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土木毕业论文

土木毕业论文

时间:2022-04-16 10:57:44

土木毕业论文

土木毕业论文: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训练项目探讨

摘要:毕业设计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也是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阶段,又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检验。本文在常规毕业设计的基础上,结合毕业生初次就业所面临的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对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拟出具有代表性的就业岗位,对这些岗位所需技能进行总结,形成训练小项。对每个训练小项进行模块化设计,形成合理的训练内容,作为毕业设计的一部分。

关键词:土木工程 毕业设计 训练项目 模块化

毕业设计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合格、实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也是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阶段,又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检验。同时,毕业设计作为一个实践环节在整个本科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是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针对多数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基于立足地方,面向全国,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思想政治品质端正,社会责任感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较强,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合作意识、职业素养和发展潜力,心智健全、身体健康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基本理念,则毕业设计环节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改进和加强这一环节,切实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在对毕业设计改革过程中,提出应用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概念模式。所谓“毕业设计概念模式”,是以毕业设计为中心,以一个工程项目为主线,将系列专业课程学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贯穿在一起,形成一套前后贯穿、逐步深入的毕业设计体系,同时结合毕业生初次就业所面临的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有针对性地进行小项训练的一种毕业设计形式。研究这种概念模式实施的可行性,明确将毕业设计与课程设计相结合与渗透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初步形成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拟出多数毕业生初次就业所需的基本条款,加以整合成各个小项,加以训练,拟定为毕业设计的一部分,有效解决毕业设计与就业、考研等间的矛盾。

1 就业调查,初拟训练项目

紧密结合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实际需求,对往届毕业生初次就业所面临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在13届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主要涉及诸如就业地区、就业单位、单位性质、就业岗位、岗位所需技能以及毕业生的感想建议等问题。

从调查中发现,土木工程毕业生就业对地域要求不是很大,不是特别钟情于沿海发达地区而冷落西部地区,这是由土木工程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的。土木工程工作范围很广流动性大,哪里有工程哪里需要土木人,土木工程毕业生就在哪。土木工程毕业生倾向于在国企、机关单位工作,一般不愿到中小型民营单位工作。就业方向方面,大多数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愿意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即使是下工地、跑施工现场,也不愿坐办公室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可以看出大多数土木专业毕业生热爱自己的专业,愿意付出,愿意吃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大多数都有跳槽的经历,在一个单位工作一段时间,得到锻炼后希望到更广大的舞台去展示,去迎接更大的挑战。从总体上看,13届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安徽本省、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涉及的岗位多事技术岗位,如施工员、监理员、检测员、材料员、造价员、安全员等,还有部分进入设计单位从事设计工作,业主单位从事规划、管理工作;从普遍反映看,缺少对具体岗位的综合训练,对相关工作不熟悉,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熟悉工作内容,重新学习。另一方面,咨询相关的行业内人士(特别是一些项目负责人)对于应届毕业生的一些要求和心目中理想的员工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从两个方面了解学生和就业单位间的需求,做到两方面结合,确保毕业生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使之能更早地适应岗位的需求。 根据调查结果、用人单位的意见,结合院里具体情况,初步拟定材料员、施工员、实验员、监理员、造价员、安全员、以及设计岗位等七项训练岗位项目。

2 社会实践,拟定训练内容

分别针对这七个训练岗位项目,根据岗位的需要,拟定训练内容。以施工现场材料员岗位为例,其训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2.1 建筑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

这里主要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如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密实度与孔隙率、吸水率与含水率、导热性与热容量、各种力学强度、脆性以及硬度等。

2.2 建筑工程材料管理

第一,材料管理基本知识:主要包括材料员的岗位职责、材料员的工作程序、材料管理的基本要求、材料管理的基本内容;第二,材料消耗定额管理:主要知识点包括材料消耗构成、消耗定额的分类、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原则、要求和方法以及材料消耗定额管理的基本要求等,要求学生能实施材料消耗定额编制并能有效利用消耗定额;第三,材料计划管理:主要知识点包括材料计划的分类、各种材料计划的关系、影响材料计划管理的因素、材料计划的编制原则以及材料计划的编制程序和实施,要求能熟悉项目材料需用计划和申请计划的编制步骤和方法、材料采购计划与加工订货计划的编制等;第四,材料采购与供应管理:主要知识点包括材料采购管理的内容、材料采购方式、材料供应管理的内容以及材料供应方式;第五,材料运输管理:包括材料运输计划的编制、材料的托运、装卸与领取等;第六,材料储备与仓库管理:主要知识点包括材料储备定额、材料仓库管理等;第七,施工现场材料与工具管理:主要包括现场材料发放与使用管理方法、现场材料的验收与保管;第八,材料核算管理。

2.3 常用建筑材料

主要熟悉和了解常用建筑材料的性质,主要是:第一,建筑工程胶凝材料:水泥、石灰、石膏;第二,砌筑砂浆与}昆凝土材料;第三,建筑墙体材料:砌墙砖、建筑砌块、墙用板材;第四,建筑防水材料;第五,建筑钢材与木材;第六,建筑保温与隔热材料;第七,建筑防腐与吸声材料。

3 归纳总结,建设训练模块

对几个拟定岗位的训练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将内容相同的或相近的内容进行整理,形成一个模块,对模块内的内容进行整合,大致分成三个部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技能提升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包括若干模块,如图1所示。为区别模块的唯一性、方便后续模块的添加以及避免在选择时重复选择相同的模块,对模块进行编号。对属于基本知识的模块编号为Module1j,对属于基本技能的模块编号为Module2j,对属于技能提升的模块编号为Module3j,即将每个模块定义为Module4j,其中代表所属类别:i=1,2,3,i=1表示属于基本知识类,i=2表示属于基本技能类,i=3表示属于技能提升类;j=l,2,L,n表示在各自分类里的序号。

同样以施工现场材料员岗位为例,基本知识类课包括模块有建筑材料基本性质模块、水泥模块、石灰模块、石膏模块、砌筑砂浆模块、混凝土模块、建筑墙体材料模块、建筑防水材料模块、建筑钢材模块、建筑保温材料模块、建筑隔热材料模块、建筑防腐材料模块以及建筑吸声材料模块等;基本技能模块可包括岗位职责及基本要求模块、材料消耗定额编制模块、材料需用计划编制模块、材料采购管理模块、材料运输管理模块、材料仓储管理模块以及现场材料验收模块等;技能提升部分可为一个实际项目的现场材料员的实训练习。

对每个训练岗位,可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经过前期考核和学生自我意愿,选择若干模块,进行训练。

4 实践应用,创新概念模式

在新一届的毕业班中采用自愿报名的方式,选择6-7人左右进行试点训练,根据自己毕业实习和就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选择训练岗位,在已经完成的模块中,选择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技能提升模块内容进行训练。指导教师一周例行两次进行指导,在两次之外,参加训练的同学若有疑问,增加指导次数与指导时间,确保最终训练项目的完成质量。

毕业设计概念模式将相互独立的各个课程设计紧密相联系,避免的重复的训练,加深的毕业设计的深度,使学生能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主动带着需要和问题去学习。同时提供一种解决毕业设计与就业、考研等间的矛盾的方法;紧密结合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实际需求,增设训练小项的研究,确保毕业生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使之能更早地适应岗位的需求。

土木毕业论文: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与建议

摘要: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对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素质的综合检验。从题目选择、教师指导方法、过程管理与控制、答辩考核、学生素质等方面对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要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必须改革毕业设计模式,改进教师指导方法,改善毕业设计环境,最后提出了一些管理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土木工程毕业设计;选题;过程管理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很强,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均有较高的要求,学生需要较好地处理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各方面的关系,而不是简单地将设计规范中的指标套用到设计制图中。[1]毕业设计作为本科教学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不仅是对所学专业课程综合训练的关键步骤,也是参加工作前的一次实战演习。[2]2001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高度重视毕业实习,提高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质量。”毕业设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顺利地适应工作岗位,其中毕业设计选题、设计要求、管理模式以及成绩考核评定等都会对毕业设计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一、毕业设计现状及问题

1.选题方面

(1)题目类型单一,缺乏广度。目前大多设计题目以房屋建筑类特别是民用建筑为主,其中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占到近90%,且大多为设计类,没有科研论文。设计形式基本都是框架结构,高层、大跨结构设计较少,缺乏广度。多采用独立基础等简单形式,对箱式基础、片筏基础等很少采用。有些单位对毕业设计的要求太低,比如对基础设计不做要求,或者不要求进行施工管理方面的设计,这些不合理的做法使学生无法全面、综合运用其所学知识。

(2)选题难以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很多高校都提出毕业设计要以实际工程为依托,提倡真题真做,但目前部分院校缺乏足够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支持,有些教师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很少去施工现场,工程实践经验不足,所出题目也多来源于自己经历或往届设计,或参考书中的例题,甚至凭空设想一个方案,缺乏实际工程背景,几乎没有任何论证和设计理念,难以保证题目的难度和工作量,[3]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这与目前提倡的“大土木”培养方式很不相称。

2.管理环境

(1)管理模式滞后。目前毕业设计主要采用教师坐班制和指导教师负责制两种方式。教师坐班制因指导学生数量多,且不少学生在设计期间外出找工作,难以对学生集中辅导,学生的出勤和答疑效果不够理想。采用指导教师负责制时,由于人均指导学生人数较多,对教师缺乏有效的监控考核,以及指导教师的素质、责任心不同而致使毕业设计质量参差不齐。

(2)整个毕业设计过程安排不够合理。大部分学生在建筑设计部分花费时间过多,对结构设计投入不足,而结构设计应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强项。一方面虽然学生做过单门课程的设计,具备相关知识的运用能力,但仍缺乏结构设计的总体整合能力,论文进度前松后紧,主次不分,过多纠缠细节。另一方面指导教师督促不力,安排的时间不够合理,特别是毕业设计后半段,没有给学生确定必要的时间节点,学生仓促撰写完成难免存在结构不合理、语句不通顺、格式不规范等问题。

(3)考核和答辩环节不够重视。目前大都建立了毕业设计检查制度,并制定了评分标准,但在执行中不够严格和规范。答辩过于形式化:指导教师数量相对较少,为了节省时间,答辩时主要是教师问,学生答,而不是由学生先自己陈述毕业设计的全过程再做答辩。考核成绩是对整个设计期间学生学习态度、设计成果、答辩情况的考核,进而评出优、良、中、差,但考核缺乏针对性,体现不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设计能力。

3.学生角度

(1)学生就业压力大,精力分散。毕业设计期间正是学生择业的关键时期,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巨大的就业压力很大程度上分散了学生的精力,加上用人单位要求学生提前适应,导致学生难以全身心投入到毕业设计中去。为完成就业任务,出现只要在规定时间能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即可等过程管理不严的现象;有的学生将毕业设计带到实习单位,脱离了学校和指导教师管理,出现问题也无法解决;有的学生对毕业设计重视不够,投入时间较少,敷衍了事,甚至抄袭他人设计。[4]

(2)学生基本概念不通、素质不高。毕业设计将“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高层”、“抗震”等课程及现行规范密切结合,是对大学期间所学知识的综合检阅。有的学生专业课成绩较低,对轴压比、剪跨比、荷载组合效应等基本知识不清楚,毕业设计时只能机械效仿设计例题,做一步问一步,自然做不出优秀的成果。基本概念理解透彻是正确使用计算软件和判断计算结果的基础。有的学生轻视手工计算,过分相信软件,仅利用PKPM等软件一算了之,对计算结果合理与否全然不知,致使学生对结构概念和计算过程理解不深,动手计算能力较差。

二、对策及建议

针对目前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要对管理模式进行有效改革,创新管理方法,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1.选题环节

(1)选题应不拘一格、灵活科学。要把好命题关,题目是毕业设计的关键。目前建筑结构中钢结构应用日益增多,在混凝土结构方面剪力墙结构或者框剪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多,而纯框架和砌体结构则相对减少。这些变化要求在选题时注意考虑全面,不同结构类型的题目均应有所涉及。在基础设计方面,可以考虑独立进行深基坑的支护设计。另外,要鼓励学生自拟课题,但指导教师要认真审核,从问题分析、解决和验证等方面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课题应产学研结合,注重创新和实用。目前高层、大跨度、长悬臂结构等复杂建筑越来越多,要求结构师具备很强的创新性。为使学生适应社会的要求,选题时要体现出时代性和创新性。选题一般可以分为结构设计型和科学研究型两种:对于结构设计型题目,可以直接来源于设计院的工程,或者指导教师将正在进行或已完成的工程项目适当简化布置给学生,这样可以避免选题与实际脱节。通过真题真做,将毕业设计与生产服务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对于科学研究型题目,指导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课题,引导学生有目的的查阅文献,了解学科前沿,协助教师解决部分问题。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为读研或进入科研单位的同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结合学生兴趣和能力,同时兼顾就业形式。选题还应考虑学生自身水平和专业基础,分量和难度要适宜。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意向选题,特别是能激发学生研究兴趣以及与将来从事工作相关的题目。近些年学生的毕业去向较之前有了很大变化,按学生数量从多到少,目前毕业生主要从事建筑施工管理(含施工预算)、建筑施工监理、公务员、结构设计及其他行业,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学生选择读研。为此应在毕业设计要求方面对建筑施工方面予以加强。

2.加强毕业设计过程控制与管理

(1)毕业设计分组时师生互选。毕业设计是一个动态的思维过程,每个学生都应有自己独立的设计理念。要做到与指导教师良好地沟通和交流,选择适合自己的指导教师十分重要。改变以往指定指导教师的固定方式,赋予学生自主权进行师生互选。教师要将自己的研究专长与往届所带毕业设计的范围公示,学生据此初选自己感兴趣的教师,并与之交流自己的选题理念,从而选定自己中意的教师,教师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学生人数。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与良性互动,也能促使指导教师加强责任心,认真对待学生,做好毕业设计指导工作。

(2)精心安排,避免设计过程前松后紧。在毕业设计的管理过程中,应精心安排毕业设计(论文)时间、要求学生填写毕业设计任务书、设置中期检查环节和公开答辩环节等内容,避免毕业前才发现尚未完成的现象。在设计初期成立前期指导小组,由建筑和施工方向的教师共同组成,专门针对学生前期共同的问题集中指导,既能保障方案的质量和后期设计的顺利实施,还可以避免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专业方向偏差的问题。另外,在设计初期还要制定出详细的任务进度计划,学生在每一阶段任务完成前必须经由指导教师检查并通过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无特殊原因不能拖延进度,无故拖延进度者将受到警告、成绩降级等惩处。

