,再加之植根于传统的结构一功能主义、开放系统理论(或新系统理论),因此,只注重于对人的行为和组织现象做一种决定论的阐释。这类典范之认知力实质是一种实证论的探究方法,目的是把人们的组织经历加以客观化,由此来证实科层制的工作绩效。需要说明的是,该文在此决不隐含这样的意思:观念重组和经验资讯的呈现在本质上并不重要。相反地,只要能够对社会情境之中的各类涵义予以清晰划分,只要能够对人类的沟通、管理活动和公共福祉进行改善的话,那么这类工作就是重要的。

尽管存在着理论视维的分裂状态,但是可以说,公共政策和行政管理现象研究中的以宏观或中观为取向的制度方法和功能方法仍占有主导地位,因为其范围和方法能够为行政管理学者和实践者所接受。事实上,实证论和管理取向的思想在行政管理研究和著说中是显而易见的。更进一步说,这类思想方式与主流行政管理中的传统是密不可分的,其理论取向乃是对人的行为进行某种经验性的阐释,或设定一些原则来寻求组织的秩序、效率、绩效、理性和客观的职业责任。

这篇介绍性的文章旨在讨论解释和批判方法在行政管理和组织理论研究中的显著意义。解释视维是一种理解行政管理中复杂现象成份的选择性方法。批判理论视维是许多解释传统,如现象学、诠释学、象征互动主义和心理分析等理论方法的继续或延伸。尽管解释研究在交叉社会科学领域中享有极强的知识影响力,但是仅有一些自由主义理论家运用解释研究方法来探讨民主行政管理的主体性和主体互动性的本质。功能主义和实证论的方法或典范之所以能够在整个20世纪普遍流行,也许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科层制的强大影响力及其在公众中的需求。

柏瑞奥(gibsonburrell)和摩根(garethmorgan)认为,解释方法是与功能主义典范抗争时独立出来的典范。然而,解释方法并不是一个明晰清楚的典范,也就是说,它尚没有一整套框架和假设用于对社会现象进行阐释和预测。相反,解释视维只是一些观念和方法,对各层级的组织分析进行含蓄的说明。

一、解释的需要

行政管理学者迫切需要一种认知基础,由此对行政管理的本质提出新洞识,从而不仅能够思考人们所关切的政治、经济和工具的事物,而且能够从人本主义和文化层面上来思考社会现象。当一种实证主义的认知论受到批判的时候,人们总是批驳其基本理论内含的假设(譬如功能主义理论中的科层制、偶然论或系统论)。从一种选择性视维(包括后现代主义的视维)来批判一个理论,这本身就是一个理论构建过程。这种批判假定:人类的理解和行动过程不能仅仅被简化成科学(或实证论)的探究。而且,为了恰当地把功能主义理论置于范围更广的行政文化视域中,我们就不得不寻求一个一般性的人类理解理论,并将几乎从每个点上与普遍接受的或经典的理论进行对比。

德国哲学家狄尔塞(wilhelmdilthey,1833-1911)曾介绍过一种研究社会和文化的新方法。他强调,从学者们用以探究社会现象的方法论而言,在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不同之处。自然科学家运用普遍法则来试图阐明某种现象;而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学者则试图通过一些确定的经历,并依赖研究目的,来理解某种现象。如此一来,狄尔塞就把诠释理论带进了“历史知识和人文科学的哲学境界”,其中阐释人类活动的方法基本上是心理的或直觉的。

胡塞尔(edmundhusserl,1859-1938)则把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中的经验主义科学)批判成以“幼稚的客观主义”(或现实主义)来看待社会现实。他特别是对“自然主义”(经验主义或实证论)在哲学探索中企图建立真理持否定态度。胡塞尔强调理解“生活世界”的重要性;强调通过观察体验认知的平凡世界和即得经历的重要性。这个生活世界被看成是活生生的和俗世尘嚣的世界,胡塞尔将其形容成并赋予了这样的内涵:我们人类正经历变化着的事物、期望、情感和观念等等。这个尘世和生活的世界先于所有的内心反省而存在,并且我们必须做如此理解:这个尘世赋予在其中发生的其他所有可能经验世界以意义。

狄尔塞和胡塞尔作为诠释学和现象学哲学家,对进一步推进解释视维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其他持解释视维的西方思想家,如海德格尔(heidegger)、萨特(sartre)、梅洛—庞蒂(merleau-ponty)、米德(georgemead)和泰勒(steventaylor)等,通过批判自然科学式探究的预先假定,以及通过提倡发展总体上理解历史、文化、语言、传统和人类现象等的新兴方法,来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不同。但是近年来,解释实践活动中所存在的缺陷也遭到一些后现代思想家如罗蒂(rorty)和德瑞达(derrida)的非议。使解释成为独一无二的方法,尤其是使其与行政管理紧密相联的正是解释视维对社会现象持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t)的立场。这种构成主义立场强调辩证法以非决定论(非因果关系)方式存在的可能性,并且在此方式下,目标、规划、方案则被视为通过参与者们所持有观念和经历的相互分享而使共同行动得以合法化。

解释方法提供了一系列观念和假设帮助我们来理解社会现象和行政管理现象,现可把这些相互联系的观念列举如下:

第一,解释视维,特别是建筑在现象学基础上的解释视维,通过社会情境的参与者角度来寻求理解和阐释社会现实。解释视维在个人的意识和主体性领域中,是通过参考行动的参与者而不是观察者的框架来探求解释。解释视维把社会现实看成是由那些对社会抱有自身利益需求的人引发的突发社会过程。人类是社会真实的创造者,他们通过社会互动来建立社会现象的意义,通过社会互动和观念的分享,一个修正(妥协)意义的活动就出现了。

第二,理解社会现实开始于成功有效的解释活动。正如塞尔沃曼(davidsilverman)指出的:“解释的任务在于理解被解释者,创造解释在于提供对被解释者的理解。”例如,要考察行政管理沟通,现象学(或诠释学)解释就会关注借助于去解释沟通内容的活动,来理解并得出沟通者之间沟通经历的意义。因而,从解释者和内容(或资讯)关系的角度,意义可能被探究和描述。就此层面而言,解释是一种定性的描述。从这种联系可以看出,意义是被创造出来的。

第三,由于个人不仅为他或她自己存在,也为其他人的共同体而存在,因此理解构成各类组织和共同体的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就是必要的,即使人与他人之间时常存在着冲突。譬如,在工作场所,人们不仅有着个人利益,而且还必须同他人进行交流。舒茨(alfredschutz)把人的社会交往描述为“我们的关系”(we-relationship),即当两个人处于面对面联系的情况下,他们相互觉察、理解以及分享各自的经历。通过主体之间的相互反省和对话,他们可以对某种情境的意义得出一致看法。要实现主体间的相互影响,“我们的关系”必须是互动性的社会过程:两人必须接触、扩大和丰富彼此之间的理解。在组织中,主体间相互理解使得组织成员的集体活动成为可能。

第四,解释理论家认为,功能主义对人类行动的阐释忽视了对实证论和经验论的认知论之理论预先假定及局限性的审视。功能主义的根本失误在于其对人类和行动所做的假设。功能主义关于人的内容的假定是:主要地说,人是消极被动的客体,屈从于象组织、经济、政治和社会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解释理论家则把人定义为积极、有目的和创造性的主体。人们之所以使其行为与法律或职业规章等组织的和外部的要求保持一致,那是因为这是替政府组织工作的任何人无法逃避且必须履行的义务。但是,对于行政官员和管理者来说,迫使组织成员应有一定行为,人们应顺从与合作,这些规范所要求的正当理由必须能够被从事实际活动的成员个人所理解。假如成员们深信,为了平等地对待当事人必须坚持统一的规章和制度,那么,从成员们自己的观点来看,他们自身的行为才能被证明是绝对正当的。因此,相信和行动的理由同行动者对义务所做的解释以及对组织规范和目标的自愿信奉是不可避免地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不考虑个人对于规范要求所做解释的组织义务,将仅会变成具体化的组织需要。正如马克斯·韦伯(maxweber)所指出的:“当并且在行动者个人赋予行动以主观意义的限度上,行动就包含着所有的人的行为。”

第五,因为人们的价值观念是异常复杂、常无定所、非理性以及总体上不具体的,所以就必须以非决定论的(非因果关系的)方式来理解人类行动,即必须从主体者看法的角度来理解。理解并不是由理论来决定的,而是经由研究者对主体的情景移植(empathy)来取得的,主要的研究方法是解释人的表现、情感、交谈、人造物和象征符号。

正如解释和定性研究者所看到的,人文科学把重点放在对日常世界中人的经历进行研究上面,也正是在这个日常世界中,动态的行政管理过程得以产生。通过行动和相互影响,人类的秩序才得以建立和重建,因而研究者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听、观察和解释主体各种经历的意义来研究这个流动的人类世界。作为主流行政管理基础的功能主义和实证论的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得到显而易见的而不是定性、隐含和心照不宣的知识来阐释和预测社会现象。

因为各种各样的组织问题深深地植根于历史和行政组织文化,所以就有必要运用这样一种方法:它有助于使我们关注在社会内容条件下人们所发觉的根本性问题。事实上,解释和批判方法较少地关心得到或验证经验知识,而更多地则是关心理解各种意义。定性研究方法,譬如现场观察研究和访谈分析方法,其目的是从涉及人类行动、象征符号、沟通、经历、价值观念、情感、历史、传统、文化、语言等社会内容中得到学习。为了去理解一个社会情境,研究者必须使用一些朴实无华的方法收集信息,这样才能够向主体学习,以及批判地反省研究设想和研究程序。定性和解释研究方法中理论联系实践,并非实证论和经验论研究的决定论过程,而是一个开放的、能够不断地与主体和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以及通过社会实践学习的过程。

总之,解释方法旨在寻求理解为什么事件会这样发生以及人们在不同情境中会怎样行动的共享假设(尽管通常是不明确的)。梅洛—庞蒂指出:“理解最终总是此时此地构建、建立、导致对客体的综合。我们分析一个人的身体和感觉时,其实揭示着比此过程更为深刻的我们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对于解释理论家来说,从主体看法的角度来理解社会现实是所有人类活动的基础,并且借助这个手段社会生活和集体行动得以实现。

二、批判反省的需要

在现代行政管理的历史进程中,有一个令人惊叹的理论观念经久不衰,这就是理性主义。在行政管理和组织理论的字里行间,可以发现理性主义在制度性活动和人类活动中被广泛讨论的踪影。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如尼采(nietzsche)和当今的后现代主义者们,就以反理性的面目出现。反理性主义者承担反传统的任务,但是并没有成功地克服非理性主义所易犯的理论错误,反理性主义者不对构成主义感兴趣,而是把纷繁复杂和破碎不整的问题作为自己关注的焦点。这样,它就无法在处理组织基本问题,如社会秩序、效率、产出能力、沟通、组织变迁和问题解决等方面,提供有意义的建议。尽管后现代主义者是以针对理性主义而进行的反传统的面目出现的,但是他们主要关心在解释过程中诸如内容分解和解释说明等问题上面。

相反地,批判理论主要关注功能主义、制度主义和构成主义等所有理论视维之间跨学科的对话上面,以及为管理活动提供报告方面。批判理论已成为一支批评主流社会理论预先假定的重要知识力量,并且批判视维的争论理由显而易见地得到后构成主义和后现代社会理论的支持。正如凯尔纳(kellner)所暗示的,在社会学领域,批判理论(包括当初的法兰克福学派)和后现代社会理论为行政管理理论带来了多学科的研究取向,从哲学、社会学、政治理论、心理学、文化理论、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学等领域中介绍了研究视维。批判理论(并非没有争议)批判了主流行政管理的理论与方法;通过为改革现今的制度以及促进行政管理人员基于集体理解采取民主行动而提供新的理论选择,批判理论更是有力地推动着变革。

尽管批判理论还没有得到完全发展,但是这些被许多理论家如阿德诺(adorno)、霍克海默(horkheimer)、哈贝马斯(habermas)、杰伊(jay)、施洛尔(schroyer)等所坚持的观念与理解行政管理中的问题直接相关。建筑在批判理论视维基础之上的行政管理,提倡努力地去影响根本性制度的变革,提倡对制度问题和人的价值观念问题、主体和客体、经验分析科学和诠释(历史的解释)科学、价值中立立场和价值涉入立场以及人的本质中积极能动的方面和消极被动的方面等进行批判性综合。批判理论反对在主体和客体之间或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进行本质性的区分。

批判理论对进行行政管理研究持价值批判态度。例如,由于选择或设计一个理论架构和对事实知识进行分析这两者都受到研究者个人价值观念的影响并且最终使社会现实客观化,那么就有必要对理论(或假设)试验和经由客观研究而得到的经验数据的局限性进行解释,并批判性地重新考验所假定的价值中立观(如韦伯所指出的)。为此目的,解释视维和批判视维为选择性地研究行政管理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批判理论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去认识众多阐释视维的力量和缺限,并批判性地把它们融入为一个范围更广阔的解释架构中。从这方面说,批判理论为行政管理提供了一个解释性的方法。通过摒弃制度对人类非人道的统治以及行政人员惯常性的行为,批判的行政管理理论根据行为如何符合伦理道德和行动怎样负有责任,来理解和解释所存在着的行为和行动。通过新旧解释方案相互影响、综合为一个辩证的过程,从而使变革得以产生。

假如人们要开放地面对不同理论视维的批判性分析和选择性地变革制度和行动,那么他们必须是自我反省的。自我反省是运用自觉意识,点燃理智之光,照亮个人知识所基于的内在化假设,从而构建个人关于社会秩序、合法行为意识方面的社会知识以及理解和行动所赖以形成的基础。哈蒙(michaelharmon)把自我反省描述为“这样一个过程,人们监视自我内心生活的流动,为的是清醒地认识有意识的目的性行动同那些行动中所反映的不明显的、深层心理构想之间的联系”。哈蒙强调行政管理者必须通过自我反省和对他人所承担的义务使责任重新个体化。自我反省意味着,行政管理者在实现角色任务时去积极能动地“创造”而不是消极被动地“得到”或“接受”责任。