(3)规范考核评价和答辩过程。毕业设计成绩由考勤、评阅和答辩三部分组成,其中考勤占10%,评阅占60%,答辩占30%,若任一部分不合格,则整个毕业设计成绩不合格。考勤考核由出勤次数与整个毕业设计时间的比值决定,以保证学生投入足够的毕业设计时间。评阅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文献检索、综述能力、设计方案、理论知识运用及论文书写规范、论文结构层次等,对毕业设计完成情况和论文质量给出成绩。答辩成绩由答辩评审委员会根据答辩情况,对每位学生就其毕业设计水平及工作量、课题内容、答辩准备、毕业设计陈述以及问题回答五方面综合评价给出答辩成绩。

毕业答辩由公开大组答辩和小组答辩组成,冲击优秀毕业设计的学生要申请参加公开答辩,同时评审较差的学生由评审委员会指定必须参加公开答辩,其他则随机分配到各小组参加小组答辩,并且采取指导教师回避制度。对于没有准备好的学生可以申请缓期答辩。缓期答辩期间与指导教师联系修改和完善毕业设计。

(4)设计指导中强化结构概念。建筑结构概念设计是结构设计的灵魂。一个优秀的结构工程师只有结构概念清晰明确,才能提出合理的结构方案,在结构计算与设计时思路清晰,对计算结果进行正确判断,并合理地进行构造设计。同时,良好的结构概念也有利于指导施工。毕业设计作为高校教学计划中的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同时,指导教师应将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结构概念这一目标贯穿于整个毕业设计中,在答辩过程中对学生的设计思路及结构概念进行提问,如各种构造措施要求所基于的结构基本概念等。

(5)搭建毕业设计交流平台。建立专门的毕业设计网站,便于学生查阅相关的理论和参数。上传设计成果模板、专业课相关知识点、规范图集等以供参考。要求一人一题,将学生所用的设计题目全部上传,便于检查自己的设计题目是否重合,避免雷同。建立校内局域网的师生交流平台,方便学生提问,教师解答,或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学生动手能力和计算机能力并重培养。对毕业设计中的手绘图纸做出最低要求,比如手工绘制建筑施工图不少于3张(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各1张),结构施工图不少于3张(分别为梁柱配筋平法图、楼板配筋图和基础大样各1张)。要认真检查手绘图纸,不合格的需重做。手工计算其中一榀框架或者一片剪力墙,并用计算软件进行核算分析,手算和电算互相验证。熟练掌握EXCEL和WORD,培养计算书文本编辑和排版能力。

(2)毕业设计资料规整能力。答辩结束后学生需将答辩中提出的问题认真整理,及时整改完成设计中出现的错误和问题,并将毕业设计所有材料整理打包上交指导教师,对不整改以及到最后期限毕业设计质量仍达不到要求的学生,指导教师可上报答辩委员会,建议给予成绩降级或不予验收毕业设计,学生必须重修。这些措施旨在引起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培养规整材料的能力。

三、结束语

计划周密、组织良好的毕业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组织能力、社交能力以及独立工作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脚踏实地的作风,是学生进入社会前最好的锻炼机会。不断提高学校本科教育质量、提升毕业设计水平,架好学校理论知识学习和就业单位中学以致用之间的桥梁,使学生尽快适应工作,是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土木毕业论文:浅议土木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与帮扶对策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在就业市场中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土木工程专业新型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及土木工程专业就业市场运行的保障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土木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帮扶对策

一、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面临的困境

1、就业观念问题

土木工程专业在入学时作为理工科院校比较高分进来的专业,学生本身不愿意下基层就业;我国土木工程行业的就业门槛相对比较低,从事人员大部分学历不高,管理者的学历也不高。加上学生吃苦能力有限,眼高手低,哪里工资高就往哪里跳槽这些主客观因素也滞后了就业观念的发展。

2、地域限制

户籍制度妨碍了土木人才的自由流动,使得人才资源得不到合理的配置。我国目前的就业原则是户口属地原则,这使某些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出现户口歧视问题,一些发达城市明确规定只接受本地户口的毕业生,也使学生在就业中存在一定的困惑。

3、教育实习问题

现有教育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高校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没有将产、学、研很好地结合起来,学校更注重教学,而与企业、地方政府、民间组织、相关行业协会联系较少,有些甚至没有联系,研究这一块也较为薄弱,大都只是停留在讲座,去参观、实践、实习的机会少,学生的毕业实习的时间在3个月到半年之间,实践经验不足。

4、企业用工的实际状况

对于企业的实际用工情况,企业有自己的定位,有些实习生用工单位往往都希望从每一批新人中发现苗子,重点培养,当一些业务骨干成长起来;还有些在企业则招这些实习生只是为在忙季顶岗,哪里缺人就让毕业生顶岗,没有从培养学生、发展学生的角度出发。

二、面向就业市场的土木工程专业新型教学体系的构建

1、搞好部门协作,明确管理体制

在现有的就业模式下,要明确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制。领导带头,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土木专业毕业生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对专业树立信心;不断鼓励土木专业教职工共同来完善随时代变化的就业新模式。教育和引导毕业生树立报效祖国志在四方的理想信念,树立立足于基层,到经济建设一线建功立业择业观。

2、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从培训师资队伍入手,着重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在经费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定期聘请土木工程行业里经验丰富、技能熟练的专业人士来校讲课。专业教师则应放下架子,打造双师型教师,使教师不仅有理论知识还有实践经验,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参加专业进修。

3、调整教学计划,努力适应市场需求

加长学生在实习基地实习时间,让毕业生和实习单位达成共同意识,企业可对实习生换岗实习,达到学校要求学生的毕业实习的目的,深化专业知识;在教学中强化技能训练,使总教学学时中技能训练时间占三分之一;鼓励学生取得“双证书”,即学历文凭与岗位操作证书、技能等“多证书”,鼓励、要求学生一专多能,获计算机、外语等级证、造价师等社会上同行业的考核认可的证件,成为具有明显优势的复合型人才。

4、加强就业指导,端正学生就业心态

随着高等教育的越来越“平民化”,应引导大学生端正就业心态,清楚自己并非所谓的天之骄子;保持一颗平常心,从零做起,虚心学习,积累经验;把职业素养的提升看成是终身的行为,而不把眼光只放在大城市、高收入等这些物质方面。应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对自身有准确的定位,同时又有清楚的职业规划,从小做起,从艰苦的岗位做起,积累经验。同时,在认清就业形势的前提下,也要充满自信,避免由于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而产生的焦虑心理。转变就业观念,适时调整就业心态,从而把握就业机会。

三、土木工程专业就业市场运行的保障措施

1、加强校企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上完某些实践性强的课程时就可以安排岗位实习,通过这种全程产学交叉的教学方式,将所学的理论应用于实践有益于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又可以发现差距,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同时可以更让校方看到最新的行业需求,又可以培养符合建筑业需要的人才,让学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都受益。

2、多管齐下,齐抓共管

就业工作不仅是就业指导中心、学院副书记、就业辅导员、年级辅导员、班主任的事情,更是全校上下每个教师的职责。要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制订明确的就业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层层落实,各部门齐抓共管,真正落实到责任人,进行量化考评,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通过制订目标形成压力,通过压力激发动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就业工作顺利完成。

3、拓展就业服务体系

不少毕业生通过招聘会投递个人简历获得就业机会,这种就业方式的显著特点是信息不对称,不能全面了解市场需求。因此,信息缺乏是土木工程类毕业生求职上的盲点。学校和学院应尽快建立覆盖范围更广泛的就业信息网,利用就业网与社会上专门性人才网站联合,搭建就业平台;充分挖掘教职工、校友等资源收集更多的需求信息,特别是地方需求信息,及时整理、上网。

4、制定实习就业的新模式

要摸索和制定毕业生实习新模式,最好能使各方的利益都能够保障。学校要设法解决学生的实训基地、实训师资和教学科研的发展等问题,在实习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从学生的角度,能够很快融入建筑企业当中去,感受企业文化,能够为学生争取到轮岗实习,这样更能够锻炼学生各方面的技能,达到实习的目的。从企业来看,要帮助学生摆正心态,找准位置,设立目标,强化纪律,有意识的培养实习生。

结束语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要以市场为导向,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努力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根据土木人才市场需求的特点,对市场进行细分,有针对性地设置同一方向下的不同细分专业课程。此外,针对变化的市场需求,还应该做好包括市场调查、师资和设备等多方面准备,开发一些新的职业岗位的培训方向,不断更新办学理念,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强化实习环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质量、应用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

土木毕业论文:土木类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结合学校、指导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四方对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需求,提出了基于学校和用人单位双方合作共赢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对于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合理利用资源、学生就业和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土木类专业 毕业设计 教学质量 工作能力

1 前言

毕业设计是土木类专业教学计划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加强专业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关键性训练环节,也是学生不断深化学习、拓宽专业视野的重要过程,更是学生离开学校进入社会的桥梁[1]。通过毕业设计这一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事科研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严肃的科学态度、求实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目前土木类专业主要模式大多是“真题真做”与“假题真做”模式,即指导教师根据实际工程实际情况或者虚拟的工程情况给定相关设计资料,要求学生按照要求完成规定内容。这种毕业设计模式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毕业设计选题单一;(2)指导教师工程经验欠缺;(3)学生积极性不高。

此外,绝大部分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已与用人单位签了就业协议或正在联系接收单位,学生和用人单位双方都希望进一步加强了解和沟通,以利于双向选择。目前毕业设计模式很难满足这一需求,这也是造成当下学生做毕业设计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

2 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2.1 模式的提出

学校或学院出具介绍证,已签约学生和用人单位联系,确定毕业设计的事项后,学校(学院)、指导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四方签署毕业设计相关协议。

学生在用人单位从事毕业设计内容期间,一方面,指导老师根据学生在用人单位所从事的工作布置相关毕业设计题目和内容;另一方面,协议中要求用人单位配备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人员作为用人单位指导老师(师傅)。学校指导老师和用人单位指导老师全过程指导,相互沟通,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

考上研究生的学生也与所读学校导师联系,提前半年跟导师从事科研工作,如遇到导师不想提前指导学生的情况,学校可根据学生硕士期间攻读的方向,选择本校硕士导师进行毕业设计指导。还没找好工作的学生,学校或学院利用自身资源,主动帮学生联系毕业设计接受单位。

2.2 新模式特点

这种新模式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学生签约单位大多是大型工程单位,下面有众多分公司和工程项目,学生实习内容选择范围广,学习积极性高。

(2)学生通过这一模式,各个方面的能力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能更好适应以后工作的要求。

(3)学校主动让学生更早融入社会,进入用人单位实习,一方面开拓了自己的教学场所,另外一方面,学校把这一模式作为品牌加强宣传,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学子报考;

(4)指导教师毕业设计期间可以和用人单位方进行沟通和合作,对工程实际情况有了更多的认识,增加了工程实际经验;

(5)用人单位也可以通过这一模式了解学生的情况,待学生正式进入单位后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安排工作。另外用人单位通过这一途径,扩大单位在学校的影响力,提升单位形象,吸引更多的学生进入单位。

(6)部分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通过实习,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有利于找到新工作。

2.3 新模式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1)学生在学校外从事毕业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要从事野外工作,所以保证学生在毕业设计教学期间的安全是重中之重,学校、指导教师、用人单位和学生本人都应充分重视,采取必要的有效防护措施。

(2)学生缺乏经验,刚开始进入单位实习后往往从事一些比较简单的工作或者是辅助其他人员完成工作。因此,指导教师布置毕业设计任务时应根据这一特点,有步骤、有计划逐步推进。

(3)学校应建立与用人单位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在单位的状况,并对校方指导教师毕业设计工作情况进行有效监督。

(4)指导教师可能指导多个学生,存在不同学生在不同实习单位的情况,因此,指导教师应建立每一个学生指导过程档案,做到有的放矢。

(5)毕业设计答辩时可根据学生实习情况,邀请用人单位的指导老师共同参与。

3 结语

结合土木类专业本身的实际情况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需求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指导教师知识结构和学生个体未来就业情况,实行以学校、指导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四方共同协调工作这一新模式,能够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对于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品牌效应、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合理利用资源和学生就业都是有益的。

作者简介:李雪连(1978-),男,福建泉州人,讲师,工学博士,主要从事路基路面工程的科研、教学工作。

土木毕业论文: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适应能力的研究

摘 要:通过分析发现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适应能力弱的原因主要为就业心态不正确、课程设置不合理及培养模式不恰当,从这三方面出发研究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就业适应能力的方法。提出学校应正确引导学生端正就业心态,修改教学计划,增加专业课学时数,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以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适应性,实现学校企业的“零缝隙”对接。

关键词:适应能力 就业心态 课程体系 培养模式

我国高校的连年扩招,为我国适龄青年的深造进修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使我国每百人大学生数量迅速提高。高学历人才的大量培养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人口素质的提高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大学生就业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从表面上看是由于我国大学连年扩招而造成大学生人才的供应供大于求,但实际上一方面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为大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用人单位大量的岗位虚位以待,却苦于找不到能胜任工作要求的员工。其中,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这方面的矛盾尤为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适应能力不足。每年大量的土木工程专业的大学生毕业进入社会,找不到合适的岗位,而用人单位却招不到能胜任土木工程师工作的毕业生。因此,找准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适应能力欠缺的原因,并研究探讨其解决方法,对于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有重要意义。

1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适应能力欠缺的主要体现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适应能力欠缺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心态不正。一般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对大城市、大企业、高待遇等有不切实际的追求,从而导致了其就业适应能力的降低。与此同时,我国的中小城市、农村和中小企业等却求贤若渴,想追求大的发展却缺乏相关的人才。(2)随着我国高校的大面积扩招,大学教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逐渐的平民化。因此大学生就业也逐渐的基层化、现场化。而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和内容大部分依然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从而出现了学生在校所学并非日后工作所需的现象,培养的大学毕业生普遍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较弱,即所学非所用,因而,用人单位难以找到合适的用人对象。

2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适应能力欠缺的原因分析

2.1 大学生就业心态普遍不正确

急功近利,这是大学生择业时最为常见、最难以避免的一个心理误区。很多大学生在择业时一味地追求那些经济收入丰厚、社会声望较高的职业,向往经济发达、生活环境优越地区,并且,随着学生所处年级的提高而趋于正常。对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于将来就业岗位、工作地点、收入水平的期望情况,所得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由表1,表2及表3可以看出,低年级的大学生对于就业岗位、就业地点和收入水平的期望值比较高,这主要是低年级的大学生对于现实的就业状况并不了解。而高年级学生对于就业有了较为理性的想法,无论是从就业地点或是收入水平的期望上都有明显表现。这主要是因为大学生逐步了解了就业现状,对就业状况回归了理性。但依然表现出一般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对大城市、大企业、高待遇等有不切实际的追求。与此同时,我国的中小城市、农村和中小企业等却求贤若渴,想追求大的发展却缺乏相关的人才。在没有经过社会化洗礼之前,许多学生自我认知并不准确,有的产生自负心理,主要表现为择业期望值很高,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去工作,往往会给用人单位留下“眼高手低、浮躁虚夸”的不良印象;有的产生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评价过低,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另一方面,对环境认知不确切,对环境估计不足会出现坐等心理,坐等就容易失去机会,如果学生思想不切实际,只注重经济意识和区域观念,讲究金钱第一、环境条件第一,不愿到待遇差、条件差的地方,就会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具有理想化趋向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便会出现决策犹豫心理,从而错过一些良好的就业机会。

2.2 “重基础,轻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

我国自1963年由国家统一制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来,已先后于1987年、1993年、1998年对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了三次。1998年6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全国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的讲话中指出,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不够,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和方法、课程结构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在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以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1998年7月16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颁布实施,此次修订的本科专业目录中的专业种数,由504种减少到249种,调减数量超过一半,变化极大。其中,土木工程专业的变化最为巨大,此次修订,将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城镇建设(部分)、工业设备安装工程、饭店工程、涉外建筑工程、矿井建设工程、土木工程八个专业合并为土木工程专业,为配合新一轮的专业目录调整,专业指导委员会积极推行“大土木”的专业内涵和培养方案。“大土木”的土木工程培养模式对于学生专业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重基础,轻专业”的方针也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现在我国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高考时以土木工程专业这个大专业招生入学,到大学二年级后才开始分了专业方向,如我校在第四个学期将土木工程专业分为建筑工程、岩土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管理等五个专业方向。由于分专业方向较晚,专业课的学时较少,每个专业方向一般只有4~6门特有的专业课程,从而使得学生对于本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掌握欠缺。造成了所学专业有广度却缺乏深度,对于很多问题一知半解。

2.3 “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

土木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学科,其专业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于工程实践。专业所涉及的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等不断出现,相应的规范也在不断的完善与改进中。因此,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本身就不适合土木工程专业。

3 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适应能力的办法

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适应能力应从多个方面着手,即能帮助调整学生就业心态,又能从专业体系上增加学生的专业培养和实训练习。

3.1 引导学生端正就业心态

随着高等教育的越来越“平民化”,学校应引导大学生应端正就业心态,应清楚自己并非所谓的天之骄子,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可以从零做起,虚心学习,积累经验,把职业素养的提升看成是终身的行为,不能把眼光只放在大城市、高收入等这些物质方面。而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对自身有准确的定位,同时又有清楚的职业规划,从小做起,从艰苦的岗位做起,积累经验。同时,在认清就业形势的前提下,也要充满自信,避免由于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而产生的焦虑心理。转变就业观念,适时调整就业心态,从而把握就业机会。

3.2 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学校应从培养方案上调整专业课的设置,增加专业课的学时,提高专业课程占所有课程的比例。使得学生对于专业知识不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而是能让学生深入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使得专业知识不但有广度还有深度。同时,开辟专业知识学习的多种渠道,可通过讲座、调研、参观等多种形式,邀请校外从事土木工程工作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参与到学生的培养中来,使学生了解实际的工作需要什么,知道自己的不足。

3.3 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培养

对于学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训课程应使其真正落到实处,不能流于形式。学校要主动与对口单位联系,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

4 结语

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就业适应能力不强有内在的原因也有外在的原因,一方面学生就业心态不端正,高不成低不就,丧失很多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学生知识体系和技能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即应调整学生的心态,使其尽快认清就业形势,把握住就业机会,又要从学生培养上下工夫,加强专业课程的学习,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毕业生的就业适应能力,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和工作状态,实现学校企业的“零缝隙”对接。

土木毕业论文:面向建筑行业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摘 要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检查。针对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面向建筑行业需要,改革并创新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模式,并提出几点建议,对办好应用技能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建筑行业;应用技能型;土木工程;毕业设计

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毕业设计则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综合,更体现了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随着卓越工程师培养和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毕业设计指导模式已无法满足毕业设计的质量要求[1-2]。同时,建筑行业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当前,在提出建设应用技能型高校,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背景下,本文面向建筑行业需要,探索与创新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模式,建立团队指导、产学研联合培养、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一体化、科研项目―创新实验―毕业论文一体化等毕业设计指导模式,以期提高毕业设计质量,锻炼学生运用综合知识的能力,实现卓越工程师和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1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毕业设计选题单一,与实际工程脱节 从毕业设计题目看,大多数毕业设计选题以工程设计为主,单一且陈旧,脱离实际,不能体现本学科最前沿的知识。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主要是多层民用建筑,虽可涉及办公楼、教学楼、商场、住宅等,但基本均为框架结构,较少涉及钢结构、工业厂房、高层建筑等。对技能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来说,只有少数学生可以进入设计单位,绝大部分毕业生从事施工、监理、造价、检测等工作[3],但毕业设计很少涉及,与实际工程需要脱节。

普遍存在前松后紧现象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时间一般为14~16周。实践表明,在毕业设计开始时,部分学生无从下手,部分学生尚未进入状态,不急于开始毕业设计工作;另外,就业、考研成绩刚刚公布等因素,使得毕业设计的前期时间被大量占用,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和进度。随着毕业设计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到5月份,学生才意识到时间紧迫,于是开始加紧时间,加快速度,也使得毕业设计质量不高。总之,这种前松后紧的现象使得计算书和图纸错误较多,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下降。

照抄照搬现象亦较普遍 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基本采用电脑绘图并完成计算书,锻炼了学生软件应用能力,但这也为学生照抄照搬别人的毕业设计成果提供了条件[4]。在毕业设计期间,不少学生能找到往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成果。很多学生由于前期进度较慢,后期直接将别人的毕业设计计算书和图纸稍加修改,从而短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这样完成的毕业设计往往错误百出,极易出现计算书前后矛盾、计算书与图纸自相矛盾等情况,失去毕业设计的目的。

指导教师水平有待提高 应用技能型高校,绝大部分本科办学时间不长,近年来引进教师较多,他们基本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对理论课程比较熟悉,但对实践教学内容明显不熟,工程实践训练更加缺乏,对规范条文也不够清楚,不能很好地指导毕业设计。同时,高校历来重视教师的学历层次、科研项目、论文、经费到账等,对教师的工程实践不够重视,导致部分高学历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时,仅能解决毕业设计中的小问题,影响了毕业设计质量,与应用技能型高校的办学思想也不符。

2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模式的创新途径

在应用技能型高校办学背景下,面向建筑行业需要,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模式亟需改革和创新。基于此,提出几种毕业设计指导模式。

团队指导毕业设计 土木工程专业涉及面广,其内容无法在毕业设计中全面体现。组建团队指导毕业设计,从科研、工程实际出发,由多名教师合作组建指导教师团队,指导多名学生完成较大的毕业设计课题[5]。例如,以某公路设计为团队毕业设计题目,学生团队可分别完成线形设计、路基路面设计、桥涵设计、概预算与施工组织设计、附属设施设计。另外,还可安排建筑工程方向学生完成加油站的结构设计。在这一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协调,最终完成一条公路的设计工作,每个学生都加强了对公路设计的全面认识,形成了比较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加强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不仅符合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也是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思路。

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模式 应用技能型高校应加强与企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这对创新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模式具有指导作用。很多高校指导教师选题缺乏工程实际背景,历年毕业设计土木具有相似性,造成学生对毕业设计缺乏新鲜感和产生脱离实际感,对毕业设计兴趣不高[6]。通过产学研结合,聘请校外企业导师单独联合校内导师指导毕业设计,可以丰富毕业设计内容,紧跟工程实际,也可直接参与工程单位项目,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同时,学生也可以在企业导师的帮助下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对就业大有益处。

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一体化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毕业设计的内容基本是几门主干专业课程课程设计的综合。因此,可以利用某一完整的已完工的实际工程资料,根据课程需要,分解成各课程设计的原始参考资料,这样每个学生的课程设计内容整合后就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设计。毕业设计时,只要将完成的课程设计有机组合成一个完整的设计文件即可。

以城市地下工程方向为例,该专业方向的课程设计除钢筋混凝土结构和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外,一般还包括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地下建筑结构、隧道工程和地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等课程设计[7]。从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上讲,这些课程之间存在紧密的依存、制约关系,如图1所示。根据地下工程的实际情况,可将设计内容分为四大块:规划设计、隧道设计、地下结构设计及施工组织。毕业设计时只要整合好这四大块内容,即将课程设计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并优化之,便可得到与实际工程基本一致的设计方案,甚至更优的设计方案[8]。

毕业论文与教师科研项目、学生创新项目一体化 为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部、教育厅、高校设立了各级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学生通过主持或参与这些创新项目,培养了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对于这些学生,允许他们以创新项目内容为基础申请做毕业论文,这样创新项目和毕业论文互为补充,实为一体。同样,指导教师也可以将自己的科研项目与毕业论文相结合,具体做法是将科研项目内容进行分解,以适合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要求,做到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在具体确定毕业论文课题时,应基于学生现有理论和专业知识,选择以锻炼动手能力和学习科研方法为出发点的课题。

3 几点建议

鼓励年轻教师走出去,增强工程实践能力 充分调动年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鼓励年轻教师加强与工程单位的交流与联系,积极参与具体工程,包括设计、施工、监理等不同工作性质,全方面提高自身的工程实践经验,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鼓励年轻教师参加注册工程师考试,熟悉工程规范条文,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取得注册师证书后还可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单位。

加强毕业设计管理工作,实施全过程监控 学院要对毕业设计选题、教师指导时间、学生设计时间及毕业设计检查要求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安排固定教室进行毕业设计,坚持毕业设计前期、中期、后期检查,并进行中期答辩,对中期答辩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红牌、黄牌、口头警告,做到全过程监控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度和质量。

保障毕业设计经费,调动指导教师和学生积极性 在教学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务必要确保毕业设计经费,解决毕业设计过程中的经费问题,如毕业设计检查时相关资料的打印、复印等费用;对指导毕业论文的教师及学生可以解决一些试验材料、测试仪器等费用,充分调动指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教师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学工作量。

严把毕业设计答辩关,大力提倡公开答辩 毕业答辩环节十分重要,它是学生毕业设计成果的综合体现,严禁走过场。同时,大力提倡公开答辩。其中,对于优秀毕业设计必须参加公开答辩,并允许低年级学生旁听,让低年级学生对毕业设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掌握一些问题的处理方法,为以后自己做好毕业设计打下基础,还能够促进优良学风的建立。

4 结语

建设应用技能型高校势在必行。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的一个集中体现,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建筑行业对应用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本文以办好应用技能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为目标,总结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改革并创新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模式,并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全面素质,对应用技能型高校如何办好土木工程专业具有借鉴作用。

土木毕业论文: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工程师素质的培养

摘要:通过分析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及毕业设计的现状及特点,总结了工程师的类型和素质要求,最后提出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工程师素质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工程师素质

土木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最重要的集中实践性环节,是前三年半所学内容的一次大综合和总实践,是提高本科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关键性步骤,也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向工程师过渡的最后环节,因此,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工程师素质的培养。

一、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及毕业设计现状及特点

1.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现状。目前,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都能够顺利就业,但是,通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的反馈信息看,毕业生存在诸多的问题,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毕业后不能作为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必须经培训半年至一年后,才能慢慢独立承担一些任务。具体表现在:(1)工程基础知识和工程技术知识面窄,遇到问题不知从何处下手解决,常用的工程工具,如技术标准、规范、图集等不会使用,也没有养成用图表达设计方案的习惯。(2)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差,缺乏实际操作能力。不会把学过的理论知识用来指导实际工作。懂得一些计算机知识,能编用某些软件,但对输出结果不会作概念分析,以为计算机可以解决一切问题。(3)缺乏团队精神,协作意识不强。与人合作沟通能力差(包括文字表达能力),不善于与人共事合作。总之,缺乏基本的工程师素质。

2.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现状。(1)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概念混淆不清,学生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对计算过程及所采用的方法等没有把握,如为什么要采用这种计算简图?这个公式或这个方法有一些什么限制条件或应用的范围?学生在使用PKPM结构设计软件时,只会按步骤操作软件,而不注重基本的专业知识的掌握,只是机械性地记住某些参数的取值,而不明白参数的概念和设计意义,更不知软件的结构设计、求解的过程,对专业的知识点掌握只停留在表面上。(2)缺乏对专业知识的整合能力,毕业设计是对本科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的更全面的综合,涉及到多门课程的综合问题,虽然学生在做毕业设计之前,已经学习了很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也已经对整个建筑物的结构、构造等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各门专业课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是停留在孤立的范围,并不能把所学的知识很好地、有机地组合起来。对毕业设计的整体思路没有领会,缺乏条理性,完全依赖老师的指导,哪一步引导不到位,设计就停滞不前,影响进度。(3)毕业设计与工程实际脱节,学生对现行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标准图集、构造节点了解甚少,在设计中遇到问题时,总习惯翻阅教材套用有关内容,而不是仔细研读设计规范中的相应条款,有些甚至不会使用设计规范、设计手册,以至相当数量学生的设计成果“不错但不能用”。这些问题给毕业设计的组织和进行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专业技术生涯的发展,指导教师应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采取恰当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强化工程结构、工程经济的概念,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

二、工程师的类型和素质要求

1.工程师的类型。工程师按职责范围可分为研究(R.E.)、开发(Dt.E.)、设计(Dn.E.,包括规划)、制造(M.E.,包括施工)、试验(T.E.)、生产运行(P.E.)、营销(S.E.)、工业管理(I.E.)以及教育等诸方面。