由我们所认识并体现在我们行动中的组织和行政管理世界,正如我们清醒地意识到的,是主体性和相互主体性的组织管理世界,其终极本体论不是植根于自然,而是个人意识活动的历史累积。它是一个相互主体性地分享着世界和日常生活的领域。这样,在这个世界里,自我反省就使理智得到体现,它为理论性地理解由自我和社会现实之间相互构成的关系提供了一条方法,它是理解意识的神秘本质、自我、现实、意义和秩序的人道主义手段。自我反省仅是赋予人类的实践,它是面向意识基础并面向社会秩序预先假定基础所进行的激进的内心理智活动。一个自我反省的人着眼于这种判断基础,为的是通过信念使他的观念有意识地得到坚持,或是为了使观念更适合人类的需要而改变它。

三、行政管理相关的问题

解释和批判理论,其理论观念和方法的运用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有:一、术语的非普遍性;二、对待行政管理现象的习惯(非批判的)方法;三、理论联系实践的困难。

第一个困难,即这两种理论视维其术语的非普遍性,是学者们对所用理论词汇和抽象隐喻常感全然困惑的原因。大多数学者不是很通晓解释理论的文献,他们对某些所介绍的语言感到陌生。要试图对某一理论的理论假设以及对社会和行政管理实践进行批判,那么专业术语的使用或新隐喻的创建则是必要的。其目的是为了摆脱当今行政管理理论现状的僵局特征。激进的和自由主义理论家的主要任务并非要使人们确信理论假设的缺点(或弱点),而是用辩论去证明选择性的观念,以激起智力的交流。作为一种结果,分裂化的学术努力还会继续下去。

另一个困难来自于人们通常对熟知的理论假设和活动持非批判态度而形成的习惯思维定势。大多数行政管理学者和实践者习惯于在关注制度的、功能的、经济的以及行政管理政治层面的理论架构下工作,并且大多数这类学者和实践者对不符合熟知架构的认知选择方法不感兴趣或不予注意。譬如,当我给自己的研究生或学期培训小组的实践者指派诸如新组织设计这类问题解决的任务时,他们经常把应用诸如描绘层级结构、勾勒权威格局、描述新雇用人员的功能责任等这类正式组织的基本要素作为开端。通常,有些人会关注与传统组织方法相关的问题,并且坚持应从人道主义、学习、变革、文化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来讨论组织活动更为广阔的面向和假设。

最后,对于许多人来说,理论观念的效用落到其与行政管理者实践考虑的相关性上面,诸如提高效率、绩效和产生能力的问题。大多数行政管理研究者关心通过演绎理论而得到事实资料和通过行政管理情境的假设来阐释行政管理的现实;在进行实证论研究时,为了阐释和预测行政管理现象而采纳一种独特的理论视维。大多数解释研究普遍是定性取向的;描述和提供定性研究的发现对于大多数持经验取向的行政管理学者来说不是太令人信服。

尽管存在上述局限,但是作为反主流力量的任何新理论视维都值得引起行政管理学者的注意。起初,行政管理的事业是理性地管理政府功能的活动,但是,当今行政管理的范围要比政府组织做什么和怎样做大得多。从该领域绝对地必须从广泛的内容——人类、共同体、社会和世界等层面——去看待这个意义上说,行政管理的今天与以前的日子是不同的。

假如我们作为行政管理者想理解复杂的关系,想承担起提倡的角色并与社团内外的人们一道工作,那么我们就必须超越那些显而易见的事实性的发现。批判性地说,许多行政管理中传统的和狭隘的方法缺乏理智实质。作者并非暗示:针对眼前考虑,如效率、产生能力、定量化政策研究、绩效评估、人类行为的阐释等管理取向的研究,不存在有效性和理智成就。该文趋向于认为:负责任的行政管理学者应有理智好奇心,有批判某些琐碎观念和知识的紧迫感,并把他们的精力于去辛勤地探索选择性的视维。

四、结论

现代行政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正如科层制管理所体现的,是由一系列规章和层级节制关系在决策及问题解决中的运用而决定的。管理过程总是由组织层面向个人层面流动。为领会行政管理中解释和批判理论的要点,行政管理研究者个人需将他或她的理智视维做至少是暂时的分类,应试图从人类视维(人类活动或实践)的角度去理解社会(或行政管理)现实。研究行政管理的学者有必要把管理过程和社会互动看成是由个人层面向组织层面的流动。缺乏对社会现实的足够理解,管理(来自上层)和社会互动(来自下层)之间有意义的平衡(基于批判综合)就不可能得到发展。

通过组织和共同体成员(理智的)合理的沟通,解释和批判分析可以有意义地在行政管理内部严谨地得到实践。因而,就有必要把批判态度植入行政管理思考中,不仅有必要批判地审视产生行政管理知识所使用的认知假设,而且有必要去理解行政管理制度结构得以形成的行政管理秩序的预先假定基础。解释和批判研究的显著作用在于能够帮助人们更清楚地看到及更牢固地理解行政管理者的非完整的信息和行为所反映出来的行政管理现实。解释视维尽力揭示行政管理之预先假定的问题层面,它触及到知识的基础和行政管理的实践。在这里,实践永远使程序作为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不再是绰绰有余的。

管理学毕业论文:工商管理学科课程仿真实训的方法改革与研究

【摘要】本文依据工商管理类学科特点及课程的主要特征,在探讨其实训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工商管理学科课程仿真实训建设的具体方案,为各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综合实训实验室提供了具体的建设思路,为工管类专业实践课程的开设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关键词】工商管理 ; 仿真实训 ; 实验室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不断走向成熟。以培养懂业务、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等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技能培养为特色,因此,工管类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仿真实训可以不断探索工商管理学科教育教学改革,展示专业教学成果的重要成果;同时是加强财经类院校师生学习交流的重要纽带;是推进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抓手;更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施展学生聪明才智,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平台。

一、工商管理学科课程的显著特征

1.综合性特征

工商管理从纵向角度看,涵盖管理理论、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组织行为学、财经英语、国内外经济、投资理财、商法、合同法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从横向角度看,又涉及不同的行业和地域,涵盖管理学、商品学、供应链、市场营销、商法等不同的学科。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电子商务也在工商管理领域被普遍应用。由此可以看出工商管理学科具有极强的综合性特征。

2.实践性特征

该学科是专门研究工商管理的具体过程,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是业务的具体操作方法及基本技能与技巧。如怎样挖掘潜在客户,与客户建立长期联系,怎样计划组织领导执行, 以及如何进行商务沟通,制定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市场战略,客户关系如何维护,这些内容都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特征。

3.动态性特征

近年来,随着用人单位对管理和经济专业本科毕业生,在实践能力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的特点,管理和经济专业的教学实践环节,在其课程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许多高校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目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建立了形式多样的模拟实验室,希望通过仿真实训这一重要的实践教学工具,达到培养学生高效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工商管理学科课程仿真实训构建的必要性

1.社会发展需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国际化水平在迅速提高,根据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要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将更加吸引国内外工商、金融界对北方地区投资 经营的热情。在这一大的市场环境下,无疑对目前的专业人才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对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

2.专业建设需要

学院现有实训室只能满足少量的实践教学,大部分为普通机房设置的实训室,结构基本一致,规划单一,难以体现工商管理类专业特色,目前只能满足部分课内实训教学需要,建设时没有考虑职业特色,没有考虑职业岗位需要,急需建设具有职业特色的综合实训基地,才能满足专业建设需要。

3.人才培养需要

在课堂理论教学中,内容往往不够生动,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而学生在模拟实训环境中不但可以进行实际的业务操作,而且也能亲自体验公司管理的风险和乐趣。如:学生可以熟悉和掌握公司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运作方式;体会公司中不同职位的感觉、相应的具体工作和互动关系;掌握利用网络资源来寻找有利信息的基本技巧。在这里每个学生都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共同面对几近真实的模拟公司环境,真正成为公司业务的主角,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三、工商管理学科课程仿真实训构建的内容改革研究

1.仿真企业环境

“模拟企业环境”是指通过实验室布局建设,为学生提供一个高度仿真的企业现实工作环境。在一个虚拟的公司环境中,学生扮演公司业务流程的不同当事人, 并进行逼真的模拟性操作。采用这种方式让学生有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真的置身于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中,促使学生更加主动思考,加入群体组织中完成任务。

2.仿真职能岗位

以实习资料为基础,学生实行轮岗制,将扮演不同职位部门人员,模拟操作相关的公司管理实务,熟悉和掌握各种业务技巧,体会客户、供应商、银行和政府机构的互动关系,真正了解公司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运作方式。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操能力,培养出具备实际动手能力和决策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便未来走出校门后可以立即胜任工作。

3.仿真企业流程

将学生分配好职位之后,要求学生按照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模拟企业运作的真实业务流程,如市场策划环节。这样,在“模拟工商管理”的教学中,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虚拟的公司管理环境中运用,并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公司管理的常规业务技能,系统的深化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体会到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运行模式,从而为将来从事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工商管理学科课程仿真实训实验室管理的对策研究

1.硬件设备的管理

为了配合教学和实践,很多模拟实验室配有计算机、投影仪、电子显示屏、沙盘、扫描仪、打印机等一些多媒体教学设备。其中,有些设备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一旦发生故障,就会影响正常教学工作,所以为避免产生教学事故,平时应注意这些设备管理和维护。设备统一集中管理,并归类造册以便能及时提供使用,同时做好使用记录。按照要求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

2.专业模拟软件的维护

必须熟悉模拟软件相关专业知识,进一步研究专业模拟软件的操作步骤和设计思路。专业软件一般都价格昂贵,投入金额较大。为了能够降低投入成本,可以与某些著名软件开发公司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取得软件的免费使用权, 同时还可以鼓励教师或高年级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行开发相关专业模拟软件。

3.人员的管理

应该定期对实验室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包括计算机维护技能和专业知识技能两类培训。 由于计算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所以对于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应是长期工作。其次,必须制定实验室人员管理方案。将具体工作落实到每个人,做到人尽其职、赏罚分明。再次, 还应要求实验管理人员制定每项模拟实验的实验指导书、任务书和操作流程,并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实时辅导,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综上所述,通过模拟企业经营管理,让学生体验企业间的竞争,熟悉生产制造、渠道建设、订单争取等多个环节的运营模拟,提升学生系统思考、整体构架的企业运营和管理能力,激发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情,提高大学生自主实践、就业、创新、创业的综合能力。

管理学毕业论文:基于项目化教学的高职管理学课程改革

[摘要]高职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项目教学法是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强调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按职业活动和要求设计教学内容,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组织课程,形成围绕工作需求的新型教学与训练项目。项目教学法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把教学内容融于项目中,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思路,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工作思路,使理论和实践有机融合。文章探析了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从中发掘存在的各种问题,在这些问题基础上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为有关研究人员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教学改革 管理学课程 高职 项目教学

[作者简介]张晓彬(1965- ),男,山东阳谷人,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旅游教育与管理。(山东 聊城 252000)

在时代革新的大背景下,技术技能型人才日益受到社会青睐,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高职教育迅猛发展。依据国家有关部门对高职的教育目标精神,高职必须要树立新的培养方向,将高素质、高技能及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为适应时代潮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更好地使管理学课程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我们必须思考课程教学改革通过何种途径实现。本文旨在探究高职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应用,为我国相关方面的教学提出有意义的思考。

一、高职管理学课程特征

采用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思辨方法,在高职总体课程的普遍性下,我们来探讨管理学课程自身的特性,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

1.指导性。管理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多样性的联系。管理学不仅是旅游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程,而且是其他专业的选修课或是必修课。管理学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它提供的管理方法与应用技能对于本专业或是其他专业同学的学习具有很好的指导性。如今高职学生上课不积极,逃课率较高,有的就算是去上课也不认真听讲,主要原因就归结为课程设置不合理,以及课程内容较为空洞。这就需要设置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来指导实践,吸引学生填充知识空白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管理学恰恰就是这样的课程,它集完整抽象理念与策划、组织、控制于一体,具有较强的指导性,能较好地应用于实践操作。

2.普遍性。管理涉及我们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影子随处可见,但是大多数学生对管理学的认识是不清晰或者是片面的。现在要教导学生正确认识、系统学习、深刻体会管理学的普遍应用性原理,就必须将管理学普遍性原理与学生现实实际相结合,比如联系如何规划好自己的学业生涯或者如何组织好社团活动等问题。

3.艺术性。管理学表面上让人感觉是比较枯燥的,但其实它是一门带有较强艺术性的学科。何谓管理,简言之就是,管理者以服务被管理者为主要手段,借以领导和组织人们以实现或者达到管理者某种愿望或目的行动过程。因为人是具备社会能动性的,如何统一他们的思想与行动,这就需要好的管理方式、较为高明的管理艺术。另外环境的差异也会导致管理结果的不同,这一点是常常被初学者所忽略的。总之,各种因素导致学生感觉课程难以学进去,同时动手操作起来又相对困难,所以挖掘管理学艺术性的特性就显得极为重要。

二、高职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我们呼吁管理学课程改革,就说明在当前的教学中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只有正确剖析存在的问题改革才有意义。目前高职管理学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方法落后。虽然现在高等教育呼吁教学方式改革,但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许多高职院校在课堂上采取的仍旧是传统教学方法,这种模式只有教师输出,学生坐等输入,缺少互动,更缺少深层讨论和教师的启发、学生的思考。即使有些院校采取了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但也只是做了形式上的引进,真正的内涵没有学到,最终产生的作用不大。要是一直采用这种灌输式的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变得更呆板。

2.案例教学法呆板化。案例教学法是具有启发性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可以通过案例清晰地阐释所要表达的主题,允许学生充分地自由发挥,促进师生间的互动,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从实际情况看,案例教学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有的教师选择的案例不能准确地反映主题,针对性不够;有的教师案例语言缺乏生动性,激不起学生心灵的火花。这些问题都阻碍着学生最大限度地吸取课程内容,不利于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且,在进行案例分析之时,许多教师仅仅对案例做一个归纳性的总结,没有达到教学目标。

3.师生间的互动性差。我国课堂上非常普遍的一个现象就是,教师在上面授课,学生在下面听课,每节课都循环着同一个模式。这种缺乏互动的教学,严重损害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管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理论知识比较抽象,而且还受到组织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一定要把课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起来,但是许多高职院校给学生提供不了一个良好的实训条件,阻碍了教学效果。