2.工程师的素质要求。对工程师的素质要求包括4个方面:(1)有较坚实的科学、技术理论基础(数、理、化及与本专业有关的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2)有较宽广的其他知识面(政治、经济、管理、法律、环境、美学、方法论等)。(3)具备设计能力(指工程的规划、设计、技术标准制订)、制造能力(指生产工艺、技术设施、主持生产运行)、开发能力、管理能力、评价能力(指技术、经济、质量、效益的评价等),以及相应技能。(4)具备明确的工程意识(实践、协作、管理、信息、市场经济、竞争、创新等)。

三、在毕业设计的指导过程中注重培养工程师的基本素质

土木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怎样使学生学以致用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在毕业设计这一最后的实践教学环节,一是指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使他们具备工程师应有的基本能力,二是引导学生进行适应社会发展和投入社会的思想准备,完成从学生过渡为从事工程师工作的自我心理准备。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和体会,建议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工程师素质。

1.激发学生的设计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思考和创新能力。毕业设计能否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关键在于学生主观能动作用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在确定毕业设计课题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设计兴趣,采取“公布选题,双向选择”的做法,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鼓励学生到科研能力强的外单位进行毕业设计,使毕业设计与将要从事的工作紧密结合,以提高其设计兴趣,激发其创新精神,增强其适应能力,同时有利于学生就业后尽快地进入工作角色。

2.定期开展毕业设计专题讲座,增强工程意识。为了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相关理论和技术,可定期举办相关专题讲座,讲解设计技巧和工程项目设计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贯彻和了解新规范内容和建筑前沿新知识,如《结构设计一般原则》、《结构施工图设计方法》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等。主讲的有教师以及企业、设计单位的相关专家,目的是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纠正错误。实践证明,这些讲座的效果非常显著,深受学生的欢迎,可明显提高毕业设计的效率。

3.采用“双导师制”,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工程素质。学生要在毕业设计期间较好地完成任务,达到预期的训练目标,从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等方面达到可实施的施工图要求,除了自身的努力外,关键还需要有工程设计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这些教师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同时又是优秀的工程师。鉴于此,学校可从校外企业聘请高水平的工程师与校内专业教师一起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使教师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视野,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

4.树立标准意识,加强对规范条文和标准的理解和运用。现行设计标准和规范,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是进行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及验收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必须正确理解和运用相关的设计标准。要让学生深刻理解现行规范、标准,就必须将土木工程的建设标准、规范最大限度地融入到毕业设计中去,许多教材或参考书虽对规范的条文加以解释或用例题示范,但都不足以代替规范原文。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要养成从规范或标准中找设计依据的习惯,重视阅读规范原文和有关的条文说明,这样可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掌握规范和标准,并学会运用。

5.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发扬团队合作精神。根据设计选题,毕业设计设有建筑结构组、结构施工组等。每组有8~10名组员,每组都有固定教室,并指定1名学生担任组长,全面协助指导老师与学生间的工作。做设计期间,组员之间有问题可以相互交流、讨论,以培养学生之间良好的沟通能力。答辩时互相鼓励,支持,并帮助其他组员挂图、取图、拍照,充分发扬了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整个毕业设计过程,小组成员之间既增加了友谊与了解,加深了信任,又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这些对于学生工作之后尽快进入角色是很有帮助的。

以上的方法和措施,使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受到较全面的工程训练。指导教师应加强在毕业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工程师的基本素质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增强其综合分析能力、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使用各种有关的专业标准、规范和图集。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尽快地融入到实际工作中,早日成长为优秀的土木工程师。

土木毕业论文: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摘要:根据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课程特点,结合本专业最新的社会发展状况,针对有关毕业设计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及改革内容,以期培养出能快速适应工程需要的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以及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的新时期工程人才。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问题;解决办法

土木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工程应用类专业。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必要的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实现该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的综合性课程,是衡量一个学校培养学生素质及教学质量的一个标杆,也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一次职业培训,其成绩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本专业学生能否在毕业后短时间内适应社会要求,并在实际工作中独立地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有关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1]。笔者结合多年指导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心得和研究结果,对目前该专业毕业设计的存在问题作一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一、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如下。

1.学生方面情况复杂,进度不一。毕业设计安排在大学最后一个学期,不同学生面临就业、考研复试等不同出路,甚至少部分学生要进行毕业前大补考。学生心里状态和压力不同,影响到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和投入状态,进而影响到毕业设计的进度和质量。设计中前期,学生对毕业设计这样一个“大”的综合性的任务不知如何下手,不能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毕业设计选题顺利结合,遇到问题不会及时反映解决,存在“等”、“拖”、“靠”的依赖心理,也会影响设计进度。

2.指导教师自身缺乏工程设计实践经验和知识更新。毕业设计要求指导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经验。部分指导教师一直从事理论研究或课程教学工作,工程实践经验不足甚至没有,对整个工程设计过程缺乏了解和认识,对新规范、新的计算方法、新的施工技术的更新缺少关注。这样在指导毕业设计时就会显得力不从心,难以做到与时俱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设计质量。

3.毕业设计过程监管不力。通常,有些高校毕业设计管理制度不甚健全,或者制度健全但执行不到位,对学生日常不考勤或者考勤不严格,导致部分学生长期缺席,当然不能高质高量地完成毕业设计。另外,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不重视对设计各阶段的进度检查,不了解学生的设计进度,也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在毕业设计前期比较松散,后期又加班追赶,高质量的毕业设计成果根本无法得到保证。

4.师生间缺乏沟通,不能及时发现设计问题。设计过程中,很多学生不在设计室而去其他教室或宿舍,导致有问题不能及时询问解决。老师辅导时,因见不到学生而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疑问或错误,从而将问题遗留到最后进行大修改甚至无法修改,致使设计质量严重下降。

5.计算机辅助设计利用不合理,学生收益不多。毕业设计阶段学生利用专业软件PKPM对一榀框架进行计算并绘施工图,这一工作只需学生一个上午即可完成。但学生对计算结果不分析、不调整,对图纸的表达不思考、不判断,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对很多构造不明所以,似是而非[2],学生收获甚少。

二、具体解决方法

解决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关键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指导老师丰富工程经验、提高指导水平的问题;毕业设计过程中手算、手绘与电算、电绘的比例与配合问题;毕业设计过程中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与监管监控问题;毕业设计的考核评估问题。下面具体讨论。

1.提高指导教师素质、利用产学研用基地合作指导。学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建设部组织的相关职业资格考试,鼓励并组织指导教师积极参与工程实践,与生产、设计单位合作,聘请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与校内指导老师合作,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并把关。学校可以建立产学研教学基地,除了服务于学生的实践实习外,还可用于指导教师的工程经验学习与提高,进一步加强高校与工程设计部门、企业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从而提高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水平。

2.坚持手算、手绘及软件计算、计算机出图并重。为处理好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计算机技术的关系,采用手算、手绘及软件计算、计算机出图并重的手段。在结构计算中“手算”和“电算”必须兼顾。“手算”应该占主导地位,在“手算”阶段,应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的能力,从而巩固理论知识,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另外,在绘制施工图时,要坚持手工画图和计算机绘图相结合的原则。手工画图主要锻炼学生的绘图基本功、对构造要求的掌握以及对规范的学习和熟悉[3,4]。计算机辅助毕业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同时熟悉社会上常用的工程商业软件,做到就业时具备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动手解决能力。因此,在计算机辅助毕业设计过程中结构计算部分要求学生手算与电算并行,两者互为校核并完成对软件的深入了解。绘图主要由CAD软件完成,部分节点详图与构造采用手工制图,以加深学生的基本概念,熟悉结构细部构造,并能对计算成果和手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

3.针对学生不同水平分类指导方法。对不同程度、不同进度的学生要使用不同的方法指导。对理解能力好、认真负责进度快的学生,要提前讲解设计内容和方法,要求其有探索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自己独立运用专业理论知识与毕业设计课题相联系的能力,培养其主动查阅有关设计资料的能力等综合专业素质,让其在毕业设计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也对学困生形成一定的压力和激励作用,敦促他们加快进度,认真设计。指导老师要有意培养1~3个模范生以加快整个小组的设计进度、提高小组的设计质量。对学习成绩差、进度慢的学生,指导老师要付出更多耐心进行讲解,让其理解并最终掌握设计方法、步骤和过程,促其赶上整个设计进度。

4.考核制度严格,全面具体。对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应包括多个方面:考勤、设计进度、建筑设计部分、结构设计部分、计算书内容以及答辩情况等。应加强毕业设计的学生考勤和指导教师的考勤,加强设计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考核,对学生出勤率、设计进度、设计阶段成绩及最后答辩成绩等各个考核方面分别进行评分。这样既可以引起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也可以在设计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后续设计工作[5]。

根据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课程特点,结合本专业最新的社会发展状况,针对有关毕业设计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及改革内容,以期培养出能快速适应工程需要的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以及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的新时期工程人才。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可以较为系统的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熟悉相关规范、规定,了解本专业商业软件的运用操作,达到对学生各类工种综合能力的训练,满足工程界、企业界对适应面广、通用性强的人才需求。

作者简介:宋国华(1973-),女,河南滑县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结构工程研究。

土木毕业论文:独立学院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探讨与建议

【摘 要】针对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建筑工程系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围绕着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这一主题,结合几年来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实践经验,从多个方面总结论述了毕业设计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和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改进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性的做法。

【关键词】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设计质量

毕业设计是本科实践教学的最后,是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大学四年中最后学习阶段和综合训练阶段,是对学生学习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更是对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的全面检验。通过毕业设计,可以使学生将4年来所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复习与总结并应用到毕业设计中去,加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能力,温故知新,是所学知识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学习、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深化,也是毕业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关键一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地完成毕业设计,可使学生在工程设计方法上得到基本训练,培养学生调查研究以及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以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为例。探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建筑工程系毕业设计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改进办法。希望能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一、存在问题

(一)毕业设计题目方面,虽然毕业设计题目强调以应用为主,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很多题目依然过于宽泛,也可以说是两个极端:一类是设计内容过少,整篇的论文,绝大部分抄写的是设计规范,只有少量的设计计算。另一类是设计内容过多,面面俱到,使得学生难以深入。

(二)毕业设计内容方面,在毕业设计内容上,主要表现在:毕业设计内容和方法有些过于传统;有些毕业设计,绝大部分篇幅是参考别人的资料或者设计规范,甚至个别论文几乎没有自己的东西。

(三)设计图纸方面,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要一人一题,而且早已明确提出了对工程量和图纸内容的要求。但是,执行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锻炼学生应用能力的本意。主要表现在,有些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过于简单,甚至难度还没有达到课程设计的难度。至于非设计类题目,抄袭严重,毕业设计质量低下。

(四)毕业设计任务书方面,按照常理,毕业设计任务书是由指导教师填写,经过审核之后下发给学生。但是,很多是学生自己写的任务书,这还不是问题所在,要害问题是,这些学生写的任务书完全不是下达任务的语气,而是完成任务的语气。

(五)开题报告方面,虽然要求在第七学期16周之前完成开题报告,但是还是有学生课题报告和毕业设计材料一起上交,造成了这部分学生一直到毕业设计结束才写开题报告,而且开题报告的内容完全没有遵守当初提出的开题报告的要求,甚至有些同学,把毕业设计的目录直接粘贴到开题报告中“论文章节”部分,把教研室下发的毕业设计流程粘贴在“计划进度”中。

(六)毕业设计格式方面,为了统一毕业设计格式,学院制定了毕业设计撰写规范,并发给了每位指导教师、每位同学。而且在毕业设计动员大会上专门重申毕业设计论文格式,强调毕业设计答辩要求,但是,依然有格式方面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很多同学word的应用能力极差,很多格式调整不会操作,有些同学抱着侥幸心理,对于格式随心所欲,根本不看、不遵守学院制定的毕业设计撰写规范。

(七)外文翻译方面,在毕业设计分组之后,就安排了每位同学的外文翻译资料,但是,依然有个别同学采用翻译软件翻译,造成语句不通,文不对题。

二、原因分析

(一)学生的原因。(1)学生的基础差。可以说,毕业设计暴露出来的问题,并不完全是由毕业设计造成的,而是四年的学习中各种问题的积累和综合反映。在毕业设计中,需要综合运用以前的各课程的知识,但是,好些学生几乎完全忘记了。在给一些学生指出错误的时候,有的学生甚至理直气壮地说,已经学过两年了,都忘了。(2)学生不遵守规范。虽然在毕业实习之初就讲了毕业设计实施细则,在动员大会时就讲了毕业设计撰写规范,但是,依然有好些同学不遵守规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混乱。(3)学生缺少基本的归纳、总结、表达能力。好多学生习惯于复制粘贴,根本不会组织语言自己表达,造成写出来的东西文理不通,词不达意。

(二)教师的原因。(1)老师的积累较少。由于建筑工程系很多老师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而且以往只有两届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老师的积累。(2)教师指导不太到位。有些问题,是应该老师教给学生怎么去做。但是,从实际结果来看,往往是没有指导到位。

(三)学生就业、考研的冲击。虽然现在还不清楚就业情况和毕业设计的直接关系,但是却有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1)很多学生找到了实习单位,无法分身,无法接受教师指导;(2)没有找到实习单位的学生,以就业为理由,不主动联系指导老师;(3)部分考研的学生,在前半阶段忙于准备复试,后阶段又忙于找工作。

三、改进措施

(一)毕业设计根本目的要明确。毕业设计大纲中对毕业设计的目的说的很清楚,但也很抽象。我认为,毕业设计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从中有些收获。这种收获,包括专业知识方面的,更包括思维方式、工作方法等高层次的。我一直对学生说,具体的知识不重要,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等等,这些才是根本。所以,指导老师应该注重综合能力的引导,和训练。

(二)毕业设计不要过于强调创新。中国官方对思想的定义是,“思想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换句话说,只是用马克思主义做指导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问题。本科毕业设计也是如此,更多的是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按照规范解决问题。我一直说一句话,比如,别人设计了一张桌子,你也能够设计;别人设计了一座桥,你也能设计一座不塌的桥;这就足够了。而且,在现实工作中,往往都是常规工作,比如,别人设计了一个户型,你也即使创新,又能创新到哪里呢?即使是创新,也是在常规工作中的创新,一些小的改动就是创新。所以,我们一定要给学生一个正确的观念:创新,不是遥不可及、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贯穿于常规工作之中。最根本的,是要脚踏实地。

(三)毕业设计不要阻碍创新。在毕业设计中,也会有学生有一些新的想法,甚至是不合时宜、稀奇古怪,这个时候,老师往往过于注重可行性,会接连不断的让学生考虑这里是不是合理、那里是不是能够建造、经济上是不是合算、环境上是否有污染,等等,这种做法,实际上是阻碍了一些创新。所以,只要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新方法,那么,老师首先就要肯定,即使有很多缺点、即使不能自圆其说,老师也应该鼓励深入思考,而不是一枪毙掉。

(四)毕业设计不要贪多求全。评价毕业设计的效果,不在于毕业设计的长短,而在于在写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收获的多少。现在有些毕业设计越来越厚,但是,有多少是自己写的呢?如果学生自己不谋篇布局、造词造句,从中又能得到多少锻炼呢?

(五)毕业设计指导要引导学生凝练主题。一个题目百样写。高考作文题目,以前是全国一样现在是全省一样,但是写出来的文章五花八门。所以,针对一个毕业设计题目,能写成什么样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引导。我一直强调,当你拿到一个题目的时候,就要反复凝练,列出提纲,甚至要思考你将来的总结会怎么写。有些题目可以通过不断的讨论,由空洞引到具体。

(六)毕业设计成绩要“心慈但不手软”。毕业设计的根本目的是想让学生从中学到东西。“过程管理、精细化管理”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引起重视,来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和毕业设计的效果。质量,指的是论文好坏,而效果,指的是学生从中学到多少东西。所以,在毕业设计初期,对于学习不用心的学生,一定不能给高分。特别是开题报告,如果没有根据题目要求认真准备,那么,就完全可以给低分。因为开题报告考核的不是题目,而是围绕题目所做的工作。试想,如果你给的成绩远高于他的预期,他还会努力吗?所以,老师给成绩,要“心慈但不手软”。

(七)毕业设计要注重过程考核。过程考核,包括阶段性考核和连续性考核。开题报告、中期答辩、毕业答辩,这些只是阶段性考核,另外还应注重连续性考核,比如,提交材料是否及时;等等。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都填写了“指导教师指导情况表”,让学生签到。这样做的好处是,作为过程考核的依据,也是教师平时指导的凭证。有了这些,学生的平时成绩就一清二楚,教师就可以理直气壮地点评学生的问题。

四、结语

随着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为社会输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这是大家一直关注的问题。毕业设计出现的问题,并不仅仅是毕业设计的问题,而是四年教育的问题的积累,是一个综合反映。通过毕业设计,带动学习风气的根本好转,这才是切实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所在。一个风气、习惯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们有信心,有毅力,沿着正确的方向不停地推进。

土木毕业论文: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土建方向)毕业设计改革研究与实践

摘 要 土木工程交通土建方向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组织实施方式对人才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提出了从毕业设计选题、指导老师的配置及毕业设计实施管理过程等方面的改革。通过改革实践,分析了此改革模式的成效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实践证明该改革方式积极有效。

关键词 土木工程专业 毕业设计 改革 实践

1 土木工程(交通方向)毕业设计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普通高校土木工程交通土建方向本科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一般分为桥梁工程和道路工程两个大方向,通常由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方向开展毕业设计。道路工程或桥梁工程方向的选题又细分为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造价等多种不同的方面。

学生在毕业设计选题时,一般是先确定选择道路工程或桥梁工程方向,再在选好的方向中选择设计、施工组织或造价等方面中的一个独立进行毕业设计,这就势必使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仅能得到单一方面技能训练的机会(如选择道路工程设计的学生,一般仅能掌握道路设计的流程与方法,而对施工过程、施工技术、施工可行性、工程造价等却不能得到较系统的锻炼;而对于选择道路施工组织设计的学生而言,对道路工程设计的内容了解甚少)。

就毕业设计教学效果而言,现有毕业设计选题模式所培养的学生虽然通过毕业设计得到了锻炼,但没有系统有效地将大学四年所学的各门课程串联起来形成解决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以及造价等一个完整工程项目所必需的知识结构体系。虽然各门课程在经历课堂教学、试验及课程设计等训练后,学生对该课程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并具备一定的应用能力,但各专业的整个培养体系属于一个系统工程,系统中单个知识结构在没有形成有效联系时,系统的效能是极其低下的,专业课程必须相互配合才能形成整个专业知识体系,也只有形成了这一知识体系的学生才符合毕业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要求员工对工程的设计、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均有较全面的了解,且对其中某一方面知识掌握的很扎实,到实际工作中能马上着手工作并懂得如何与同一项目所涉及的其余方面的技术人员开展有效的协作。显然,当前的这种毕业设计培养方式在人才培养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还达不到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要求,因而必须与时俱进,对毕业设计培养模式进行适当的改革与创新,以适应土木工程交通土建方向专业教育的发展。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知识发展和更新也越来越快,虽然整个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但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所从事的工作发生调整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社会分工细化就要求人才能在自己的领域有深厚的知识根基,并且随时要学习接受并运用新的创新成果。每一项工程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要求专业人才必须具有足够的专业视野以便与相关专业人员开展合作或协调(如对从事桥梁设计的工程师而言,就必须在具备扎实的桥梁专业技能的同时,了解甚至掌握施工、管理、工程造价等专业领域的基本技能),没有足够的专业视野就难以在同一项目的不同岗位之间协调与配合,最终就很难生产出令人满意的产品。因此,土木工程交通土建方向本科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应尽量使学生能得到多方面的锻炼,使其尽可能获得较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后续职业生涯中的工作和终生学习打下坚实而较全面的专业根基。

2毕业设计改革内容与思路

2.1毕业设计的选题改革

让学生以毕业设计小组的形式在桥梁工程与道路工程两大方向、桥梁或道路方向中的不同方面中均适当进行横向联系,使设计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对道路或桥梁方向以及同一方向的不同方面均获得锻炼和协作的机会,同时每一个成员又都选择一个方面作为自己的侧重点开展毕业设计工作,以期获得最佳的毕业设计锻炼效果,为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的工作和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体系基础。主要采用以下两种选题方式:(1)对立志于从事道桥设计工作的同学,由几位同学组成一个设计小组,对整个公路工程项目中的道路工程及桥梁工程开展设计工作,全部的设计主体内容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道路工程或桥梁工程中的细节部分则在小组内部进行分工,使学生对道路工程及桥梁工程设计均有一定的理解,同时又能使每一位组员都有自己的主攻方向,最大限度地符合实际工程设计过程。(2)将道路或桥梁工程的设计、施工组织及工程造价作为一个毕业选题,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合作完成,学生首先根据设计资料完成道路或桥梁设计内容,再对所设计的道路或桥梁编写施工组织设计(一个学生侧重设计,另一个学生侧重施工组织设计)。

2.2指导老师配置的改革

每个选题配置两个以上分别在道路或桥梁设计和施工管理方面有较丰富经验的指导老师,通过相互配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

2.3毕业设计考核 (下转第59页)(上接第48页)

由一个设计小组共同完成一个较系统的工程项目,参与毕业设计的小组成员成果考核变得相对较复杂。拟采用“成果权剩答辩权剩平时监控#权数-权数2)”的方式对小组内成员毕业设计质量进行考核。对于小组毕业设计成果,可视整个项目完成质量给予一定的分数(项目分,百分制),同时对每一成员所负责的专题内容进行分项考核(分项分,百分制),每位同学的设计成果成绩=项目分系剩分项分#系数1)。在答辩环节,学生根据自己所负责的专业方面设计成果进行阐述,回答答辩小组老师的问题,根据阐述质量和答题质量,形成该学生的答辩成绩(百分制)。同时,指导教师在日常指导及考勤过程中要求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形成各自的平时成绩(百分制)。

3改革取得的成效与存在问题

对2013届交通土建方向的40名毕业生进行对比性试验,其中20名学生(选做道路设计和桥梁设计各10人)按常规的方法进行毕业设计选题、指导、答辩等环节,10名学生按“道路设计+桥梁设计”组合的毕业设计改革实践,剩余的10名学生按“道路设计+道路施工组织设计”的组合进行改革试验。

通过对这些学生在毕业设计整个过程中的管理、观察与考核,情况大体如下:

(1)按常规方法进行道路或桥梁设计的20名学生,在自己的设计领域对设计的内容、思路、方法及涉及的规范了解较全面,对知识有较高的提升,达到毕业设计任务的要求。但他们对自己设计的内容之外的东西涉及很少(如路线与桥位的关系、施工的方法的可行性与经济性等都没有考虑)。这些学生基本在10周多或更短一点的时间内基本可以完成毕业设计的初稿。

(2)对于参与实验改革的另外20名学生,他们对于自己负责的方向单元,对其中涉及的内容、方法、过程、相应规范方面也有较全面的了解,对于该方面知识的整理、归纳、应用都有不同程度提高。由于参与到另外的毕业设计内容的练习,所以在不是自己负责但参与的领域对其内容、方法也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并且他们也会对公路设计中的道路设计与桥梁设计之间的相互协调有较到位的思考,对道路设计与道路施工也有较周全的思考,他们能较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能明确地编写实现设计意图的施工方法与施工方案。基本上达到了使“学生能得到多方面的锻炼,使其尽可能获得较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后续职业生涯中的工作和终生学习打下坚实而较全面的专业根基”这一设想的效果,从学生受益的角度来讲,这些学生比单纯从事某一方面的设计的受益要大得多。

但实施这样的改革方案,指导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比常规方法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按“道路设计+桥梁设计”组合的学生,大部分要在13周左右完成初稿,而“按道路设计+道路施工组织设计”组合的,因要先完成道路设计才能最后确定施工方案,个别小组用的时间还更长一些。在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因为需要本小组内成员的相互协调与配合,由于毕业班同学需在找就业单位或考研复习花费不少精力,所以在时间配合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另外,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如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对毕业设计态度的差异),都会对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总的来说,若能解决以上问题,或想办法尽量降低这些因素带来的影响,实施本文提出的毕业设计改革方案,对学生的学习、就业都是非常有益的。

土木毕业论文: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是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为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天津城市建设学院主要从分阶段选题、加强选题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实施综合指导、巩固完善专业知识体系、把握毕业设计过程、完善评审和答辩过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加强了学生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探索与实践

作者简介:刘金梅(1969-),女,天津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讲师;杨德建(1962-),男,天津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天津 300384)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市级高等学校专业改革试点项目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综合改革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发挥作用的性质不同来分类,可以划分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两大类。学术型人才致力于认识世界、发现客观规律、建立科学原理,应用型人才主要致力于利用科学原理改造世界,通过社会实践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问题,为人类社会提供物质和非物质财富。[1]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培养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职业技能,并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创新能力为目标。土木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毕业设计正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综合工程训练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培养过程。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性。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以培养土木工程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为主,培养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筑、道路桥梁、地下工程等的设计、施工、管理、投资和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尤其是在毕业设计环节中,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加强了学生的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

一、分阶段选题,加强选题的应用性与实践性

毕业设计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开始,为了使学生能够明确毕业设计的意义和毕业设计方向,按照自己的意愿更好地完成选题,可分三个阶段进行。

1.选择毕业设计类型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包括多个专业方向,其中以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工程为主。专业方向不同,毕业设计选题也有不同的类型。建筑工程方向毕业设计选题可分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与管理两种类型。工程设计型毕业设计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高层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结构或者大跨度空间结构等,也可以选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设计内容包括:结构布置;结构内力、变形、强度计算;施工图的绘制等,并熟练掌握工程设计软件的应用。施工技术与管理型的毕业设计可用以下实际工程作为选题:高层民用建筑如商店、旅馆、办公楼等,单层或多层工业厂房,大型深基坑施工等。设计内容包括:施工方案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单位或分部工程概预算、与施工方案有关的图纸等。有条件的也可安排专题研究,如项目的质量、投资控制、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论证和比较等。道路桥梁方向毕业设计选题可分为公路与桥梁工程设计两种类型。因此,在此阶段,给出了不同专业方向的选题类型(见表1),让学生进行选择,然后按照学生的选题类型安排指导教师。

2.与指导教师见面,初步商定毕业设计选题

按照上一阶段学生选题的意愿,让学生与指导教师见面,初步商定毕业设计题目,并布置学生阅读文献、查找资料、调研,学习与设计内容有关的知识,初步完成毕业设计的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同时指导教师应向教研室上交所指导的学生的设计题目,详细汇报课题的背景、功能、实现步骤和预期结果等,并集体讨论,进行修正。

3.深入了解选题,最终确定毕业设计选题

学生通过查阅工程设计资料、走访和调研实际工程,对所选设计题目做初步了解后,认为不感兴趣、完成起来比较困难的,可以重新与指导教师商定毕业设计选题。此外学生联系的实习单位或就业签约单位的实际工作与毕业设计题目不一致的,也可以对毕业设计选题进行更改。

此阶段完成以后,选题与学生的毕业实习、就业单位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加强了选题的应用性与实践性。

二、实施综合指导,巩固完善专业知识体系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设计,为了弥补指导教师专业方向上的偏差,由建筑结构工程设计和施工工程设计方向的专家组成综合指导小组,对学生进行全程毕业设计综合指导。综合指导既可以按照毕业设计的内容分阶段进行集体讲授,也可以采取每周在固定时间深入毕业设计教室、网上互动的方式,实现学生与教师间的咨询和指导。采取综合指导的方式,既可以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专业优势、有利于保证毕业设计进度、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又能巩固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高质量实现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总体目标。

三、把握毕业设计过程,确保毕业设计质量

1.细化毕业设计任务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内容几乎涵盖了大学4年所学的全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需要将相关的专业知识进行有机的融合,既具综合性,又有深度、难度。因此在设计进度安排上,逐项细化,制定出详细的任务进度计划,以保证学生能在设计过程中循序渐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现知识体系的有效融合,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施工技术管理类毕业设计为例(见表2),包括毕业实习在内,设计基本完成需要16周,具体细化为12个阶段进行,每一阶段任务完成后必须经指导教师检查审核,通过后方能进入下一阶段。

2.组织中期答辩

中期答辩主要由学生对已完成的毕业设计进行汇报,并进行分析与总结。毕业设计指导小组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并使学生明确如何进行下一步设计。中期答辩及时解决了学生在毕业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使指导教师更加清楚地掌握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按时按质完成毕业设计起到了助力的作用。

3.严格考勤制度

学院安排了专门的毕业设计教室,对在校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严格考勤制度,并由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进行考勤。一方面确保了学生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毕业设计。另一方面由指导教师现场考勤可以确保指导教师的指导时间,也是对设计指导教师的一个考核。学院还规定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每周必须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次数,要求把每周到毕业设计教室指导的时间安排上报给学院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并做完整记录。指导中,对所发现的学生设计上的错误和改正时间进行详细记录,作为考核学生的依据。