三、高职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为解决当前管理学课程所出现的问题,针对管理学课程的特点,结合高职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认为管理学课程教学可以采取项目化教学法。

1.项目化教学法的实施。结合具体的工作岗位,项目化教学法在实施中可分为模拟、仿真模拟、全真模拟三个阶段,具体实施如下:

其一,模拟阶段。课上实施项目的模拟,让学生熟悉岗位流程、工作思路、工作内容、工作方法,掌握工作所需的理论知识。整个模拟阶段可分为情景描述、情景分析、任务准备、情景展示、情景评价、教师总结。(1)情景描述: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教师以人力资源部某角色的身份,布置任务。如以北京某旅行社人力资源部招聘科长的身份,为旅行社招聘地接导游员。(2)情景分析:学生分小组,讨论工作思路、完成工作任务需要准备的理论知识,然后每个小组把自己的讨论结果展示出来,教师进行总结,帮助学生理清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工作方法以及需要准备的知识等。如接到为旅行社招聘地接导游员这一任务后,学生一方面研究招聘工作流程,另一方面制定相应的招聘材料。(3)任务准备:针对情景任务,小组成员进行分工,查找资料,进行工作内容的准备。教师讲解学习的思路、学习方法,如围绕招聘应该做哪些工作,像招聘计划的制订、应聘表格的设计、合同的制定等。(4)情景展示:小组针对情景,进行角色扮演。每个小组成员可以完成一部分,也可以完成整个任务,根据任务情况而定。如招聘可以从选拔、录用、评估等方面进行分工。(5)情景评价:一方面是小组之间的互评。其他小组作为应聘人员,对展示的小组进行评价,包括评价整体满意度和评价小组每个同学。另一方面是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小组评价,总结评价的要素,如招聘计划、应聘表格。(6)教师总结:教师对理论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对学生遗漏的知识点进行补充,为学生建构系统的知识体系,使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明确知识的用途,以及知道以后如何创新地完成工作任务。

其二,仿真模拟阶段。对于课上的模拟项目,学生课下可以进行仿真练习,如作为班长应该如何管理班级。

其三,全真模拟阶段。对于学习的模拟项目,经过仿真练习,可以进行全真模拟。一方面,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源,如学生会管理、社团管理、班级管理等。另一方面,通过“结对子”工程与单位合作。具体操作程序:第一步,学校通过理事会,召集需求管理岗位的企业,企业介绍自己公司的情况,以及对实习生的安排、培训内容等打算,然后可以通过面试等形式了解学生,进而选择自己的实习生。第二步,学生利用周末或假期进入企业,进行观摩学习,这样对于学习过的模拟项目,有机会独立操作,进行实战锻炼。

2.项目化教学法的监控。综合成绩包括终结性考试成绩和形成性考核成绩,其中终结性考试成绩占课程综合成绩的70%,满分70分;形成性考核占综合成绩的30%,满分为30分。

其一,终结性考试。终结性考试是笔试加技能考核。具体考试时间由学校统一安排,一般为课程结束后的技能考试周。

笔试满分100分,按实际成绩的50%计入综合成绩。技能考核满分100分,按实际成绩的20%计入综合成绩。

其二,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包括课堂考勤、课堂表现、课堂考核,满分为100分,按实际成绩的30%计入综合成绩。(1)课堂考勤:主要考查学生到课率,计20分。每次上课任课教师都要严格进行考勤并详细记录考勤情况,如总考勤为32次,则到课率分数=学生到课次数*100/32;有班主任或辅导员签字的事假、病假计入到课次数(须注明)。低于10分的,取消本学期考试资格,可随下一年级继续学习。(2)课堂表现:计30分。课堂表现主要包括发言、听讲是否有小动作、讨论是否对任务有建议、玩手机情况、放学时自己的卫生情况和桌椅摆放情况等,共5项,每项6分,随堂考核。(3)课堂考核:计50分。根据小组完成任务情况酌情给小组分,再根据个人完成任务情况给个人分。

形成性考核成绩=课堂考勤考核成绩+课堂表现成绩+课堂考核成绩。任课教师于第一次开课时向学生公布本实施细则,期末时认真汇总各项考核的相关材料,统计出成绩。

3.项目化教学法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管理学课程项目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的模拟训练为载体,融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处理好学生活动与教师讲授的关系。项目教学通过情景描述、情景分析、任务准备、情景展示、情景评价、教师总结几个环节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既掌握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又掌握岗位技能。项目教学需要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学习理论知识。由于高职学生入学成绩不佳,学习的自觉性比较差,所以项目教学要处理好学生情景展示和教师教授的关系。针对学生情景展示,可以看出他们自己学习理论知识的结果,同时教师应通过总结对知识进行补充,开拓学生思路,授之以渔。(2)注重点评。每个人都想获得成就感,学生通过情景展示,如果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就会更加努力,所以我们运用项目教学法,要注重点评。点评一定要注重鼓励,不要打击,指出学生的不足要委婉。通过点评,学生知道情景展示需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有待改进,以及应该如何去改进等。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要始终以人才培养为第一发展要务,适应新形势下对需求型人才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信高职的管理学课程通过系列有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应用,能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管理学毕业论文:基于工商管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会计学教学研究

摘要:会计学课程对于工商管理专业而言非常重要。本文从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角度出发,明确会计学教学的目标主线,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视角,对会计学教学思路重新审视,并提出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三个方面改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工商管理;职业能力;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评价

工商管理是研究盈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学科。从专业培养角度来看,工商管理专业涉及范围很广,因此课程设置范围非常宽,但一般均会将会计学的课程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从教学本身而言,工商管理专业培养体系中对于会计学教学的定位,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一、会计学在工商管理学生培养的重要性

工商管理专业所学课程较多,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的多门课程,培养的目标是具备管理、经济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并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相关岗位的专门人才,训练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从课程角度而言,会计学是工商管理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也是其他课程(如: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管理决策分析等课程)修读的基础。因此,牢固的会计学基础,将有利于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功底。

从学生的毕业后的职业选择结果来看,许多学生从事了会计职业岗位,或与会计工作的相关的一些岗位。会计学的学科知识对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在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会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大部分学校的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一般均会开设《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课程,或将三门课程并为一门《会计学》进行教授,一些学校还会开设《会计信息化》课程,用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财务会计软件的能力。从教学的课程体系而言,应当说已覆盖了会计学教学的基本内容,但从实际的培养效果而言,尚有欠缺。

目前,在对工商管理学生会计学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问题一:学生学习目的不清,导致学习会计的动力不足

会计学课程一般开设在大一下或大二上,这个阶段的学生刚从高中的紧张学习中解脱出来,许多学生尚未适应大学的自主学习的方式,对大学课程的学习目的不清,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规划,从而导致对会计课程的学习动力不足。当学生在大三大四面临毕业就业时,很多学生才意识到需要会计课程的重要性,又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匆忙中准备职业知识或职业证书。

应试教育模式下,直接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的功利主义盛行。从学校的制度设计来看,如果学生能够在学校课程学习中获得高学分积点,则意味着可以在奖学金评比和取得以及毕业工作机会的获取,都能得到更多的机会。因此,学生的学习动机仅在于满足于授课内容本身,取得短期的成绩高分,适应一种教条的学习模式,从而缺乏主动学习、主动进取的精神和富有活力的创造力。

问题二:教师课堂教学中心单一,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课堂的主体仍然是教师,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以单向交流为主,忽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秀地位,忽略了教师和学生的充分交流,使整个学习过程中,缺少对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探索能力的培养。

教学形式上,以教师说教为主,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无法一一了解,无法及时答疑解惑,而学生也只能靠自己来解决学习中的疑惑,无法通过特定的沟通渠道来解决。以教材为本的教学的内容也无法与实践环节有效结合,使学生学而无味,无法认识其重要性,更无法很好地将课堂的知识与丰富的经济实践相联系。

问题三:教学管理中更多倾向于运用过多总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对学习者分等或鉴定,而是帮助学生和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为进一步提高所必需的特殊的学习上。”总结性评价的目的“指向更一般的等级评定”。

在当前的教学管理中,无论是对教师的评价还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多使用的是等级的总结性评价,可能总结性评价从操作上而言,更为简单易行,从时间跨度上而言,时间跨度更短,但它无疑忽视了在教学参与各方在教学过程中对教育过程本身的评价,从而不利于教学参与各方做出对教育活动质量进行改进的有效决策。这种教学管理模式下,制约了教学参与各方的主动性,从而使教学成为一个模式化规范化的过程,缺乏了主动的探索。

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应归于一点: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会计教学中贯穿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决定了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改革的目标应该是学生为本的培养目标。学生为本的培养目标具体体现为应以学生短期成绩目标、还是中期就业目标、还是长期的职业能力目标?学生为本目标的关键在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的培养。这一目标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的目标,而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双方达成共识的目标。

三、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

(一)工商管理专业的职业能力内涵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我们认为,工商管理专业的职业能力应该是一个具有弹性的能力,具有在社会经济环境里的适应性,具体而言,应包含其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两方面。

(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内涵

1.专业能力

工商管理专业能力主要是指从事工商管理方面相关职业的专业能力,即从事未来专业领域内的相关职业所应具备胜任岗位工作的专业能力。

2.职业综合能力

工商管理专业未来一定需要有足够的职业综合能力,这既符合管理的社会化特征,也是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革命的必然结果。职业综合能力包括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个人职业责任感等。

(1)学习能力

职业生涯中是不断学习的过程,需要我们不仅仅学习专业知识,还需要学习各种新技术、新思维。不断将运用新的知识进行融合和运用,这将是未来社会对职业人员的挑战。这需要破除一种思想――大学是学习的终点。应试教育中,破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这将极大地阻碍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在工作中需要具备求真务实和不断探究的精神,从而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2)人际协调能力

人际协调能力主要是指个人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个人与他人的交往沟通的能力。在工作中能够协同他人共同完成工作,具有准确的判断能力和信息沟通能力,工作的协调能力,这是职业工作中顺利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工作能力的必要条件。

(3)个人职业责任感

个人职业责任感主要是指个人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是职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从事管理岗位的从业者需要具备极高的职业责任感,认真主动地完成职业岗位的各项工作。

四、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如何在大学阶段培养

如果职业兴趣能决定一个人的择业方向,以及在该方面所乐于付出努力的程度,那么职业能力则能说明一个人在既定的职业方面是否能够胜任,也能说明一个人在该职业中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第一,明确大学教育阶段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方面应教些什么

基于当前技术变革、知识的更新快,学生对一项知识的学习渠道更广,决定了我们的教育重点是帮助学生发展一种工作适应能力,培养其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在实现这一目标上,借助于技术变革的多样化案例,通过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或者场景式的教学,启发学生自主去浸入学习环境中,自主取得需要的各种知识和要素。

第二,学习团体鼓励分享与合作的能力

教师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教师也成为学习团队的一员,教师与学生合作,学生与学生合作。通过参与、启发学习团队中的某种思路,帮助各方的参与者能够建立起一种合作交流、共同分享的平台,在合作分享中互相启发和学习。

第三,合理的评价机制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从教学的根本目标出发,尝试变革传统的评价机制。教学中鼓励主动学习,并辅以及时反馈,关注主动学习的结果。对学习团队中进行评价时,不仅评价个人,也评价团队,激励团队的合作精神。允许每个学生在发挥其优势和能力中,均可得高分,从而激励和指导学生达到一个高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五、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视角下的会计学教学思路的设计(以会计职业发展为例)

(一)会计学教学目标

第一步,引导学生关注其职业发展方向,引发其学习的主动性

会计学的教学体现对整体学科的完整性的介绍,并辅以会计职业发展的介绍。从生活中的点滴到经济社会中的新闻,引导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不断提高,关注其自身的职业发展,并不断思考其未来的职业机会。

会计职业发展的方向需要长期的积累,包括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和工作经验的积累。学生从产生兴趣开始,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对职业发展的路径开始计划。

第二步,指导学生进入会计职业领域需要准备的各项专业知识,学会阅读专业书籍能力

会计学教学的层次性和学科知识的相关性非常强,我们应指导循序渐进地学习会计学的相关知识,并学会在实践中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职业方向准备的过程中,需要的专业能力不仅仅通过学校校内课程的修读来准备,还要学会通过自主阅读专业书籍和自主学习来提高。

第三步,树立学生终生学习的思想和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

会计课程的教学中,作为教师不仅仅教授给学生书本的知识,还需要传递给学生一种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这种职业态度对于今后从事会计工作或管理的其他相关工作都非常重要;同时,我们也必须关注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不断出现的当下,无论对于学生还是对于教师,终身学习是非常必要的态度,尤其对于会计职业,不断在职业生涯中学习各种知识、技术、政策法规和会计制度,对于职业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

(二)教学方法改变

1.改变以往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突出注重实践的教学方法

在我们的教学内容中,应改变以往书本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将教学的侧重转向注重实践的教学方法上来。首先,从教学体系的设置上,课程的内容需要从实践教学的主线出发,系统规划学生的课程。先安排学习《会计学原理》,再学习《会计学原理》的手工实训,后面依次开设《会计电算化》以及《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分析》及《ERP财务模拟》课程等;其次,教师应把握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结合点,突出授课重点,指导学生操作并加深理论知识的运用;第三,强化实践部门的导师参与教学设计,给予学生学科的建议和指导;最后,在鼓励学生实践的基础上,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发现并及时解决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授课中不足之处。

2.互动教学激发兴趣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运用互动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部分课程内容中,设定教学情境、案例或由学生发起寻找的案例,进行讨论,课下充分的学习和研究,课堂进行展示和讨论,发现课程中的基本理论的运用方法,并从学生的视角认识问题。老师的在教学中的角色应该转换为平等的学习者和参与者,不仅运用教师的专业知识来引导学生,同时也向学生们学习,互相激励。

发掘财经新闻背后的专业知识,引导学生解读财务报表,认识商业领域里的灰色地带,认识会计的职业道德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手段变革