四、完善评审和答辩过程,真实体现毕业设计水平

1.组织毕业设计检测

毕业设计检测工作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指导教师的责任心,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教学的重视,减少抄袭的现象。检测系统的结果并不代表抄袭的认定结果,只作为给出最终认定的一个参考技术手段,因毕业设计出现重合的内容、形式多种多样,最终的结果仍要由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来进行人工认定。毕业设计的抄袭检测采取“学生个人自查、文责自负为主,指导教师检查为辅,校院系抽测为手段”的管理模式。抽查比例为每个专业学生随机抽查15%,随机学生由教务处确定。推荐为校级优秀毕业设计的必须进行检测,合格后给予认定成绩及推荐评审。凡未通过认定的学生,取消答辩资格,修改合格后,可以进入补答辩环节。对文字重合率超过70%(含70%)的,按抄袭作弊处理,不能进入补答辩环节。为加强指导教师的责任心,规定教师指导的学生在检测中出现未通过的,不能参与校级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选,并需对学生的抄袭情况提出书面说明,随学生的毕业设计资料一同归档。通过检测反映出了学生设计说明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加强了学生和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端正了学术风气,提高了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

2.规范自评与互评

自评中,指导教师要综合评定学生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全部设计内容的完成情况,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科技创新能力,运用参考资料和外文资料、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科学技术的能力,并根据学生在设计中的态度等给出指导成绩。

互评在答辩小组之间进行,土木工程专业的各答辩小组成员评阅其他答辩小组参加答辩学生的毕业设计。评阅教师按设计完成情况和设计质量给出评阅分数,并写出书面评阅意见;同时根据设计所涉及的内容和要求,就有关理论、基本概念和设计中的内容,准备出难度不同的答辩问题。评语、分数、问题于答辩前交答辩小组。对于自评成绩和互评成绩相差两个等级以上的学生,评审委员会对其进行检查,确定最终评审成绩。

3.严格答辩过程与成绩评定

成立专业答辩委员会,安排答辩小组,指定答辩小组组长、秘书。答辩委员会和答辩小组于答辩前召开专门会议,研究答辩的有关事项,统一答辩要求,审查学生的答辩资格。毕业答辩包括小组答辩和公开答辩。评审成绩较差的学生参加公开答辩,其他学生分配到各小组参加小组答辩。在整个答辩过程中为确保公正、公平,采取指导教师回避制度。答辩委员会成员在评阅设计的基础上,参考评阅教师拟定的问题。答辩时,要对每个学生提出质询,听取学生回答,然后按标准无记名投票评分。

答辩成绩按学生自述、回答问题的正确程度由每位答辩委员(或成员)打分的平均值确定。指导教师成绩、评阅人成绩、答辩成绩之和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总成绩。成绩评定必须坚持标准,从严要求。每个答辩组的优秀率一般不超过15%,优良率一般不超过50%。

五、 结语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立足天津及周边地区,以培养城市建设一线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受到了基层单位的普遍欢迎。在强化毕业设计的技能训练中,通过分阶段选题、实施综合指导、把握毕业设计过程、完善评审和答辩过程等措施,有效地保证了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的质量。在此基础上,还应该不断探索基于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毕业设计的新模式、新方法,并给予支持和鼓励。例如: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利用企业的经费、场所和技术力量,完成企业的技术课题,提高毕业设计的实践性;[2]结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竞赛进行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建立毕业设计信息化体系,包括查阅毕业设计资料平台、师生网上交流平台等。总之,在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的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应进一步完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不断改进毕业设计实施的措施,创造更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毕业设计教学方法,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土木毕业论文:面向工程实际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为了使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能对实际工作起到良好的过渡衔接作用,针对毕业生走出校门后面临的工程实际问题,以当前工程设计行业中的工作方法、工作流程和成果要求为研究对象,在明确土木工程毕业设计选题的范围和方向、设计计算书和设计图纸等设计成果等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毕业设计实施环节和评价体系的教改及实施方法。实践表明,面向工程实际的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教学改革能很好地体现毕业设计的实践性要求,建立与工程实际要求相一致的毕业设计成果考核指标和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提高毕业生工程素质、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教学改革;面向工程实际

作者简介:谢凌燕(1973-),女,湖南洞口人,江苏科技大学南徐学院,讲师。(江苏 镇江 212003)潘志宏(1970-),男,湖北武汉人,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江苏 张家港 2156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不仅是学生在毕业前的最后学习和综合训练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还是与实际工作过渡的重要阶段,已经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当前,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工程单位工作节奏日趋加快,传帮带的传统已经难以实现,使得毕业设计这个从学校学习到工作岗位的过渡阶段对于毕业生来说变得非常重要,[1,2]甚至具备了部分“就业前期培训”的职能。[3]毕业设计过渡阶段的特点决定了毕业设计的选题、实施和评价不能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次,必须要面向工程实际。

自2009年教育部提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来,参与该计划的高校在教学目标、模式、课程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但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4,5]类似于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研究,在西方发达工业国家起步较早。德国是最早以工程应用为导向教学理念的国家,[6]美国针对工科人才培养制定了ABET EC2000工程教育认证体系,日本建立KIT工程设计教育的目标。[7]在毕业设计方面,国外毕业设计都针对实际工程项目,让学生在毕业设计中获得真正的工程经验,为未来的职业奠定基础。

从同济大学和美国奥本大学建筑设计与工程管理学院联合毕业设计过程可以看出,国外大学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设计偏重于工程应用,国内教学则更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工程应用,国内高校在与社会的合作、与同行的交流上,呈现出一定的半封闭性。在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方面,国内大学主要围绕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和质量评价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与工程实践接轨的选题研究却不多,[8,9]开展相关毕业设计选题研究非常重要。

当前,国内大学在结构设计指导方面已有的研究较多,相关的论文和指导参考资料也多,但主要集中在结构设计计算部分,而设计图纸是毕业设计的重要成果,诸如设计深度要求、规范化要求等方面的相关文献和指导参考资料零散,[10]指导教师的要求往往比较模糊,使得学生无所适从,不仅影响了毕业设计成果的质量,也直接导致其结果与工程实际脱节严重。因此,在高校尤其是工科院校中立足于以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主体,基于校企合作、通过团队合力,进行面向工程实际的毕业设计教学过程的研究和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一、面向工程实际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改的主要任务

笔者承担了江苏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以高校“产品”――毕业生为对象进行回访调研,将他们走出校门后面临的工程实际问题作为毕业设计选题范围和方向的研究对象,结合校企合作,进行需求分析;通过毕业设计实施环节和评价体系的研究,把握毕业设计作为与实际工作连接的过渡阶段的特点,体现了毕业设计的实践性要求。经过论证,确定了以下主要任务:

第一,探索毕业设计选题与毕业生面临的实际工程问题之间的关系,明确土木工程毕业设计选题的范围和方向。

第二,整理工程实际的毕业设计工作方法、工作流程、设计深度和规范化的要求,明确设计计算书和设计图纸等设计成果的要求,使设计成果能达到或接近工程实际要求的水平。

第三,基于校企合作,结合教改实践,建立与工程实际要求相一致的毕业设计成果考核指标和方法,初步形成面向工程实际的评价体系。

二、面向工程实际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实施

1.实施思路

(1)通过面向工程实际实施毕业设计选题,形成学术研究型、工程设计型、施工技术型以及工程现场管理等涵盖土木工程专业过程的各类选题。

(2)通过校企合作,重点研究面向工程实际的毕业设计工作方法、工作流程、设计深度和设计规范化等问题。

(3)通过完善目前的毕业设计的全过程评价机制,初步建立了科学系统、操作性强的面向工程实际的毕业设计成果评价体系。

2.实施方法

(1)调查研究近年来江苏科技大学土木专业毕业生工作去向,毕业后从事的主要专业技术工作和面临的主要工程实际问题。引入产业过程中的需求分析技术进行选题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选题范围和方向。

(2)对当前工程设计行业中的工作方法、工作流程和成果要求进行了整理和总结提炼,形成了毕业设计中的工作流程、工作方法、设计深度要求以及规范化要求。

(3)以当前工程实际的要求为基准,主要从设计计算书和设计图纸两方面对设计成果建立考核与评价体系,重点对设计图纸的考核指标和方法进行细化与量化。

3.实施过程

(1)以走出校门的毕业生为对象,将他们走出校门后面临的工程实际问题作为毕业设计选题范围和方向的研究对象,通过需求分析,进行面向工程实际的毕业设计选题库建设。在具体实施环节上,土木工程主要分为设计和施工两个方向。施工方向的毕业设计选题较少,而且容易停留在简单方案和进度计划等较低层次,计算、绘图的工作量偏少。事实上,实际施工中存在大量的模架设计、安全计算分析等技术工作,也是很好的毕业设计课题。调查发现,毕业工作后的学生对毕业设计作用的认识有所提高(见图1),毕业生走出校门后碰到的主要问题包括规范不熟悉、读图能力差等(见图2)。

(2)通过与第一线的资深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开展“走出去”研究。通过校企团队合力,完善目前毕业设计的全过程评价机制,初步形成了科学系统、操作性强的面向工程实际的毕业设计成果评价体系。

(3)针对当前毕业设计图纸、参考资料匮乏的现状,本研究专门编写了《样例图集及解说》方面的教参资料,详细阐明了施工图层次的设计深度要求,对图纸规范化和细节要求进行了详细解说,可供学生模仿学习,同时起到了规范毕业设计图纸的作用。

三、面向工程实际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优势和效果

本研究通过与工程实际要求进行接轨,减少了作为过渡阶段的毕业设计与工程实际的偏差和错位,为最终实现“无缝对接”,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毕业生提供了基础;同时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

第一,通过探索研究,明确毕业设计选题范围和方向,从一开始就将毕业设计引入到与实际相结合的道路上来,为最终实现本科培养目标提供保障。

第二,通过对面向工程实际的毕业设计实施环节的研究,明确毕业设计的要求,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工程概念和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

第三,通过对面向工程实际的毕业设计成果评价体系的研究,指导了毕业设计成果考核的细化和量化工作。

第四,结合学生的毕业去向有针对性地开展毕业设计,培养了快速适应工程单位工作需要的合格毕业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积极性。

第五,本研究不仅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对于指导教师也有促进作用,可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工程实际需要,主动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而更好地与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对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教师队伍的要求相适应。

四、结语

本研究形成的毕业设计选题、设计实施、评价体系等成果,着重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提高毕业生全面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能促进地方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别是通过编写与图纸相关的教参资料,对最重要的设计成果之一的图纸进行了规范。

本研究通过吸收工程单位资深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成员,组建了“双师型”指导教师队伍,具备了与工程单位双向交流的条件,可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强调了校际、校企师资共享,使得本研究成果“走得出去”,克服了毕业设计实践性不强的缺点。

土木毕业论文: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联合毕业设计探索

作者简介:沈佳君(1984-),女,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科员,硕士,主要从事高校对外交流研究,(E-mail)。

摘要:本科生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非常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本科生联合毕业设计可以大大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建立学生多元文化的意识,培养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流的能力。文章通过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三年来本科生联合毕业设计的实践经验,探讨本科生联合毕业设计模式、程序、收获,以及经验与建议。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联合毕业设计;模式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是国内同类专业中教学和研究实力最强的学院之一。近百年来,土木工程学院取得的科研成果和业绩享誉海内外,培养造就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遍布国民经济建设的各条战线,在国际学术界和工程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中,毕业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理工科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过渡阶段[1]。它不仅可以全面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可以考察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毕业设计是本科生教学计划中最后的一个综合性的教学阶段,是整个教学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对教学质量的一次检查,它对改进教学工作,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个方面的结合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3]。

目前,国内高校在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方面已进行了不少改革与创新,例如校企联合毕业设计和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这些改革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协同合作的能力[4]。但是,目前国内鲜有高校开展与国外高校合作的本科生联合毕业设计。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早先曾在系、所层面,与美国Auburn大学建筑设计施工学院、澳大利亚Monash大学土木工程系,双方派出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联合毕业设计。但是此项目并不是常规项目,未形成规模[5]。

同济大学一向重视境外交流活动,对学生尤其如此。土木工程学院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学生境外学术交流的活动,旨在尽心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及学习氛围,以实现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高水平卓越人才的初衷。为了让更多的本科生走向境外,提高国际化视野,进行技术与文化交流,2011年学院率先与台湾大学开展了联合毕业设计项目,13名赴台土木学子的专业素养得到了台大教授广泛认可。2012年,学校将之前的成果稳步推进,在数量及学生人数方面大胆尝试,派出27名大四学子分赴台湾大学、成功大学、逢甲大学及香港理工大学进行联合毕业设计。2013年,进一步增加了学校数量以及学生人数,派出38位学生。三年来,学校在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联合毕业设计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模式创新和有益探索。

笔者结合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三年来本科生联合毕业设计的实践经验,探讨本科生联合毕业设计的模式、程序、收获,以及经验与建议。

一、本科生联合毕业设计模式及程序

(一)本科生联合毕业设计模式

经过学生自由申报,各系筛选,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每年遴选出若干优秀大四学生参加学院与其他国家、地区一流大学合作开设的本科生联合毕业设计项目。参加此项目的学生需在双方导师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其论文题目由派出方导师决定,在接收方高校学习两个月,期间由接收方导师及派出方导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项目结束后回校答辩。

(二)本科生联合毕业设计程序

(1)每年11月至12月初,启动联合毕业设计项目,筛选学生;

(2)12月中旬,派出方将学生名单、论文题目、论文简介及相关信息提交接收方;

(3)从12月中旬至12月下旬,接收方将邀请函发给派出方,安排住宿,为每位学生指定导师;

(4)从12月下旬至第二年3月中旬,学生开始办理校内手续及出入境手续,同时准备毕业设计;

(5)3月15日至5月15日,学生前往接收方大学开始为期两个月的联合毕业设计工作。在接收方大学指定的导师对其进行指导的同时需与派出方导师保持电话或邮件联络,双方导师共同指导;

(6)5月中旬至6月,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返回派出方高校,完成毕业答辩。

(三)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生联合毕业设计发展过程

(1)2011年开展第一届同济台大联合毕业设计。此为同济大学首次与台湾高校进行联合毕业设计项目,有13位学生参加,为时两个月;

(2)2012年联合毕业设计项目拓展到台湾大学、成功大学、逢甲大学,其中台湾大学12位,成功大学10位,逢甲大学3位,同时,2012年第一次启动与香港理工大学的联合毕业设计,两位学生参加。

(3)2013年联合毕业设计除了继续与台湾大学(12位)、成功大学(12位)、逢甲大学(5位)及香港理工大学(4位)合作外,拓展到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大学(UPC 2位)与韩国科学技术学院(KAIST 3位),共有38位学生参加。

二、本科生联合毕业设计的收获

2011年至2013年,土木工程学院已累计派出78位学生前往台湾、香港、韩国和西班牙进行本科生联合毕业设计。学院与合作学校相关院系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预计今后将有更多的本科生获得联合毕业设计的机会。

本科生联合毕业设计大大开拓了学生的国际视野,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建立了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提高学生了解世界,理解他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工作、学习以及与人交流的能力,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同济土木工程专业的国际知名度。

(一)学生可以体验不同的教学模式,接触多样的科研内容

在国内,课堂内容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而在台湾,师生互动是课堂的一大特色。当出现不明白的地方,学生可以随时在课堂上提出,然后由师生共同讨论解决。在作业布置方面也显得更加灵活化。所有课程都有一个贯穿学期的计划,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每周布置一定量的任务,在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在台湾大学,一个教授的课题组往往并不局限于一个狭窄的研究领域。例如:台湾大学土木系结构组张国镇教授,其课题组的研究内容有阻尼器、桥梁、智能型混凝土及钢结构,等等。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大学的教授们研究非常国际化,招收的学生来自全世界各地,他们的研究面非常广,教授可以同时从事桥梁与建筑工程等诸多方向的研究,取得多方面的成就。

这种灵活的教学制度与研究模式,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让学生接触到土木工程专业的各个二级学科,使学生对土木工程这一学科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整体认识。

(二)学生体验了合作学校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

联合毕业设计的合作院校均为国际土木工程知名院校,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学术氛围,在业内都有良好的口碑,因此,学生们可以身临其境,体验良好的学术氛围。

前往台湾大学进行本科生联合毕业设计交流的学生在答辩时纷纷表示,“台湾大学作为台湾最好的大学,有着严谨的学术观念和良好的学习氛围;每天在校车上都能看到学生认真翻阅教参书籍的情形,每天在教研室都能听到台大研究生开展的激烈学术讨论。”学生们也表示,台大的教师做事严谨,以身作则。各个教研室每周一次的学术例会更是体现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在学术例会上,能听到各方面的意见,接触到多方面的知识,学到不同领域的新概念,还能体会教师与学生严谨的逻辑和求实的态度。

由于台湾对学术造假和抄袭有着严格的制度防范,任何此类行为都可能遭到追溯甚至影响终生。台湾的每个学生对待论文和作业极为严谨,唯恐有任何抄袭之嫌。通过本科生联合毕业设计项目,学生们对学术不端行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前往西班牙UPC的学生也感慨,本科生联合毕业设计项目不仅使他们在学术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让他们学到了UPC教授对于学术的严谨和刻苦。以其中一位指导教师Francescs教授为例,对于学生分析得到的数据,他会逐一认真核对,对于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小细节,会花很长的时间查阅资料,以保证学生的研究方法不出现纰漏。对于联合指导的学生,每次见面都会认真指导,并就当前研究遇到的问题与学生展开长时间的讨论。

联合毕业设计,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境外名校中体验其学术氛围以及学术魅力,而这些都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三)学生了解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土木工程行业设计规范

由于各地设计规范存在很多不同之处,有些是设计理念的不同,有些是采用的理论公式有所不同。学生通过联合毕业设计,可以学习不同的设计软件,比较不同的设计理念,从而对结构设计有更深入的了解。

2013年赴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大学进行联合毕业设计的李同学,在完成毕业论文的基础上,又与UPC的指导教授及其他的教授共同合作,以欧洲设计规范、中国设计规范为基础,并参考美国设计规范,将结论整理、提升,完成了一篇英文论文。在这些工作中,学生在同济的导师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并做出了非常关键的指导。由此可见,通过本科生联合毕业设计项目,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设计规范,更深入的理解结构设计,为其今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打下基础。

(四)开阔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本科生联合毕业设计项目不但让学生在学业上获得帮助和收获,更是深层次地让学生通过融入当地学生生活了解并理解当地文化。例如:台湾社会的高素质和台湾人的热情给去台湾进行联合毕业设计的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通过本科生联合毕业设计项目,学生们不仅顺利完成毕业论文,而且与其他国家与地区的教授和学生建立了密切联系,学到了新的知识,同时也体验了不同的生活,感悟了不同的文化。

三、经验与建议

(一)本科生联合毕业设计的经验

1.选好联合毕业设计题目

本科生毕业设计题目的选择和确定,是毕业设计工作成功与否的第一步,毕业设计题目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6]。毕业设计题目可以来自企业,也可以合作开发。但是,对于工程应用类专业,毕业设计题目一定要保证具有一定的工程技术背景,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题目的兴趣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参加本科生联合毕业设计的学生要与所在学校指导教师充分沟通,了解相关的培养要求、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等,以便明确自己工作的具体内容。

在确定联合毕业设计题目后,项目协调者要及时与合作院校沟通,将学生论文题目及摘要大纲等发给对方,这样才能为学生在合作高校中确定合适的联合指导教师,以保证合作院校的指导教师及其课题组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足够熟悉。确定联合指导教师后,学生在出发前可与对方指导教师进行必要的沟通,这样可以为之后两个月的学习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对联合毕业设计的题目进行仔细的分析和充分的探讨,尽早确定题目,是联合毕业设计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2.提早办理各项手续

因办理各项出入境手续比较费时,应尽量提前开展此项目,如每年的11月份,这样学生才能有充足的时间作各项准备。

3.安全问题

学生出发前召开说明会,将各种注意事项及安全问题告诉学生。请学生务必买好保险,注意人身安全,结伴外出,尽量晚上不外出。运动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冲突。留心住宿周边的医疗环境。

4.其他注意事项

到对方学校开展毕业设计工作后,需要注意保护知识产权,不随意拷贝对方的论文、软件、程序等。需定时与导师联系,汇报工作进度与问题。对于大学服务资源如图书馆,健身场所,食堂,研究所等,要了解清楚这些场所的所在地,充分利用大学的教学资源、图书馆数据库资源。

(二)本科生联合毕业设计的建议

参加本科生联合毕业设计的学生在对方高校学习期间不修学分,不用付学费,但需要自己承担生活费及来回机票、保险费用。土木工程学院每个月资助学生部分生活费,标准相同。对于跨国的联合培养,因为车旅费及生活费较高,学生获得的资助相对显得较少。建议参照各地不同的物价标准进行生活补助。如何通过比较好的渠道或资助方式来减轻学生负担,让他们不必有太多顾虑,以更多的精力积极参加相关项目是值得考虑的。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些资金投入可以获得更好的学生生源、增强学校整体的实力和影响力。

四、结语

本科生联合毕业设计既可保证完成专业培养计划,又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既可使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能够接触更多的工程实际课题,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工程设计、科学研究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既可使学生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 又能增进学生对学科专业之间知识的融合与应用关系的了解,不但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还能增强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培养适合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人才发挥重要作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生联合毕业设计项目的合作院校虽然在逐年增加,但是合作院校的覆盖面仍然较小,国外院校只有KAIST和UPC。目前学校正与欧美一些高校洽谈合作事宜,希望进一步加强境外合作,增加与欧美国家高等院校的合作机会,给学生提供更加开阔的学习锻炼平台。

土木毕业论文: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

摘 要: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阶段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环节。本文总结了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毕业设计选题、指导教师专业水平、同学们的创新性和主动性及答辩环节进行教学改革,且增加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实现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实践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阶段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环节,它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学生收集、分析设计资料、、制定建筑方案、结构计算、制图及编写设计文件等方面的能力也是一次全面的锻炼。毕业设计的质量直接反映了学生的专业水平,影响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同时也反映了高校的办学水平,因此,如何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是本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针对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1、2、3 ]存在的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与实践研究。

一、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设计题目单一,选题不能联系实工程实际。

第一,设计的结构体系单一,指导教师往往规定学生设计何种结构体系,往届设计多为框架结构体系,其它结构体系的设计学生很少接触,这就制约了学生的视野,在以后的工作中同学们会碰到各种结构体系,在走入工作岗位后上手慢。所以,以往的毕业设计题目不能满足土木工程专业需求;第二个方面,毕业设计大多以上部结构设计为主,对于岩土及地下建筑结构设计基本为空白。第三,指导教师选题不能有效地理论联系实际,很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毕业设计题目很多都是从网上或往届照搬或改动某些数据而成,同学们在设计中往往出现设计进行不下去的情况或者翻阅历届毕业设计作品有很多似曾相识的感觉。第四,设计中重施工图,轻计算过程,重建筑、结构设计,轻施工组织设计应用部分。随着土木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专业化及知识结构的完整化。我院绝大部分毕业生毕业后要从事施工及管理工作,学生离校前没有掌握土木工程建筑、结构、施工组织设计以及计算机应用的能力,就满足不了工程建设对土木工程人材的需求。

2.设计不能理论联系实际。

由于今年各规范陆续更新,教材没能及时更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仍沿用旧的规范和法规,只是口头告诉学生在以后的应用中要翻阅新的规范及法规,因此,在设计中,学生对最新的专业设计规范、专业标准图集、专业构造手册熟悉较少,也不愿花时间去翻阅这些设计资料,设计时大多数学生套用往届学生的毕业设计资料,甚至于往届学生的毕业设计资料有错误也盲目套用,不能仔细研读相关设计规范中的内容及专业标准图集,造成学生的设计成果只能是纸上谈兵,不能用于工程实践。

3.学生缺乏设计的主动性与创新型。

毕业设计是本科课程最后一个阶段,同学们面临不同的情况:有的学生忙于找工作,有的学生忙于考研复试,也有的学校确实对这些学生放宽了政策,导致学生毕业设计时间缩短。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工作量如此大的毕业设计,学生积极主动完成毕业设计的信念就大打折扣,更没有时间对毕业设计提出自己的见解,缺乏主动性与创新型,甚至有些学生照搬照抄往届或同届毕业设计,使毕业时间的质量受到极大影响。

4.毕业答辩往往是走过程。

毕业答辩是检查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它能反映学生设计过程中掌握知识的能力及设计创造能力,如果不重视毕业答辩工作,就会良莠不分,好学生得不到认可,不认真做设计或照搬照抄往届的设计结果的学生得不到批评和惩罚,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

二、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

1、毕业设计的题目符合培养目标和工程的需要

我院在进行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中,改变了以往教师自编题目或网上下载题目的传统做法,指导教师去各大设计院找一些实际工程设计资料,在设计院的设计人员的指导下整理成即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又能联系工程实际的毕业设计题目。题目难度和工作量适宜,使大部分学生感到毕业设计就是一次真正的实际工程,增加认真度。对于想偷懒的学生也没有例子可照搬照抄,对于理论知识扎实的学生可以拿真正的工程实例进行设计,这样选题不但可以使学生构筑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而且加强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又符合人才培养目标。

2、提高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

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学院针对这种情况鼓励和提供条件让这些教师到设计院、施工单位兼职,参与实际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高他们的设计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讲授每门课程时也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每周组织指导教师进行交流,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大家共同探讨,不能解决的邀请设计院专家进行答疑,每组间的交流能扬长避短,使指导教师的水平更上一台阶。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做好毕业设计的信心。

3、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创新型

努力摒弃学生照搬照抄往届毕业设计的陋习,培养学生创新的萌芽及兴趣,让学生觉得毕业设计是自己的事情,增加主动性。对平时表面主动积极的同学给予加分或奖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同学们对毕业设计方案进行创新,要求每个同学都要想出至少两种方案,进行演讲报告,评选出优秀作品,培养创新意识。

4、严守答辩关

答辩是考核毕业设计质量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学生比较重视的一个环节,指导教师及评委都应严格把关。我们的做法是:首先,由指导教师评价毕业设计质量及是否达到了毕业的要求,若合格,准予答辩并给出成绩,否则,进行二次答辩;其次,由评阅小组评阅,合格者准予答辩并给予成绩,否则,进行二次答辩;最后,由答辩委员会据答辩表现给予答辩成绩;三则最后进行组合就是该同学的最后成绩。在毕业答辩环节,随机抽取所有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学生的十分之一进行外审;其次,专家、教师组成若干个答辩小组,学生抽签确定在哪个小组进行答辩,摒弃以往由指导教师担任答辩专家的情况。并且明确告之学生答辩不及格,即为毕业设计总评不通过。这样增加了学生的危机感,提高了学生对答辩的重视程度,也打破了学生靠老师人情过关的侥幸心理。

三、总结

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设计是一项较复杂又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毕业设计质量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指导水平、学生投入时间的多少,还与我们平时所学的课程、课程设计密切相关,需要老师、同学的共同努力。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应加强实践教学改革。使学生通过实践环节的学习,既能牢固掌握理论知识,又能广泛接触工程实际,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实现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土木毕业论文:关于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思考

【摘要】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的综合训练环节,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分析了目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提高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质量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土木工程;毕业设计;问题;改进措施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是在已修完相关专业课程基础上进行的综合训练环节,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工程设计。毕业设计的质量决定学生对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状况,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中及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如何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是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1目前存在的常见问题

1.1学生思想不重视,积极性不高。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在大四最后一学期进行,这个阶段又是毕业生找工作的高峰期, 仍未找到工作的学生忙于参加各种招聘会和面试,投入毕业设计的精力自然不足。找到工作的学生感觉毕业设计成绩的好坏对以后的工作影响不大,所以对毕业设计重视不够,积极性不高。学生对所设计内容兴趣不高,无法提高学习热情,自然就无法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1.2毕业设计题目单一,与实际脱节。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大部分以工程设计居多,多数设计题目为宾馆、教学楼、图书馆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型式过于单一、深度较浅,较少涉及钢结构、高层建筑和大跨空间结构设计。基础形式仅局限在独立基础和人工挖孔灌注桩,复杂的基础型式基本没有涉及。计算方法仍采用传统的计算方法,如底部剪力法、D值法等。这都导致毕业设计与现在迅猛发展的工程实际不能很好地结合,学生难以适应以后的实际工作。