1.鼓励学生积极利用网络资源

日常学习中,扩大吸收专业知识的视野,鼓励学生广泛关注微博、微信中关于财务专业的相关信息,不断思考,互相讨论。建立团队学习群体,促进有兴趣的学生互相鼓励并进行研究。教师应尽可能拓展以“学”为中心的教育资源,以便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从而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2.通过能力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能力拓展,提升学生应对真实财务环境的能力。通过能力拓展训练,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建立并不断完善工作实践平台

建立学生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实践岗位的工作,在工作中不断提高对会计课程的认识,对会计职业发展的清晰规划。

4.教学评价应基于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

对于学生的评价应从整个教学过程中全面对其进行科学评价,从其参与学习的努力程度、团队参与程度、领导力培养等多个方面,建立多元化考核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不断实践,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总之,在我们的会计学教学中,只有将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放在优秀地位,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寻找到教学的价值,才能培养出具有自我学习、善于思考能力的学生,我们的教学改革才是有意义的改革。

管理学毕业论文:基于能力导向的《食品质量管理学》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摘要:《食品质量管理学》是一门实现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能力教育的重要课程,是为培养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成为食品质量管理人才而开设的课程。本文以新疆农业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食品质量管理学》课程为例,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五个方面入手,展示了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实例,使这门课程的相关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关键词:能力导向;食品质量管理;教学改革

食品科学是一门以化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学为基础,研究现代食品加工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的交叉学科,自建立以来为各级食品生产企业培养了大批食品检验人才[1]。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随着食品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认识也发生了根本地改变,充分认识到食品的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各大食品生产企业也将食品质量控制的重点从事后检验转移到生产中的管控上来[2]。因此,各大高校的食品学院陆续开设了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专业和食品质量管理学课程,以应对企业不断增长对高级食品质量管理人才的需求。《食品质量管理学》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还是一门新兴的课程,需要进行更多的教学改革与建设,与直观的企业和市场建立更紧密的联系[3]。这些年来,虽然对《食品质量管理学》课程教学进行了各种探索和改革,但教学模式仍然没有大的变化。仅仅依靠多媒体教学,是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的要求的。大量的图片和视频展示并不能使学生记住质量管理的方法和内容,难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生动深刻的印象[4,5]。但基于能力导向教学法却具有非常独特的优势,它以能力的培养为课程教学的总目标,通过食品质量管理学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的改变,使学生真正理解明白食品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意义,并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质量问题和解决质量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达到这个目的,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师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6]。《食品质量管理学》不是一门单独的课程,而是贯穿于食品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质量意识、质量管理、质量控制、质量检验的工作总和。这门课程与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包装学、食品物性学等多门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这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应当在学生前期所学的各门课程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应用,将所学检验方法体现至食品企业生产活动中,以能力为本位设计相关的教学案例,不再追求检验分析过程的枝节,重在整个检验流程的设计管控,才能培养出能独立进行质量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二、教学内容

为了注重对学生食品质量管控整体能力的培养,我们对本门学科的教学内容也做了相应的调整。目前,我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前已学习了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毒理学、食品工艺学、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贮藏原理、食品分析与检测等基础课程。在有限的授课时间中,我们主要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质量管理体系、质量设计、质量管理工具、抽样检验、HACCP、GMP、SSOP上,突出了教学重点,使课程的知识结构趋于合理。同时,为了使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我们从当地企业如阿布拉馕、巴口香、新疆八大怪等食品企业中引入了切合当地实际的教学案例,使学生对食品质量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由此在实际应用部分方面安排较多的课时,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供具体的指导教学,制定出符合新疆地域特色的《食品质量管理学》教学方案。

三、教学方法

把以教为主,改变为以学为主;把以内容为主,改变为以问题为主。学生只有学到了知识,才能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在食品质量管理学的教学课堂上,教师更要引导和激发学生的解决企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欲望,以培养工科学生的能力为主。讲授食品质量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中主要采用项目管理法授课,把能力培养贯穿于具体的教学内容之中。项目教学法,就是以项目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采用目标推进式进行完善。如在抽样检验教学过程中,提出如何对生产中的巴口香牛肉干进行抽检?如何取样?取多少样?如何进行判断?通过对项目流程的分析,达到最终教学目标。这一过程使学生在项目的解决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同时还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这些细节上若能结合区域本土特色实际的企业食品管理问题,就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学生间互动,教师的引导作用才能达到,师生共鸣,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课下的备课准备中应多参观考察企业的生产实际,并多与企业交流,才能达到以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食品质量管理能力的目的。

四、教学手段

因为食品质量管理学是一门学时少的课程,因此在整个授课时间中我们可以尝试不同的教学手段。如在HACCP章节的讲解之中,主要采用了视频资料与黑板板书相结合的方式。在HACCP的引入过程中,让学生先观看美国牛肉企业HACCP内容的宣传片,让学生对HACCP的概念有个清楚和感性的认识。这样的宣传片学生较感兴趣,但若只通过视频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不深,看完视频后学生很快就会遗忘。因此,在接下来的课堂讲授过程中还需要进行补充,结合学生的兴趣对HACCP的原理进行分别详细的讲述,将重点以板书的形式长时间停留在黑板上,符合学生的认知行为,能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各种多媒体教学方法与传统板书相结合,教学效益能达到最大化。而在作业环节中,针对食品质量管理学作业,改变了以往的上一次课,交一次作业的方式,而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先把学生分成3~4人一组的学习小组,让他们互相学习、互相督促,然后采取学完一章或相关的几章之后交一次作业的方式,以顺应学生的认知需求,从不懂到逐渐理解再到完全理解,项目作业从刚开始的设计到一次又一次的完善都由学生自己负责。而对于作业的监督,采取PPT汇报的形式,对不做作业的学生扣除相应的平时分,在检查中询问难题、难点,给予集体讲解和答疑,效果非常好。

五、考核方式

考察课程学习效果的阶段,我们采用了设计论文的方式,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重点在于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结束后,我们引入项目化的设计论文方式,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食品质量管理方面的知识,来具体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反映出学生真实的学习水平。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课程论文更有实际意义。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选择课题、制定计划、合作研究、产生结果、相互交流、撰写论文的程序,自主自觉地开展课程论文的写作。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收集、分析信息资料,形成各个小组感兴趣的课题,然后再经过充分时间的小组内安排和讨论论证,根据图书资料、网上查阅和实际调查获得对某企业食品质量管理的研究结论,完成研究报告。这样的课程论文比考试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提高其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门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食品质量管理学》的教学方式必然要以能力为基础,用富有当地特色的企业案例资源作为教学资料,遵循质量管理的原则、特点,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实现全部课程内容的讲授。基于能力导向的《食品质量管理学》课程教学方式的探讨,在企业注重大学生能力应用的今天,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简介:王英(1984-),女,新疆农业大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食品质量与安全。

管理学毕业论文:《管理学原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探索

摘要:《管理学原理》是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因此,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本文针对《管理学原理》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教材适用性不强、教学目标不明确、授课方式单一、案例教学建设滞后、考核方式较为死板等,从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与综合素质等方面,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方向与路径,为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管理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一些思路。

关键词: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教学模式;改革路径

《管理学原理》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入门课程,它并不是研究具体专门的管理实践活动,而是系统地研究其共同遵循的基本原理、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原理》课程在我国推广与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启蒙引入阶段、迅速发展阶段、巩固提升阶段。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教师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与总结,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同时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教学成效。但是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人才的标准也越来越高,在《管理学原理》的教学过程中,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基于这些问题,国内学者已做了很多研究,总结了一些改进的方法,但是似乎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因此,本文将对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主要问题,进一步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一、《管理学原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材适用性不强。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所使用的管理类教材大致有四类:第一类是从国外引进或翻译的教材,比如哈罗德・孔茨等人所著的《管理学》;第二类是国内学者根据西方的管理学而编写的教材,如周三多等人编写的《管理学》、《管理学原理》;第三类是国内学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或科研见解而编著的。第四类是各个院校根据自身学校特色、教学建设项目等而自编的教材。从这些教材来看,第一类教材与我国国情相差较远,并且缺乏生动实际的本土案例,适用性较差;第二类教材是国内学者在消化吸收西方学者所著的《管理学》的基础上不断编写的,比较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体系的完整性,而对前沿性和实践性的知识关注度不高;第三类是各学者在自己的教学或科研方面对管理产生不同的见解,虽然注重规范的学术传承,突显自己的特色,但结构体系基本类似。第四类教材雷同较多,对管理学原理研究不太深入,使用范围较为狭窄。总而言之,当前管理类的教材良莠不齐,学习效果欠佳。

2.教学目标不明确。《管理学原理》是一门专业必修课,很多高校一般都在大一开设这门课程。它的作用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管理的基本内容,很多知识点到为止,操作性与针对性都不强,给学生的感觉就是内容空洞,不能获得立竿见影的专业技能。这就使得大部分学生看不到其重要的实际作用,从而会带来学习上的懈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会出现教师难讲、学生难理解的现象。这一切归根到底还是由于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所造成的。在《管理学原理》教学过程中,现在大多数教师还是倾向于将书本上的相关概念、基本原理、结论的学习放在重要地位。许多教材也按照我们的阅读习惯大多乐意去集成管理学原理的一些经验结论性的知识点。例如激励理论这部分内容: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等,它们之间有关联也有冲突,而这些理论的提出,是基于不同角度和不同样本下的研究,得出的结论非常多元化。如果我们仅仅罗列式地介绍,然后给出一个权威式的总结,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能起到什么作用?因此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可能会导致教师无法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最终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授课方式较单一。《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程侧重于对相关概念、基本原理的介绍,大部分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单向灌输的传统授课方式。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开设的《管理学原理》课程一般安排是32~48学时,在这么短的授课时间内要讲完教学大纲所囊括的内容,那么留给教师安排互动教学的时间少之又少,而互动教学一般相对比较费时。二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课堂游戏的愿望不是十分强烈。很多学生往往不在意学习过程,而是追求考试结果。这样一来,学生秉承了长期养成的被动学习知识的习惯,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总而言之,虽然很多教师也进行了多种授课方式的尝试,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还是走上了传统授课方式的老路。

4.案例教学建设滞后。案例教学法起源于美国,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案例本质上是模拟企业真实情境或事件,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通过学生讨论的方式,可以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在学生的相互讨论过程中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但是,目前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仍存在很大争议。因为案例教学的实施需要学生拥有一定实践经验或阅历,而对于没有任何企业管理实践经验的大一或大二学生,其教学效果是难以保证的。另外一方面,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仍处于探索阶段,适合课程内容的本土案例相对较少。很多情况下是直接借用国外现成的案例资料,这使得学生对案例的制度背景、人文环境等方面难以理解,达不到所期望的教学效果。当前高校在《管理学原理》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而国外案例一般陈述篇幅较多、案例相对陈旧、案例所涉及的企业较为陌生,学生接受程度较低。国内案例大多数偏重综合案例,缺乏具有代表性的新颖案例,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的效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其他案例教学设施也不完善,在大学实验室里很少见到案例教学管理实验室,难以使学生亲身体验基于现实而构建的管理与运营情境。

5.考核方式较为死板。考核方式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管理学原理》教学效果和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据了解,我国大部分高校对《管理学院原理》这门课程考核的方式相对单一,一般由两部分组成:期末成绩、平时成绩。期末成绩主要通过闭卷考核方式来衡量。有的院校采取教考分离的方式,对所有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用统一的试卷进行考核,在这种考核机制下,迫使学生更加注重机械式记忆,容易造成“考前突击”的现象。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却难以考察。而注重过程考核的平时成绩所占比重较小,一般不超过30%,这样学生参与平时的课堂讨论、案例讨论的主动性降低,甚至表现为消极、排斥。这样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与探索能力的培养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达不到课程的培养目标。

二、《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思考

1.选择或编写合适的教材。教材是《管理学原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材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对于管理类教材的选择,主要有前面所述的四类教材。所以教师在选择教材时,首先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因为专业不同,对知识的理解深度有所不同。比如对于理工类学生要求理解管理的理论体系与框架,选择较为精炼易懂的教材,同时可以赋予其专业特点,这样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这些内容和自己的专业是紧密联系的。比如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教材中所列举的案例是关于桥梁、道路、建筑等方面的,学生的兴趣会比较容易调动起来,教师对此进行适当的解释说明与启发,教学效果会明显提升。其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教学目标来编写有针对性的教材,以便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2.明确《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管理学原理》教学出现上述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归根于教学目标的单一化,即传授管理相关理论知识作为其唯一目标。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只是为了获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获得多方面的学习能力,学会思考。这说明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成功的《管理学原理》教学,应在理解管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运用管理学的框架和理论体系对实际问题进行梳理,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管理学原理》作为经管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应为学生的专业培养夯实基础。从专业培养的角度来看,马洪波等学者提出了――兴趣(I)――对于管理的兴趣,对于课程内容的兴趣;知识(K)――课程所讲授的专业知识,从学生经验系统中整理归纳出来的管理理念;能力(A)――沟通与信息获取能力,理解能力,判断(批判)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决策的能力,持续学习与不断创新的能力;素质(Q)――科学精神,价值判断,做人与做事――四个方面的培养目标,简称“IKAQ”目标。“IKAQ”四个教学目标,我们需要尽量做到全面兼顾。如果无法全部达到这四个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宁可牺牲知识(K)和素质(Q),也要成功实现兴趣(I)和能力(A)的基本目标。

3.丰富授课方式,优化教学手段。丰富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手段的不断优化,可以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因此,丰富授课方式,优化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当前高校授课方式单一的困境,笔者认为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思考:①可以适当增加《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实践学时,给任课教师开展多种授课方式留有一定空间。②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好的教学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顺利地进入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因此,授课形式的改变,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比如,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针对《管理学原理》具体的内容,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比如讲授管理思想及学派,可以通过学生辩论的方式开展;决策可以通过决策模拟游戏完成;计划与组织可以通过一些切合实际的案例来进行讨论;领导与激励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案例来实施。在实施这些教学手段时,需要注意课前学生的认真准备、课中教师的积极引导与总结、课后的温习与巩固。此外,还要建设自己的课程网站,在网上进行讨论、自主学习、答疑、测试等教学活动,能实现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其他学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真正获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4.建立教学案例库、完善案例教学设施。建立好的教学案例库,完善相应的案例教学设施,是《管理学原理》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典型实用、科学真实、时效性强的案例,能引起学生的密切关注,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案例内容与教材知识点紧密构成一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哈佛大学,每年都要更新现有的案例库,编写教学案例已成为该校教师指定的教学任务。因此,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做法,根据本校《管理学原理》的教学要求和培养目标来组织教师编写案例库。在选取或创作案例时,我们必须要注重案例的教学适应性、典型性和启发性。以后每年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变化,选编新的案例加入到案例库中,并把时效性差的案例加以剔除。为激发教师编写案例的积极性,学校应制定相关的奖励措施,鼓励教师走访企业或挂职锻炼,积极参与各种企业管理实践活动。同时,学校还应完善其他案例教学设施的建设,比如创建案例教学管理实验室、沙盘实验室等,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模拟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交易等程序,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5.实施科学、具有弹性的考核方式。《管理学原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仅仅通过闭卷考核方式是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势在必行的。针对不同专业的要求,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比如采用论文式、答辩式、论文加答辩式、操作式、开卷式、半开卷式、闭卷式等。将传统的以考查“知识”为优秀转变为以考查“能力”为导向的“静态+动态”考核方式。静态考核的重点是知识的掌握;而动态考核的重心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管理学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比如与我院合作的英国考文垂大学规定学生成绩的60%取决于课堂讨论、书面报告、大作业,期末考试成绩只占40%。这种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分析问题、决策、解决问题、表达、创新等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核。因此,实施科学、具有一定弹性的考核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改进学生的学习习惯――变“死学”为“活学”,从而更加切合《管理学原理》的教学特点。

通过对《管理学原理》教学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的梳理,从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的角度,探索了改革的方向与路径。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始终需要坚持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理念,遵循人本观念,给予学生最大的发挥空间,相信他们的潜力,尊重他们的创造性,努力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素养,转变他们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满意度,进而提高《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李小明(1979-),男,湖南郴州,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管理学毕业论文:案例教学在《管理学原理》课程中的应用

摘要:为提高《管理学原理》案例教学的效果,有必要对管理类案例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本文在回顾案例教学发展演化历程的基础上,对高校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的问题与障碍以及实施案例教学的措施与对策进行了总结与梳理。研究认为,管理类学科实施案例教学的主要问题与障碍是管理学案例教材匮乏,教学投入和教学设施不足,教师对案例的把握不足,学生对案例教学不适应。而实施案例教学的措施与对策主要有编制高质量的案例教材,增加教学资源投入,提升教师能力和帮助学生适应新的教学方式。本研究为高校管理类课程主讲教师实施案例教学提供了一定信息支持。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学原理;案例教学;教学方法

作为人文经管类课程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案例教学最早被用于医学和法学学科的教学实践,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20世纪初,哈佛大学首先将案例教学方法用于管理学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将所研究的问题置于特定的环境中,采集相关信息、数据以及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说明问题的原因和过程,得出具有启示意义的结论,甚至是理论的创新。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通常由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的内容和要求进行设计,挑选适当的案例,组织课堂和课后研究与讨论,并对学生针对案例做出的解决方案进行点评与讲解,根据学生做出的解决方案质量给出平时成绩作为激励等。虽然案例教学已经在本科管理学教学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在教学实践中,高校教师实施案例教学往往面临一些问题与障碍。本文针对《管理学原理》教学实践中实施案例教学遇到的问题与障碍进行分析,并对《管理学原理》教学实践中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一、实施案例教学的问题与障碍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仍面临诸多的问题与挑战。

1.管理学案例教材匮乏。尽管目前各大院校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均加大了案例教学的比例,但目前适合中国本科学生的管理学案例教材寥寥无几。在此背景下,《管理学原理》授课教师为了实施案例教学往往需要自行挑选或者设计案例。由于教师本人精力和水平的局限,其挑选和设计的案例往往质量参差不齐,学生难以理解,甚至不适用于本科教学。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教学的基础,案例的质量与案例教学的质量显著相关,管理学案例教材的匮乏直接影响了《管理学原理》课程案例教学的效果。

2.教学投入和教学设施不足。与简单的课堂讨论不同,《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案例教学更加复杂与多样,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需要更多的教学资源支持。在某些案例研究与解决方案设计过程中,可能需要部分软件、硬件的支持。但在传统的《管理学原理》课堂教学中,往往只需要教师对基本原理进行讲解与演绎,学生不用动手实践,使得许多教学管理者认为《管理学原理》教学与理工科科目不同,没有必要安排实践环节。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缺乏软件和硬件的支持,教师只能安排学生在课堂讨论或课后自行分析并制作方案。学生课后学习极大地依赖自己的积极性与自觉性,这种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

3.教师对案例的把握不足。高校教师往往是研究生毕业就进入高校执教,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严重不平衡,而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对其主持分析的案例具有较强的把控能力和透彻的理解能力。由于理论与实践操作之间往往存在鸿沟,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高校教师难以充分把握、透彻理解所教的案例,其提出的解决方案天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操作性不强。教师是案例教学的主导者和控制者,由于教师对案例掌握上的不足,可能最终导致所教授的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与现实脱节,最终影响案例教学的质量。

4.学生对案例教学不适应。作为一门管理类基础课程,根据本科培养计划,《管理学原理》课程往往安排在大一开设。由于大一的学生刚刚由高中升入大学,仍保持着高中时“重做题、轻实践”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被动地听讲和记笔记,缺乏主动实践、参与课堂讨论与分析的动力。学生是案例教学的重要参与者,学生较低的配合度将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进而影响《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实施案例教学的措施与对策

针对前文提出的问题与障碍,对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的措施与对策进行讨论。

1.编制高质量的案例教材。为了保障案例教学的质量,有必要编制一套高质量的管理学案例教材。虽然组织高水平的管理学案例教材编撰工作离不开各大教育教学出版社的支持,但是在目前管理学案例教材缺乏的背景下,各高校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管理学原理》以及相关课程的教师可以自行组织起来,编制高水平的管理学案例教材。同时,组织全院多位经济、管理类教师共同编制管理学案例教材,能够有效地减少单个教师编制课程教学案例的个数,节约教师的精力和时间。参编教师集中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编制少量案例也有利于提高编制案例的质量,进而优化管理学课程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

2.增加教学资源投入。为了缓解《管理学原理》课程案例教学中教学软、硬件资源投入不足的问题,《管理学原理》授课教师有必要对学院和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进行宣传与呼吁,使各级教学管理部门知晓并理解《管理学原理》课程案例教学中软、硬件资源投入不足的现状及其带来的问题,争取教学管理部门对《管理学原理》课程案例教学加大资源投入的支持力度。同时,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也应当改变其“经管类学科仅需较少教学资源投入,只要教师站在课堂上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即可”的传统思想,了解国际国内管理学相关学科教学实践的发展状况,对管理学相关学科的案例教学加大支持力度,增加教学资源的投入,以保障管理学相关学科案例教学的成功实施。

3.提升教师能力。主讲教师是案例教学的主导者以及整个案例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对案例教学的质量举足轻重。为了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果,有必要通过各种途径提升教师的能力。首先,教师本人应当时刻注意自身能力的不足与缺陷。其次,教师应当时刻关注国际国内相关理论进展与教学实践的发展,学习先进经验,提升自身能力,将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同时,学校、学院各级教学管理机构和管理者要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与学习提高教师案例教学的水平,进而提升管理学相关课程案例教学的效果。

4.帮助学生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学生对案例教学的投入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以及整个课程教学的质量。如果学生自己难以主动提高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主讲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地帮助学生适应新的教学方式,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了解案例学习的整个流程、案例分析所需知识储备和参与案例分析、讨论必要的准备工作。其次,教师应当对学生采取鼓励的基本态度,为了保护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教师应当始终对学生保持鼓励与肯定的态度,支持学生的发散思维,表扬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做得好的部分,并艺术地提出学生未来需加强的方向,切不可简单粗暴地对学生的不足进行批评与嘲笑。同时,教师还应当将学生的平时成绩与其分析案例、讲解解决方案时表现的能力相联系,对做案例认真和做得好的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加分,以激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案例学习,进而提升整个课程的案例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是一种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方式,将案例教学应用于《管理学管理》等管理学相关的课程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教学的参与度,使学生在课程教学中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与知识。本文在回顾案例教学发展演化历程的基础上,对高校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的问题与障碍以及实施案例教学的措施与对策进行了总结与梳理。研究认为,管理类学科实施案例教学的主要问题与障碍是管理学案例教材匮乏,教学投入和教学设施不足,教师对案例的把握不足,学生对案例教学不适应。而实施案例教学的措施与对策主要有编制高质量的案例教材,增加教学资源投入,提升教师能力和帮助学生适应新的教学方式。本研究为高校管理类课程主讲教师实施案例教学提供了一定信息支持。

作者简介:魏庆琦(1982-),女,重庆万州人,重庆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低碳经济;肖伟(1977-),男,重庆渝北人,重庆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低碳管理。

管理学毕业论文:工商管理学科双语教学的定位与模式探讨

[摘 要]工商管理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也是市场经济中常见的一种管理模式。工商管理学科是研究经济管理理论和一般方法的一门学科。其在实际运用中,专业性极强。对工商管理学科的研究需要奠定在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基础上。运用工商管理学科的专业知识,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双语教学模式是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一种趋势。现今各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上普遍实行了双语教学的模式。

[关键词]管理 工商管理学科 双语教学 教学模式

随着全球经济的国际化,经济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教育的改革正在不断地推行。目前我国教育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适应国际环境的高素质人才。[1]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双语教学被引进我们的教学模式中,双语教学的运用既有利于我们国家对人才的培养,又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国际学生,从而提升我们国内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双语教学在各国教育中已获得普遍的重视。

一、工商管理学科中的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是指能够将母语之外的一种语言熟练地运用在学科的教学中,第二种语言所获得的知识能够与母语等同。[2]也就是说在学校教学的过程中,教材选用国外的教材,而在实行教育的过程中运用母语与外语两种语言进行授课,在对学生进行测验时只采用外语。目前,双语教学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然而在实行双语教学的课程中,工商管理学科的双语教学运用得较为广泛。[3]工商管理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工商管理学科还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在其中还包括了多项分支。我国目前已经开设工商管理学科的高校占多数,在这些学校中,已经有大部分的学校对工商管理学科实行了双语教学,并且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各高校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对授课教师的要求较高。除了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外语知识外,还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不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对相关的知识有一个详细的了解。[4]双语教学的运用需要学生与教师之间能够进行良性的互动,这对教学的展开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些方面对双语教学的模式有极大的影响。而在工商管理学科中运用双语教学,对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具有促进作用。

二、工商管理学科实行双语教学的意义

双语教学最初是在美国运用。学校运用双语教学的宗旨是吸引各个国家的人才,将本国人才培养成国际化的公民,促进各国和谐友好的发展。因此,在教育部开展双语教学会议后,各高校开始行动,将双语教学运用进学校的课堂中。工商管理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学校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的最初目的就是培养复合型的管理人才。在市场不断竞争的过程中,新型人才的不断涌进,使得双语教学成为工商管理学科教学中必须采取的教学模式。在我国加入WTO组织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渐实现,使国际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在国际交流中,掌握一门外语至关重要。双语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外语知识,这对他们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工商管理学科中,运用双语教学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外语水平,又能够让学生掌握工商管理的知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性。因此,学生掌握多种语言是非常有必要的。双语教学将各种因素考虑在内,并渗透到工商管理的教学中,为我国培养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全面展开对学生各项素质的培养。

三、双语教学模式的建立

工商管理学科采用的双语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不同的作用,同时所需的教学环境也不相同。前文论述了双语教学运用于工商管理学科中的意义,下文将对双语教学模式在工商管理学科中的建立进行探讨。

(一)双语教学中师生互动模式的建立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学生记的方式进行教学的。当教师提出相关的问题时,学生才会针对教师的提问进行回答。在整个传统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处于主动授课的状态,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5]因此,学生的自我展示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激情就会逐渐消退。由此看来,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是教学过程的重要一部分。学校实行双语教学,对授课教师有较高的要求,此外,学生的角色转换也非常重要。首先,学生在接受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主动地面对双语教学模式。[6]双语教学的进行需要学生主动地参与。在教师进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应当根据授课的内容,做到课前预习,课上勇敢地与教师进行交流。实践证明,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少不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勇敢、大胆地运用外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将极大地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其次,教师在双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能够承担双语教学任务的教师,其外语水平应当极高,同时还应有广博的知识面。在授课时,双语教师要能够运用外语准确地表达出专业知识,同时还能够用外语对专业词汇作解释;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能够激发学生对双语课程的学习热情。

(二)双语教学模式下的教材选择

学校实施双语教学时,应选用外国教材,同时教材都应有相关的翻译。正确选择教材,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国外的文化发展有所了解,而且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更容易展开教学。[7]当然,任何一本教材都会有一定的局限性,担任双语教学的教师,应当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对所学知识进行侧面的了解。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更倾向于使用外语原版教材,但同时也希望教师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些相应的辅助材料,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可见,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对于使用原版的外语工商管理教材都持认可的态度。

(三)双语教学课堂模式的设立

在学校对工商管理学科采用双语教学时,其课堂的建设较其他课堂的设计有不同之处。目前各高校之所以对工商管理学科展开双语教学,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该学科的外文资料相对丰富,且在国外的实践教学中已取得很好的效果。[8]学生在接受该学科时就有较多的材料,有助于学生学习该专业知识,同时教师在授课时也可以借鉴国外授课的相关经验。此外,高校在展开双语教学时,必须是外语水平非常高的教师来授课。[9]授课教师外语水平高,在授课时就能够灵活借鉴、引用外国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例子,学生掌握该专业知识就会容易许多。

四、工商管理学科双语教学模式的确立

双语教学模式不仅是简单的课堂授课,还是提高双语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有效方式。工商管理学科有其自身的专业属性,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工商管理学科的双语教学模式应当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在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将双语教学运用到工商管理的课程授课的模式,应需加强以下几方面。首先,学生与教师必须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外语水平。在授课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母语的依赖。其次,学校应完善相关的硬件设施以供双语教学模式顺利开展。多媒体的有效应用,对双语教学的效果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再次,在工商管理理论知识的讲授中,应当加强学生在双语教学环境下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最后,在教师进行双语授课时,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10]有的学生只是外语水平低,但专业基础扎实,对待这类学生,就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加以指引。在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双语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两种语言思维的转换。

五、结语

总之,双语教学在工商管理教学中的运用是一项长期的过程,只有学生与教师坚持不懈,才能在其中取得成就。笔者将双语教学中的相关应用在文中进行概述,并简单地分析了工商管理学科中双语教学采用的模式。双语教学是以国际化、信息化为背景发展而来的新型教学模式,对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双语教学模式符合我国教育目的,因此在工商管理学科中,双语教学的应用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管理学毕业论文:新时期下煤炭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战略思考

摘 要:我国煤炭经济管理学科是一项综合型的管理,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至今已经有三十多年,并且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科体系。但是由于起步时间较晚,从而使得在现代化的煤炭行业市场中与其他的能源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而导致了这门学科和其他的经济学科相比差距上还是很大。但是,作为一门真正不断发展的新兴学科来说,如何能够准确定位学科的发展方向和研究体系,这就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煤炭经济 学科体系

新时期下煤炭经济管理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和运用性的学科体系之一。在学科的体系建构过程中要能够充分借鉴和吸引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这是构建现代化的煤炭经济管理学科体系的关键。也是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不仅仅能够有利于现代煤炭经济管理中的发展理论提供现实依据,也能够有利于培养复合型的综合性学科研究人才,能够有效地管理好煤炭经济学科的内涵和体系,才能真正探索和构建起新时期下的煤炭经济管理学科体系。

1、我国煤炭企业管理中所面临的新问题

1.1、煤炭产业发展面临生态环境上的制约

目前,我国很多的煤炭企业受到经济利益的趋势,造成我国很多的煤炭开采区面临着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这是由于我国煤炭行业的无序竞争和资源使用过度等方面的问题,煤炭开采和销售过程中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就日益严重。同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煤炭产业的生产和管理水平都比较低下,特别是与国外先进的煤炭生产大国相比,我国煤炭行业在整体上的技术水平都是比较低的,另外,行业内部上的规模等级也是不一样的,煤炭产业链也相对来说也是非常短,产品结构上也都存在不完善等问题,煤炭综合利用率也是很低,环境污染也很严重,这些问题都是新时期下我国煤炭企业所面临生态制约问题。

1.2、煤炭企业的发展遭遇到瓶颈

当前我国很多的煤炭开采区都面临着资源枯竭的问题,一些企业的管理思路和发展趋势也正在经历着国内外市场经济的冲击和挑战。一方面,我国煤炭行业也正在努力找寻能够改善自身管理的措施,但是需要企业付出更大的管理成本的压力。在另外一方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际能源产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我国煤炭企业管理思路必须要能够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和世界接轨。在市场经济剧烈变化的今天,很多的企业并没有转变和适应的时间,这也成为制约我国煤炭企业管理体制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而导致我国直接表现在煤炭企业之间竞争呈现出无序性和管理混乱以及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

1.3、煤电价格之间呈现出能源矛盾

从上个世纪开始,“煤”和“电”之间的竞争就一直没有停止。如果煤炭企业领导者只是看到当前煤电之间的竞争的表象,那么可能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说,煤炭价格是受到市场经济的调节,但是电的价格却是并没有放开。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在这里就很容易得到体现,一方面使得我国能源领域当中的均衡发展水平得不到根本性的改善,甚至可以说对我国煤炭企业的销售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破坏。同时,它对于今后煤炭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如果煤电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那么,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两者之间以某种方式爆发出来,这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的能源基础,给整个国家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2、煤炭经济管理学科自身的定位研究

想要在新时期下构建起煤炭管理学科体系,就要能准确分析经济管理学科的定位性;

2.1、煤炭经济管理学科基本原则定位

从共性上看,煤炭经济管理学科是属于经济管理学的体系范畴,是一门研究社会经济活动的合理组织与调节以及规律方法的。同时煤炭经济管理学科又要能够体现出自身的独特性,能够反映和指导相关的煤炭经济管理。作为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这不仅要能够注重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同时还要能够兼顾新时期下煤炭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规律方法研究。所以,在从共性的原则上,必须要能够突出本学科的优势特点,突显出适应性和可行性原则,另外还要能够兼顾前沿性和创新性的发展要求,并且要能够讲求学科的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和其他学科的协调性。

2.2、对于研究视角的定位分析

从上面的问题分析和推动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笔者认为,要促使煤炭经济管理学科体系要能够从提升煤炭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和促进我国国家经济发展的角度上出发,能够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为基本点,能够建立起煤炭的储存、开挖到生产、销售等一系列的科学研究体系。

2.3、对煤炭经济管理学科内涵和研究对象的定位

在对煤炭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体系中,要对学科的内涵和研究对象进行正确定位。在内涵和研究对象上,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是以提高现代煤炭经济和社会经济效益为中心,能够充分吸引经济学、管理学以及生态学和其他的自然学科作为研究的对象,并合理地借鉴系统论和计算机与信息管理等方法加以融合的一门学科体系。这样通过探寻煤炭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能够要求科学的管理来指导现代煤炭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煤炭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的高效运行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新时期下煤炭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战略构建

3.1、以人为本,加强构建学术科研队伍

在现代化的煤炭经济管理中,首先就是要能够构建起一支具备高水平的学术队伍。在我国的煤炭经济管理研究还是处于初级阶段,研究的领域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分散,在煤炭经济管理知识的相互融合以及相互借鉴方面还是有待提高和改进,所以,我们必须要能够有目的、有步骤、有意识的分层次培养煤炭经济管理学术科研队伍,重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同时也是学科建设上水平提高的关键所在。要能够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同时注重对创新能力和团队意识能力以及系统创新能力,关注一些前沿学科的敏锐洞察力和判断力。要能积极引进一批具有高素质、业务能力强、学历高的专业人才,充实新时期下的煤炭经济管理学科队伍。并且鼓励和支持青年科研人员获取高学位,能够稳定学科研究队伍,从而可以提高科研人员的学术研究水平,优化学科队伍的学历层次和学术结构,并且能够建构起具有合理性知识结构和煤炭经济管理学术研究队伍。

3.2、着力培养高端人才

要想建立现代化的煤炭经济管理学科体系,就必须要能够加紧培养现代化的复合型高端人才。目前,我国现代化的煤炭产业现在还是面临很大的矛盾,这就是要能够将现代煤炭生产经营由单一注重产能和效益并重发展,而现代的煤炭经济管理中呈现出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态势,在传统的煤炭产业和现代煤炭发展矛盾突出,所以就必须要能够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并重视和加强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开发人力资源,不断提高现代煤炭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效推动我国现代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新时期下煤炭经济管理学科必须要能够紧密关注学科发展动向,从而能够为其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并增加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煤炭国际贸易知识和现代化煤炭企业管理知识,构建起一个高效的学科交流平台。培养煤炭经济管理现代化高端人才。

4、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煤炭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基础上,以煤炭产业的实际需求出发,简要地探讨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体系的构想,在对现代化的煤炭经济管理学科的定位和研究工作中,逐步探寻着对于今后我国煤炭企业经济管理学科体系建设,只有加紧培养现代化的复合型高端人才,并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加强构建学术科研队伍,才能实现我国煤炭经济学科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推动我国新时期下我国能源经济发展学科之间的协调发展。

管理学毕业论文:《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摘 要】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院管理系不断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结合市场需求和各兄弟院校调查的基础上,我们认为进行《管理学》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郑州财经学院为例,就教材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改革、考核方法改革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路。

【关键词】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管理学》课程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郑州财经学院管理系所有学生历年来均开设的必修课程。根据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本课程定位于培养具有综合技能的基层管理者,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正确理解管理的概念,掌握管理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并能综合运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计划与决策、组织与人事、领导与沟通、控制与创新等综合管理素质和技能,为其今后从事实际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管理系不断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结合市场需求和对相关兄弟院校调查的基础上,我们认为进行《管理学》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人才培养的需要

现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越来越高,他们招聘时不仅仅考虑相关的专业知识,更多的是关注综合素质和能力,希望所需的人才具有创新的意识和市场竞争的意识;知难而进、求同化异的能力;学习、沟通和人际交往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等。作为学校,要培养学生具备以上能力以胜任目前和将来工作的所需,就必须不断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

(二)《管理学》课程本身的发展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也越来越强,一方面要求有更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来满足实践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为管理学增添了新的内容。《管理学》教学也应该紧盯时代步伐,摒弃过时的理念和方法,汲取新的理论和策略。

二、《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完全依赖引入

我院的《管理学》教材完全依赖引入的教材进行教学,与我院学生实际的知识素养基础与培养目标不同步;且教材更新的速度缓慢,部分内容相对陈旧,与管理学学科发展现状严重脱节;教材构思也亟待加强,国内《管理学》教材多是冷冰冰的黑色文字,文笔生硬,图文并茂的教材更是少见,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中理论和实践脱节

目前,我院管理学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的多,练得少,始终处于旁观者的位置。实训力度不够,从而导致学生缺少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不能从深层次领会管理的本质。

(三)教学方法滞后

在教学中缺乏互动,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师生关系表现为二元对立。课堂教学充满了“灌输”,基本上是以理论讲授为主,案例教学所占的比重较小,教学变成了一种存储行为,学生是保管员,教师是储户。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

三、《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教材的改革

《管理学》的改革首先应从源头――教材改革开始。创新《管理学》教材的建构,编写我院实用的《管理学》教材,全面进行学生教材与教学案例参考书的改革。

《管理学》是我院管理系和经济系所有专业均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而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因此,加强该课程的教材建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根据我院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学习情况,我系领导多次组织专任教师进行《管理学》课程研讨,从创新课程机构体系出发,到教学内容的全面更新与改革,并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自编一部更适合高职学生的统编教材,构建一个全面、系统的个性化课程培养体系,致力将《管理学》与其他课程的紧密衔接、相互渗透,以及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充分利用,使学生的技能和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管理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管理是对客观规律进行总结,形成一系列原理、理论和方法,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如何决策及制定计划,如何设计组织结构、如何指挥与激励下属、掌握各种控制技术。但管理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即管理的艺术性,懂得管理基本知识,并不意味着在实践中能正确的运用,在管理实践中运用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时,要因人、因时、因地不同而不同,如果死搬硬套,注定失败。因此,在《管理学》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施中,必须将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更要分析实践中的管理经验,让学生学以致用。我院《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应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讨论法、辩论法等,以增强学生对管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教学的改革

我院《管理学》课程主要是为专科层次的学生开设的,高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学习基础相对较弱,特别对一些理论性知识的学习较为困难,但同时,我院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对实践类课程比较感兴趣,因此我们要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在实践中延伸课程教学。一方面,选择一些知名企业作为学生的校外教学实践实训基地,让学生走出校园,深入企业和社会接受实践的锻炼,增强学生对企业管理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定期邀请校外专家和企业家走进校园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企业管理的热点和前沿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可建立管理综合实训室,购买相应的管理模拟软件,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模拟的企业管理工作情景下,学会解决各种管理问题,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考核方法改革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要建立开放式的考核机制。因此,应取消我院《管理学》课程原期末统一卷面考试的形式,建立基于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采用综合考核方法,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具体内容包含:课堂纪律、课堂笔记、小论文、案例、调研报告、读书笔记等。各项内容按所占比例进行考核。

综上所述,只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方法势必会阻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要求《管理学》课程教学必须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材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管理学毕业论文:管理学在中国:反思、挑战和方向

摘 要:目前,我国的管理知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基拙之上的。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学术界和实践界呼唤并鼓励构建自己的管理理论体系。本文通过对“管理学在中国”研究的反思,指出了目前我国管理理论开发之路所面临的挑战,并为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管理学在中国 理论开发 理论构建

中国管理理论已经走过了全盘引进西方管理理论的阶段,但是囿于目前的学术评价体制,大量相关研究还是处于“空对空”的阶段,真正创新性的中国管理理论还很鲜见,我们一直渴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目前还没有建立起来。多数架构依然处于“本土材料、西方概念”的状态,在基本概念、命题和理论预设方面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甚少。建立中国现代管理学,将管理学中国化,融合古今中外管理思想精髓,指导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管理实践,这些问题的关键都在于如何构建自己的管理理论。

1、对当前“管理学在中国”研究的反思

反思与批判是理论创新与学术进步的重要路径。中国面对已经较为成熟的西方管理理论来创建中国的管理理论时更应如此。中国管理学界在中国管理问题的探讨中已有反省,但缺乏思辨和论证,鲜有探索创新精神,思维单一而片面,这就出现了“概念模糊”的问题,学者们各自界定,结果使其成为文人彼此间打口水仗的主要话题。

1.1、对管理概念的反思

管理概念的过多和混乱是造成管理学界自乱阵脚的一个重要原因。管理学研究者必须首先对“什么是管理?”进行科学界定。而对管理这一关键概念定义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几乎任何编写管理学教材的作者都有自我的定义,权威人士的定义也多种多样。依据管理工作实践的基本特性,“管理”应该包含人、组织、目标和协调这 4个关键词。理论是由概念或者变量组成的系统,通过命题将概念之间的关系表达出来。因此,概念的明确界定,是进行理论构建的基础。

1.2、对“话语权”的反思

西方管理学在中国的话语权可以解构为:引领学术共同体的学者、先入为主成为管理理论的主流、自诩为普适的管理理论、控制大量国际学术期刊等方面。西方管理理论的引入,在让我们学会了大量管理学知识的同时,也造成了中国本土管理学研究的迷失(李平,2010)。我们必须改变西方管理理论在中国的“霸权”地位,敢于去质疑,同时要能够敏锐地关注到西方框架之外的关键因素,不要盲目地服从,要能够在某个特定情境下识别主要的变量,按着科学的逻辑思维方式来考察当前的现象,从而构建出自己的管理理论,能够高效地解决当前遇到的实践问题。

1.3、对研究方法的反思

我国管理领域的论文多偏重理念、概念和新理论框架的介绍,而在具体实证、方法和操作层面的研究较少,这势必会影响学者们对前沿问题的判断和研究。但是,全盘西化,盲目地追崇实证研究方法,又会掩埋科学研究的多样化,扼杀创新。“管理学在中国”的研究是采取全盘西化式的数理模型与实证分析,还是对这种主流研究范式进行修正?机械式的“拿来主义”,类似于教条主义和形而上学,在实践中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和行不通的;“范式移植”,这种做法考虑到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问题,不过,“范式移植性灾难”却屡屡发生。我们应该基于中国的国情,在自身发展的历史脉络下,借鉴科学的理论开发范式,构建自己的管理学理论,走一条管理学发展的科学理路。

1.4、对理论价值的反思

在中国式管理研究中存在着“理论泡沫” 现象,大量的管理学论文、著作除解释了部分管理现象外,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基本上很难回答和解决现实中管理者、管理对象和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大多数管理学研究者陷入了“客户迷失”的尴尬处境,从而导致了对实践“插不上嘴”,只能“自娱自乐”、“做练习”式的研究,这是管理学界存在的严峻问题。中国的管理理论究竟是“生搬硬套”西方理论,亦或是“西体中用”,还是说我们要在中国历史脉络中,借用科学的理论构建方法,切切实实地构建出自己的管理学理论并且能够高效地解决中国情境下的实践困惑和疑难问题。

2、“管理学在中国”研究面临的挑战

欧美管理方式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其诸多无奈,在发展中国家中暴露其缺乏包容性,在环境治理中暴露其缺乏责任性,在面临危机时暴露其缺乏承担性(齐善鸿等,2010)。人们开始质疑西方管理理论的普适性,而中国管理理论的研究与西方管理学研究相比还有相当的距离,于是开启中国管理理论的构建之路成为必然,但是我们也应意识到这是一条布满荆棘之路。

2.1、研究方法的挑战

关于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思辨研究多、实证研究少是我国管理科学研究的特色”。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实证研究方法却“一统江湖”。过于偏重定量研究的倾向与缺乏规范的定性研究方法论有关,因而,构建中国管理学理论亟需开展规范的定性研究。“管理学在中国”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上,学者们提出当前管理学研究方法所面临的挑战:反对实证主义的“霸权”,但是在反对的同时,如何建构非实证的方法又是颇为头疼的事情;反对研究中的简单唯方法论,即把科学的方法当作发表文章的工具,而不是本着科学的态度,探寻对现象的理解与解释。

2.2、文化“路径依赖”的挑战

中国管理研究多数是沿着中国传统文化这条路径进行研究的。相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而言,目前的研究仅仅只是初步或者说表面性的概括,还远未深入到中国文化的内核。进行本土研究,构建中国自己的管理理论,就必须在中国文化、社会、历史的脉络下,对当下中国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由根至叶,追根溯源地创造契合性高的管理理论。

2.3、理论发展视野的挑战

目前,中国管理理论研究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圈子式的交流与孤芳自赏的情绪化表达,很难与现代西方管理理论进行对接式交流,进而无法实现理论的重大突破,自然也就不能有效的解释和指导管理实践。语言不通、研究不规范,思路不科学,缺少公约性的理论语言,于是很难在国际平台上与人交流,结果导致无法了解最先进的西方理论,对理论前沿后知后觉,自己“闭门造车”的东西着实难登大雅之堂。

3、“管理学在中国”研究的发展方向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内企业的迅速发展,我们迫切需要按照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构建转型经济条件下的管理理论,以更有效地指导企业管理实践。有学者提出以下规则:科学的研究方法;文化嵌入性;以问题为中心(邹国庆等,2009)。中国管理学研究的思路之一是,首先东西方各自进行本土研究,然后东西方互补整合,建立跨文化管理理论来完整解释东西方/全球管理现象,走“先分后合,多元统一”之路(徐淑英等,2005)。

3.1、进行高水平的本土研究

本土研究初期以理论建立为主,就应擅长理论建立的综合/归纳/ 定性方法。因为定性研究是在理论和文献匮乏的领域里进行理论构建工作的有效手段,这些方法尤其适合在中国背景下创建新的管理理论。开展高水平的本土研究,不是简单地检验西方理论或模型的适用性,不是用来证明用欧美以外的样本进行研究的正确性或合理性,也不是现有测量的简单翻版,更不是比较研究或跨文化研究。高水平的本土化研究要跳出现有理论框架的约束,基于现象本身进行思考,在特定情境下来观察样本的独特之处。

3.2、构建科学的管理理论体系

朱道立诠释了中国管理学者在构建管理理论体系时应该具“顶天立地”精神的确切内涵。所谓“顶天”包括三点:熟悉前沿理论、规范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国际化。基于前沿理论,针对热点问题,运用与国际规范化的研究方法,做出具有国际水平的学术论文。所谓“立地 ”包括两点:抓准中国管理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管理科学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只有切实地解决实际问题才能立地。只有如此,才能产生新的管理科学理论,打造中国自己的管理科学学派。

3.3、强化问题意识

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而又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产生2。问题意识是一个学科生存、发展和是否具有生力的关键。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问题”是不可或缺的东西,或者说,“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的生命和灵魂。具有问题意识是对学术活动主体的基本要求,而缺乏问题意识的学术研究是难以想象的(邹国庆等,2009)。建立中国现代管理学,将管理学中国化,最重要的是能够指导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管理实践问题,因此在理论构建的路上,“问题意识”是构建中国管理理论的关键。

3.4、寻找新光源

当西方理论在中国情境下无法适用,而我们又死死抓住西方理论,不能投身于发展管理的中国理论时,这样一种情景在我们脑海中浮现:某人在街头遗失了钥匙,却只在路灯下寻找,因为在他(她)看来,那是光明仅有的地方。“管理在中国”的问题,可能需要我们离开西方理论的“光明”,来开发照亮中国经济和组织中黑暗部分的新光源。中国管理理论应重点研究在中国人文社会情景下的“人”和“组织”的问题,重视规范的实证和案例研究,同时加强国际化交流。

4、结语

欧美的管理理论并不完全适应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中国情境,西方管理理论在应用到中国的管理实践时会不断遇到一些难以克服的障碍,这使得管理学者逐渐意识到,管理领域中已有的研究并不都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徐淑英等,2005)。作为中国管理学者,最迫切的任务一定不是与“国际接轨”,而应该是提倡真正的科学精神,更加全面地、批判性地吸收西方管理学的研究成果,是鼓励研究中国管理问题,解决中国管理疑难,建立更加开放、多元、公平竞争的学术平台(王学秀,2008)。

中国管理研究的未来还正在兴起,这是一个具有路径依赖和动态演进特征的发展过程,事前我们是难以对其最终结果进行预言的(Arthur,1994)。需要以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研究“真”问题,不断地将“管理学在中国”问题的研究深入,提炼出具有中国特点的概念、理论,检验或建立能够解释并预测在中国社会背景下的特定现象的理论。为此,需要我们突破学科化的思想学术方式,回归问题本身,以问题为中心组织当代学术思想(邹国庆等,2009)。重视国际学术的合作与对话,构建出自己的管理理论,从而使中国的管理学研究走向世界。当然,这着实是一条任重而道远之路。

作者简介:

王绍伟(1956-),男,1981年毕业于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俄语系,2000年至今,任职于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下属子公司,曾于1995年-1999年期间被派驻俄罗斯从事贸易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企业管理经验。

管理学毕业论文:对管理学批判理论的评价研究

【摘 要】管理学批判理论管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管理学在组织及管理世界的变化下所呈现的动态特点。本文将从管理学批判理论概述入手,就其优秀内容及实质展开评价,作为对社会建构的基本产物,如何从管理学理论与范式研究中来探析管理学的发展奠定研究基础。

【关键词】管理学;建构主义;批判理论;评价研究

随着对管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管理学基本理论框架的认识也在发生新的变化,如何科学、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这些变化,将需要从客观、公正的管理学科基础入手,以组织及管理世界为对象来探讨管理学的理性发展。管理学批判理论是管理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随着管理学理论、范式及特定的社会建构逐步形成的。

1.管理学批判理论的基本概述及认识论

从管理学的发展历程来看,管理学批判理论及方法论与传统的实证研究、演绎研究、归纳研究不同,主要从库恩的科学范式及理论框架逐步演变而来的认识论,其观点是建立在知识和经验的双向互动,并由此来发展而成基于经验观察与先验范式之间的互动过程。作为认识论的不同方法,管理学批判理论是基于管理学建构主义基础上,严格地说,管理学批判理论主要是对管理学建构主义进行评价,对于组织及管理世界中的客观存在性,赋予了深刻的管理学实践者的批判色彩。由自身管理经验或者对管理现实的解释上来形成对管理世界的构建,管理学者不同的经验及信念下,对于管理世界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从而形成不同的建构管理学认知。总的来看,对于管理学批判理论的认识论主要有三点:一是对于现实组织及管理世界的知识并非是对客观的反映,也不是对承载管理学知识的真实符号表征系统,它是对组织及管理世界的解释或假说,随着对认识的理解深入而不断发生变化、升华,从而形成新的理论;二是对于管理学知识不能绝对的概况组织及管理世界的法则,需要从具体的活动中应用有效的方法,也就是说,知识不是一用就准的,而是需要结合具体问题和情况来进行创造和加工;三是对于管理学知识不能以实体的形式来表达,尽管语言可以赋予管理学的外在形式,但对于管理学知识还需要从实践中来获得普遍的认同。正是基于此,对于管理学研究者及实践者来说,对于知识、经验的建构需要取决于特定的管理活动,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被动地生搬硬套理论。

从管理学批判理论的研究对象来看,主要将矛头指向了管理学指导主义,而指导主义认为,管理学研究者对于自身的意志往往强加于他人的精神之上,并通过组织及管理活动来达成;而对于管理学批判理论来说,这种所谓的精神权威是不稳定的,也是容易发生变化的,因此,对于管理实践者,需要从自身知识建构中来学习,并应用到管理中,以此来实现管理学研究者与实践者在相互促进中构建理论。同时,对于管理学批判理论所抨击的主要问题并非是实证主义的方法论,而是其哲学基础,也就是说认识者与认识物之间的二元论思想。从实证主义假设来看,事实上只存在一个中立的立足点,对于观察者可以站在这个立场上来观察管理世界。可见,对于管理学研究者所得出的理论,事实上是对管理学实证主义的“断然假设”,并未通过适当的方法来进行验证。管理学实践者则需要从管理实践中来解释其中的技术性活动,或者对其客观表征进行解释,这样从管理者来看,这个特权是可以接触到现实管理世界的。严格的说,对于管理学批判理论的认识论,最早源自康德的《纯粹的推理批判》,其中对经验主义的批判,对我们在思想上被动地接受材料与自主的对外界经验进行选择和组织,从而赋予这个世界不同的意义。

管理学批判理论认为,在方法论的确立上,对于管理学研究者不仅建构了对实验事实的解释,还建构了对事实本身的批判,每个组织及管理实践都是研究事实,都需要从管理学思维中来进行判定,自然,对于管理学中的任何中立是不存在的,管理学研究者在其理论假设及语言表述中已经对事实施加了影响。既然批判理论者不是通过证实或证明来进行归纳和演绎的,那么对于实证主义者所宣扬的中立观也是不认可的。建构主义者将已经证实的管理学理论、管理事实,以及因果关系都可以作为普适性的事实,而对于批判理论者,则都是具有局限性的。

2.管理学批判理论的评价研究

从管理学批判理论的优秀来看,对于组织及管理世界中的变化及环境都需要从考察中来推理,因此批判理论者将问题归结于亮点:一是对于管理学中的组织及管理实践需要从主流观点的分析上来批判,从而揭示出管理学实证主义认识论的局限性。批判理论通过对“真实的”管理实施进行分析,识别其解决方案的利益价值,无需对生活中不必要的控制加以解脱,使其符合真实生活;二是对于所表达的观点及意指,就其所建立的组织及管理民主上来摆脱主流力量的困扰及抑制,从而实现对批判目标的自由表达。从某种意义来说,管理学批判理论是在精神上、政治上、实际生活上进行彰显其特殊性,从而弄清其社会建构下对沟通行为的影响,进而得出现实生活中对组织成员生活的微妙变化。这两个论点在阐述时都基于同样的理论依据:即管理学批判者必须抛弃管理学公正性这种自大情结,必须把自己看成是局部的参与者,承认局部参与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也就是说,对于管理学原本的对社会常识的建构,管理学者以自己的观察为依据,并从理解常识性概念中来构建交往的基石。正如前者所述,对于管理学研究者的身份界定上,并非是观察者,也也不是以观察者身份创新的参与者,而是以参与者身份出现的观察者,是与社会实践社群相关的重要组成人员。由此在进行评判论研究中,才能给予合理的分析与反思,才能避免认识论与政治局限性的束缚。

对一切认识论的怀疑是管理学批判理论的起点,也是对管理技术是否能够解决管理问题的客观认知。从当前管理学面对的组织困境及自我反思来看,对于来自理性主义正统的知识建构观,需要从不对称的权力关系中解放出来。这就是哈贝马斯的“解放利益”思想,其目标在于经过思考而获得的自我知识,赋予个人的理性思考与行动,进而促进自我反省和批判。哈贝马斯在探讨通过理性讨论来解决管理知识与管理实践的合理性问题时,提出沟通理性概念,并从“理想的语境”中来实现管理知识与实践问题的一致性。尽管管理学批判理论强调组织成员的自我认知,但对这种不对称的权力关系很容易产生误解,尤其是组织成员因缺乏对现实压迫的无知,在实践决策分析中表面上产生符合社会现实的意识形态,而实际却掩饰了不合理的压迫结构。为此,管理学批判理论希望从揭露管理决策的扭曲上,就如何导致错误理解的根源进行探析,进而成为推动组织意识形态管理变革的有力力量。

3.结语

管理学批判理论揭示了组织及管理世界在变化中所形成的社会建构模式,并从其利益、动机和权力关系上展示了反对管理学主流力量形态的有效措施。管理学批判理论将否定一切技术需要作为理论研究的基点,并从管理理论与实践上进行分析,从而通过自我反思来达到对他人精神权威的制约。应当看到,对于管理学批判理论所面临的权威性的质疑,也是管理学认识论的难题之一,一方面要管理学知识的建构中来运用好知识对组织及管理世界的作用;另一方面要从批判理论所关心的行为主体的意识上,界定其价值观与利益,并由此来揭示出管理学知识与实践参与者的关系。严格地说,管理学批判理论是一种批判社会现象的理论,也是通过对事实的批判与否定来唤醒组织成员的意识,进而促成合理的组织及其管理秩序的形式。

管理学毕业论文: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困境与出路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与挑战,主要的问题有学科源动力不足、学科制度不够明确、学科地位不独立等。想要尽快的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建立起合理的学科标准与质量标准,并配备良好的教学资源条件、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科制度体系、优化传统的教学形式。将创新的教学方法与经济管理学科相融合,使之逐步走出困境。

【关键词】困境出路 教学经济与管理 重要性

21世纪初期,我国普通高校中共成立近20个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博士点、41个硕士点,到了2008年则增加了107个硕士点。经过短短的几年时间,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硕士点在飞速增加,与此同时,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也将面对着就业困难、学科制度不完善、学科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想要解决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面临的问题,就要培养出符合社会所需要的专业型人才。

一、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背景

教育经济与管理是由教育经济与教育管理两个二级学科并列而成的一个交叉学科,其属于管理学门类,是一级学科公共管理学中的二级学科。通过分析大学学科组织结构及其相关管理经验来看,学院的一般会与一级学科对应,系别则会与二级学科相对应。以此类推,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应设立在公共管理学院[1]。

二、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所面临的困境

2.1学科内在动力不足

进入80年代中期后,因为教育管理的队伍已逐步形成,教育管理工作者开始研讨教育管理学的相关体系与结构。从80年代末到现在,教育管理学这门学科仍然有很多需要进步与提升的地方[2]。学科的构建受到许多方面的制约,如国家政策、研究人员等因素都会对学科的构建产生一定的影响,就教育经济与管理这门学科的发展情况而言,促进学科发展的主要动力机制可分成权力系统模式与权威系统模式,权力驱动模式是以强制的方法,按法定意识来对规范学科的互动制度,而权威驱动模式是在原来学科的基础上发掘出新的增长点。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思想的设定与我国政府对相关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是息息相关的,从某种方面来讲,该学科是一种行政性的学科,所以,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内在动力不足。

2.2 学科制度不完善

作为学科制度化的一种外在条件,学科组织的表现有:在各个高校中设立相关知识讲座的职位,从而可以确保学科教学与研究的权威性,建立相关学系、开设学科课程,确保学科知识得到应有的传承,大学应颁发相关的学位证书从而保证教学质量与教学标准,建立各种各样的学会,促进学科的集体知识消费性等。

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学科教育水平来看,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有许多令人质疑的地方,这种课程的设立与其隶属关系的相关做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从而忽略了该门学科自身的发展,阻碍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许多高校缺少成熟的学科文化,这对于学校培养人才与学术研究十分不利,所以教育经济与管理这门学科与学科制度化的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3学科地位不独立

目前,我国教育学院中硕士较多,由此可以看出该学科与教育学学科之间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教育经济和管理方面的学科却是以教育学学科为基础的,就好像殖民时在西方主义之下的东方一样有着同样的地位和命运,即使其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与意义,但却没有办法逃脱其被殖民的命运与地位。

三、如何走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所面临的困境

1.建立教育质量部级标准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想要快速的发展,当务之急要确立切合实际的相关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教育与管理学科的有关规范与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成立以学科为向导的学术型学位与以实践为主的职业型学位。完善教育经济与管理的教师管理体系,建立严格的教师考试体系,同时,建立一个全面有效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是不可或缺的。

对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进行规范的规划与设置并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抓紧对相关教程的配备,并在政策上积极支持学科独立,满足其教学需求,提高其教学质量。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展新的教学理念,因为教育学科具有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相交叉的特点,所以在这种特殊的阶段应该结合专业特点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水平。

2.配备良好的教学资源与体系

在教学模式上,教师不再是单单念着PPT,而是要向学生提供大量关于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阅读资料与专业书籍等。这些资料所能呈现的学科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要求学生不但要找出问题,并且要对这些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与研究,从而形成一种自己的理论思想。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其创造能力也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总结:

目前,我国在设立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硕士点机构呈现一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绝大多数高校将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设立在教育学院,小部分将该学科设立在管理学院,少数高校则根据学校自身的学科优势将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划分在经济管理学院以及高等教育研究所等一系列机构,这表现出了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标准不统一、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只有建立相关完善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体制、提高该学科的教学资源、改进相关教学方法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管理学毕业论文:论大学行政管理学课程“翻转课堂”模式

[提要]在大学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被应用其中。本文就如何在大学管理学课程中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进行探讨,提出明确课堂主体及教学内容、建立鼓励机制等对策。

关键词:翻转课堂;管理学;教学模式

大学教育,尤其是大学专业基础课的教育,是令许多老师头疼的事情,学生不爱听、课堂气氛不活跃、内容枯燥乏味等一系列问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而翻转课堂的引入,改变了我们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这场教育改革必将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也必将影响高校的课程教学。

“翻转课堂教学”在现阶段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认为是即将影响我国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在中国的教育界,翻转课堂带来的高效的教学成果影响着我国教育者的思考,一时间备受广大教师的追捧。是坚守传统教学模式还是与时俱进,自我改变,接受新的教学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分为两个阶段:首先由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新知识,然后老师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由其在课下完成,通过课后作业的练习来巩固课堂所学。这种教学模式包含了知识的传授和知识巩固内化两个阶段,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采用。而本文所讨论的“翻转课堂”是指学生在家通过自学并观看教师所录制的微视频来学习知识,课堂不再是老师一个人的舞台,由老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翻转的课堂变成了师生和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课堂上学生自主讨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练习巩固自学成果,老师负责答疑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在课堂结束后,对本次课堂活动进行分析,通过学生反馈,系统性地总结与反思,布置好下一次课的学习计划。

一、设定“翻转式”课堂主体及教学内容

由于行政管理学课程的理论及实践特殊性,我们在“翻转式”课堂教学改革中采用了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行政管理学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我们只选取出部分相对简单易懂的章节进行翻转教学。在翻转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改变了往日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形式,改由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通过观看微视频解决疑惑。在课下学习的过程中由学生提出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在课堂上汇总由学生讨论。每一章节习题不再像传统教学模式那样由老师讲解,学生记笔记的形式出现,而是学生自由讨论并完成。

具体操作方式为:“学生自由分组”,“课下小组讨论”,“课堂成果展示”三结合方式。具体做法是:“学生自由分组”,即学生采取自由组合的形式,每一个小组5人,以小组形式学习,这一模式可以有效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课下小组讨论”,即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将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来,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这一环节是对学生知识上的理解进一步加深。“课堂成果展示”,即在课堂上每一个小组对章节的内容进行总结阐释,并提出自己的问题,之后由小组之间相互解答疑惑,教师在这一个环节中主要对学生讨论内容的重点性、准确性进行把握,对于学生无法讨论出的内容进行引导性的解惑。最后老师将习题列出,由学生在课堂完成。

二、翻转课堂学习效果检验

在采用翻转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具有较强的自觉性,较强的自学能力,往往会发生偷懒的情况。为了尽可能地杜绝这种情形的出现,在课堂中,老师的作用不可忽视。虽然翻转课堂学生是主体,学生在课堂中自由讨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应随机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

在讨论过程中,老师也应该抛出自己的问题随机地让学生来回答,并给出练习题,由学生来完成。在每一堂课后,老师根据学生课堂讨论情形,小组整体表现以及课堂练习情况对每一位同学作出准确的评估。翻转课堂为一些原来在课堂上对知识领悟力较差的同学,在课下提供内化知识学习提供可能,有利于每一位同学发展。同时,通过翻转课堂,通过学生在课堂的表现,老师也对学生有了更加理性清晰的认识,改变了以往老师靠印象评价学生,更加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

三、鼓励机制的建立

布鲁纳曾说过:动力与激情是学习的源泉。因此,要让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激情就尤为重要。而要想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就应该建立必要的奖惩制度。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老师在布置课下任务的时候,知识点不宜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如果知识点过难,直接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因此老师应将知识点分解成若干小问题,由学生一个一个去解决,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成就感和满足感。

另一方面,为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每堂课老师可以选取一定的奖品带上课堂。对于在不同的任务场景里,每一位表现好的同学可以任意选取一样奖品。当然,不同难度的知识,对应的奖品也应该不同,总的来说,难度越大,奖品品质越好。当然,建立必要的惩罚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有制度才会有规范,这样也能够提醒督促学生认真学习,有利于他们取得学习上的进步。

以上三个步骤在“翻转课堂”应用中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必将导致这一教学模式最后流于形式,不能对行政管理学的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结语

“翻转课堂”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诸多诸如学生能否自觉抵制网络诱惑和学生学习自觉性的问题。但是,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如何利用好网络资源以及提高学生自觉性,需要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需要说明的是,“翻转课堂”并不是在线看视频,而是一种学习的方法,是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一种手段,老师不再是站在讲台上单纯的传道,负责讲授知识,而是和学生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翻转课堂”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在学习中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具体的实践中,还需要老师和同学不断地去探索,不断地去完善翻转教学的各个环节,找出适应我国教育发展和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管理学毕业论文:学生对“管理学原理”课程考核时段改革的意愿分析

前言

《管理学原理》课程是管理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面向全校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而且是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所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非常高的兴趣,但是由于大学和中学的教学方法和体系大不相同,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比较大,自主学习的热情和能力比较低。为强化过程学习、自主学习,推动我校学风建设,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对《管理学原理》课程考核时段进行调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改革所取得的效果在另一篇论文“《管理学原理课》程考核时段改革效果分析”中已经有了详细的说明。本文为了从学生的角度评价改革的效果以及分析学生对这种考核方式的意愿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课程建设效果、学生对课程改革的看法和态度等情况进行了评估和总结,总设计了14个问题。

1.学生的学习态度分析

对学习来说学习态度非常重要,学习态度决定学习积极性,而学习积极性会进一步决定学习的效果。因此,本项目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在调查中有25个人、占全班总人数的5682%的认为自己的学习态度一般;有16个人、占全班总人数的3636%的认为自己的学习态度好;有3个人、占682%认为自己的学习态度不好。对于学生来说是否喜欢某一门课或一些课,就会直接决定学习的效果。从以上数据不难可看出大部分同学认为自己的学习态度一般,尽管如此,但是大部分同学还是喜欢上专业课,在调查中有37个人占8409%学生认为自己比较喜欢上专业课。

2.学生对新的考核方式效果的评价

2.1学生对随堂考试等考核方式的看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不断提高、自主能力的提高以及集体讨论参与度的提高等都表明了学生对这种考核方式的态度还是比较支持的。本文为了更加客观地评价学生对新的考核方式的态度,问卷中涉及相应的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随堂考试的态度也是非常的支持,在调查中全班有40个人、占9091%的学生赞成随堂考试等形式进行小测验的考核方式。没有人反对,认为无所谓的人有4个、占909%。而且学习好的和平时表现好的学生都非常支持这种考核方式。

2.2学生对随堂考试效果的评价

从学生随堂测验的成绩变化看,这种考核方式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学生四次随堂测验成绩逐渐提高,就全班四次测验的平均成绩分别为40分、617分,70分,83分。全班第四次的平均成绩比第一次提高了两倍多。及格率第一次为21%、第二次为581%、第三次为737%、第四为100%。第四次及格率比第一次提高了五倍。

本文除了通过平时所进行的随堂考试的成绩对比,分析随堂考试的效果之外,还通过调查问卷中涉及相关的问题,了解了学生对随堂考试效果的评价。在调查中有21个人、占4773%认为随堂考试的效果非常好;有23个人、占5227%认为效果一般,没有人认为进行随堂考试没有效果。这说明学生对随堂考试的效果是认可的,而且将近一般的同学认为这种考核方式的效果非常好。

2.3学生对随堂考试作用的评价

学生对测验等考核方式在提高学习积极性方面的作用是认可的。大多数学生对随堂考试的作用的评价都比较高,调查中有30个人、占全班人数的6818%,认为进行随堂考试对提高学习积极性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有11个人、占3182%,认为进行随堂考试对提高学习积极性的作用是一般的。

2.4学生对新的考核方式的看法

本文认为学生对学习压力的看法以及学习压力和学习动力之间关系的评价,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效果。在调查中大部分学生27个人、占6136%的人,认为进行随堂考试压力一般,有10个人、占2173%,认为进行随堂考试压力大,有7个人、占1691%,认为进行随堂考试压力不大。调查表明喜欢有压力的学习气氛的学生将近一半有19个人、占全班人数的4318%;但是多数同学认为自己不太喜欢有压力的学习气氛,有22个人、占50%。而进一步对学习压力是不是学习的动力这一问题的调查中,有25个人、占5682%的学生认为,学习压力是学习的动力,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是认为,只有有压力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没有学习压力就不会有积极地学习动力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有17个人、占3664%的认为,学习压力不是学习的动力。

2.5学生喜欢定期闭卷形式进行测验

在调查学生对阶段性考核的看法时,大部分学生有30个人、占8108%认为所学课程定期进行测验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好,而对具体考核方式有22个人、占50%,认为平时测验方式笔试的方式进行好;认为应该采用口试方式和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好的学生占50%。

总之学生对随堂测验、口试考核方式的态度还是比较支持的。随着学生适应这种考核方式,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积极性、自主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学生对随堂考试的效果是认可的,而且将近一般的同学认为这种考核方式的效果非常好。学生对测验等考核方式在提高学习积极性方面的作用是认可的。在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认为进行随堂考试压力一般。而且多数同学认为自己不太喜欢有压力的学习气氛,尽管如此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压力是学习的动力,只有有压力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没有学习压力就不会有积极地学习动力了。大部分学生有认为所学课程定期进行测验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好,而一半的学生认为平时测验方式笔试的方式进行好;一半的学生认为,应该采用口试方式和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更好。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推广,以随堂闭卷考试和课外案例讨论并课堂上口头回答案例相关问题的口头考试方式,对学生进行平时的测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