1.3师资不足,水平有限。近年来学生人数的增长较快,而教师引进相对较慢,造成师资不足,毕业生人数是指导教师的十倍多,造成一名教师要指导多名学生的毕业设计。另外,教师除了指导毕业设计以外,大部分还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有的教师还从事社会服务工作,这些都使得教师难以全身心地投入毕业设计指导工作。

2改进措施

2.1 合理选择毕业设计指导教师。 对毕业设计而言,应尽量选用教历长,有丰富工程经验的老教师作为指导老师;但实际情况是青年教师占较大的比例,教学经验不足,无实际工程经验。这就带来矛盾。可以采用以老带新的方法,即让一名老教师带一名年轻教师做毕业设计指导工作,这样既可以保证毕业设计的指导质量,也能锻炼青年教师。

也可引入校外指导老师,由校内外教师共同指导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校外指导老师深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工程意识有较大的提高,校外教师还可以在就业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同时对青年教师自身能力提高也有一定的帮助。

2.2优化选题。 毕业设计题目可以直接来源于设计院的工程实际,拿来“真题真做”。目前高层项目比较多,所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个高层结构的设计,基础形式也可以选用现在常用的筏板基础,不要随波逐流都做独立基础。将毕业设计与生产服务密切联系起来,能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也让学生了解目前施工现场实际的经验和规程。这样对于将要走入工作岗位的同学是很有利的。

2.3重视设计过程。 根据毕业设计的要求,将整个毕业设计过程分为设计、文档撰写及成果整理三个阶段,规定每个阶段的时间和学生应完成的工作。学生在开题时就应做好进度计划,指导教师按进度计划进行阶段检查并打出阶段成绩。特别是对基础较差、进度较慢的学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细致的指导和进度检查,并详细记录,以督促学生完成设计任务。

在毕业设计中,有一些关键环节,这些环节完成的质量决定了整个设计的质量。对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来说,结构布置、计算模型的选取、框架计算中的计算简图、内力组合和结构的抗震设计等是整个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在这些环节,指导教师应该适当增加指导力度,在本阶段设计开始前针对设计过程中的难点和容易出错的地方结合实际工程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点评,先不做讲解,让学生自行查阅资料,学生对这些问题有较深刻的认识,学习积极性也大大提高。

2.4规范答辩过程。 答辩是毕业设计的最后一环,组织答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在答辩时应重点考核学生计算内容的完整程度、计算结果的准确率、结构设计步骤的掌握程度、图纸的绘制质量、图纸表达是否准确合乎标准规范等。在提问时,应注重学生对结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对现行主要规范的熟悉程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答辩成绩与平时的考核成绩综合评定学生毕业设计,从严要求。可适当增加二次答辩人数比例,对二次答辩中仍无法达到设计要求的学生要坚决不予通过答辩。也可以邀请校外专家,这样即可以避免印象分与人情分,也可以借鉴专家丰富的实际经验,请专家从实际工程的角度检验毕业设计,为日后的毕业设计积累经验,逐年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3结语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进行工程教育和工程训练的一个重要过程,是学生从学校教学阶段向实际工作之间转换的最好锻炼机会,是进入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和科研领域的开始,也是为将来独立工作进行职业准备。在充分考虑学生就业的情况下,保证毕业设计任务的时间,同时加强指导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 从毕业设计的选题、进度、考核评定等方面进行全过程控制,力争做到毕业设计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将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质量进一步提高。

土木毕业论文: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方案改革探索

摘 要:毕业设计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设计内容既不能照搬原来中专的模式,也不能在本科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压缩饼干式的处理,而应该是在原有中专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毕业设计方案的重新设计与改革,吸取中专教学中成功的经验,革除原有设计方法中的弊端,使其向实用性方向发展,向施工现场的实际靠拢。

关键词:高职;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方案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对象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求,适应现场工作的特点,突出人才的实用性与针对性,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头戏。在教学内容上,应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使毕业生既具有适度的基础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技术应用能力。而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也必须以“实用”为主旨,突出其实用性与针对性。

毕业设计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毕业设计内容既不能照搬原来中专的模式,也不能在本科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压缩饼干式的处理,而应该是在原有中专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毕业设计方案的重新设计与改革,吸取中专教学中成功的经验,革除原有设计方法中的弊端,使其向实用性方向发展,向施工现场的实际靠拢。现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就高职高专教学中的毕业设计方案谈谈笔者的几点看法。

一、传统毕业设计的不足

结构设计发展到今天已经相当成熟,加上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定型的设计程序,形成了标准设计,被大家广泛选用。从设计目的和结构的发展趋势来看,我们设计的各种建筑物应该朝着更美观、更大方,造价更低廉,结构更新颖的方向发展。而且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大量地采用新理论、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这些要求对于高职高专类的毕业生来说,限于其所学知识的程度,几乎没有推陈出新的可能,只能照搬前人的经验,这样在毕业设计中只能是照猫画虎,甚至是抄袭,根本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

首先,从目前土木工程专业的高职类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性质来看,进行结构设计与当前土建类多数毕业生从事的主要工作也是不相适应的。他们分配到现场以后,主要是搞工程的施工,对正确识读图纸、测量操作技术、实验技术要求较高,而对结构设计的内容很少涉及。从实用的角度讲,在毕业设计中进行结构设计的意义不大。

其次,在现场施工中会经常搭建一些临时设施。为了保证施工安全、质量与进度,必须将临时结构设计得安全、合理、经济,达到节约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工期、提高质量效益的目的。而这些工作依靠已经掌握的力学知识和有关规范基本上已经能够胜任。

因此,为了适应市场要求,应该在培养技术型、工艺型、管理型的高职人才上下工夫,教育教学方法必须从实用性和训练性出发,改原有的结构设计为施工设计,才合乎以应用为主旨的要求。

三、施工现场的特点及对毕业设计的要求

(一)现场施工的特点和施工设计的特点

施工现场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施工设计的复杂多变性。施工设计具有数量多、形式多、随机性大的特点,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转

施工设计的数量多是指施工中不可预计的临时工程很多。现场的地形地貌是多种多样的,施工方案、工艺必须合理地、因地制宜地选择才能保证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费用最低、进度最快、施工最安全。施工设计的形式多是指现场临时设施的种类多,可供选用的材料多。例如,桥梁施工中用到的现浇膺架、模板、支墩、抱箍、导梁、便道、防洪设施等等不一而足,而且可用的材料种类不一,有木材、钢材、混凝土、万能杆件、六四式军用梁等,这些都必须做出合理的选择。施工设计的随机性大,重要的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施工方案,合理地确定施工工艺。

(二)现场工作对毕业设计的要求

基于以上特点,对于未曾在现场工作过的学生来说,进行临时结构的设计相对而言是较困难的。如果在毕业设计中将临时结构的设计原则、方法、检算项目加以练习,重点熟悉各种规范的套用和各类参数取值等内容,是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的。如果再把毕业设计内容与毕业实习的内容结合起来,效果肯定会更好。例如,在桥梁实习工地看到施工单位采用的是甲方案,学生在自己的毕业设计中可以采用乙方案,通过比较可以得出二者的优缺点,这样不仅能开拓学生的思路,还能使其熟练掌握结构设计的方法步骤。当然若能扩大设计范围,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就会一改毕业生到现场后茫然无知的状况,使其能够很快地适应现场工作。

四、高职高专毕业设计方案的改革思路

1、设计对象以工程实际招投标的最小标段为设计对象。设计内容包括标书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包括人员、材料、机械的供应和组织,多种施工方案的选择,施工顺序,进场道路设计与施工,场地布置,质量安全措施等);个别小型临时设施的结构验算;施工方案的安全性、经济性、实用性评价等。

2、设计所提交的资料根据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一般应包括标准格式投标书一套(含施工组织设计的工期控制、质量控制、施工工艺、施工顺序等);小型临时设施的结构设计计算书;工程量计算清单;该标段中个别单项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特殊工程施工方案等。

3、具体设计安排。因一个标段包含内容较多较杂,若由一人完成困难较多,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量将若干人员编为一组,分工合作,各有侧重,最后形成完整的毕业设计。

4、毕业答辩。答辩时既要考查每个学生自己的工作成果,又要考查他对自己所属小组整个标段工作的完成情况的了解程度,以此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综上所述,改变目前的毕业设计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步骤,而改革的目的最重要的是使其向实用性发展,向施工现场靠拢,尽可能与现有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材料设备相结合。只有这样,土木工程专业的高职毕业生才能够迅速适应现场,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角色。

土木毕业论文: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控制探讨

摘要: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是本科生教育的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本文分析了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前期准备不足,学生精力投入不够,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不到位以及毕业成绩评定不客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和方案,为今后毕业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质量控制;问题

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1,2],是对本科四年学习成果的综合训练。学生在学习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相关的实践环节期间主要是以接受知识和应试教育为主[3-5],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应将在校期间所学到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到工程实践中去,熟悉结构相关的设计规范和结构构造,灵活应用,独立完成设计任务。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应该具备综合运用并深化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结构工程设计的基本概念、结构工程设计基本过程以及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完成的好坏,不仅影响毕业生以后工作能力,同时也直接影响土木学科的发展以及学校的办学水平。高等学校应高度重视毕业设计质量,采取有效措施,抓好毕业设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使毕业设计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对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给于关注和重视,但毕业设计环节质量滑坡现象依然存在,主要存在以下原因。

1.前期准备不足。在毕业设计之前一般要求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或采用分散实习或集中实习,这两种形式都存在不足。采用分散实习,有的学生可能找不到合适的工程了解或者干脆就不去找,只是应付一下。采用集中实习的方式,由于集中起来学生比较多,也不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

2.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前期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在基础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掌握所学课程的基本内容,不清楚每一门课程主要解决什么问题。这样学习一门课程忘记一门课程,没有建立起基本的结构概念。反映出部分学生理论功底不扎实,没有系统地掌握土木工程专业的知识。学生对指导教师的依赖性较强,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工具书,甚至没有养成查阅工具书的习惯。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对毕业设计不重视、态度不认真;甚至认为毕业设计就是走形式。

3.部分学生投入精力不够。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1)有部分学生前期的课程没有获得学分,在毕业设计期间补修这些课程,导致毕业设计时间不能保证。这部分学生平时积累的专业知识非常少,再加上时间不足,设计质量难以保证。(2)毕业设计期间,各种各样的人才交流应聘会接连不断,学生花很多时间去跑招聘会、面试,学生为了找到工作自然无暇顾及毕业设计,对毕业设计工作带来很大影响。主要表现在:许多学生为寻找一份如意的工作而四处奔波,毕业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为找工作让步,从而造成投入毕业设计精力不足;有些学生认为工作单位已定,毕业设计成绩不影响毕业分配,因而消极对待;有些用人单位要求已签约的学生提前上岗,致使学生留给自己的做毕业设计的时间比较少。(3)部分学生考上了研究生,毕业设计期间,需要参加复试,由于复试的权重越来越大,学生不敢掉以轻心。为了在复试中表现优异,只好挤掉毕业设计的时间。以上这些原因导致部分学生无暇顾及自己的毕业设计。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作保证,没有时间查阅以及规范相应的设计资料,就不能对所设计的工程进行深入的思考,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尚且可能会存在问题,更谈不上毕业设计的质量了。

4.部分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投入不够。多数教师承担有大量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还有部分教师承担有产业开发工作,用于指导毕业设计的时间偏少,精力投入不足。也有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在选题、指导、评审等程序上不负责任、不严格要求。有些教师本身缺乏科研与工程实践背景,缺乏指导毕业设计应有的基本业务能力,指导水平不高。

5.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不到位。虽然毕业设计有具体实施、检查、评分等各项管理规定,但在实施细则方面却不完善,特别是在“过程管理”方面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毕业设计期间,从学院的层面上进行中期考核,但由于检查的老师比较少,检查的学生多,看得不够仔细,甚至有些学生浑水摸鱼,拿别人的设计成果充数。另外中期考核的结果对于毕业设计的总成绩基本没有影响,学生也不重视中期考核,制度很好,效果不佳。毕业设计期间仅进行一次考核,从次数上来说也偏少。在毕业设计期间,学校要求指导老师每周或每天的指导时间,各个专业执行起来不完全一样,缺少对指导老师的定量考核,部分指导老师不重视,自然指导效果不好。

6.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成绩标准不统一。毕业设计成绩基本上由指导老师评定的成绩、评阅老师评定的成绩以及答辩成绩三部分组成。由于各个毕业小组的情况不一样,各个指导老师评定的标准也不完全相同,同样的设计成果,可能在不同小组之间的成绩差别较大。评阅老师评阅的时间偏少,缺乏统一的标准,给出的成绩不够客观。毕业答辩过程中,各个答辩小组评分标准不一致,个别老师所提问题难易成度把握的不好,部分学生阐述的内容重点不突出,介绍不具体,很容易导致所给的成绩不能真实的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总之在答辩及评审中走过场偏多,评分标准偏低。

二、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针对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从转变观念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入手,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过程管理,制定详细的统一标准,提高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

(一)提高学生重视程度

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毕业设计的目的,意义。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中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也是一个综合考核学生四年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过程,是对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最全面的训练。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可以建立起结构工程的概念,为走向社会,学会生存,适应社会工作和实现自身发展打下基础。毕业设计之前,学生应了解毕业设计流程以及制度,明白不按要求完成毕业设计的后果。教师要严格按制度执行,对不合格的学生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土木毕业论文:校企合作模式在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中的实践与推广

摘要:基于土木工程特色专业的建设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校企合作方式完成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环节,综合考虑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和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来完成毕业设计的选题、过程监控及成绩评定工作,要求学生“真题真做”,以知识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设计的可行性评价毕业设计成果。

关键词:土木工程特色专业;毕业设计;校企合作

在土木工程部级特色专业的建设过程中,以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专业素质高、善于学习和团队合作意识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毕业设计环节中,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方式,优化和整合校内外资源,通过实际工程对学生进行实战训练,完成学生动手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对毕业设计的认识

在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希望通过毕业设计环节训练学生的工程师素质和综合技能。一方面促使他们真正具有正确运用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计算机绘图、运用专业软件查阅相关资料和规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独立分析和解决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毕业设计的目标不是培养到设计院工作的设计师,而是培养能适应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能够扎根工程一线,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监理、设计或科研等单位具有较深厚的基础知识和较强专业知识,懂得应用学科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具体问题,保证建设生产顺利实施的各类土木工程师。因此,毕业设计的题目不宜单独设计,而应添加与具体工程密切相关的验证性和综合性应用题。在设计环节中通过设计过程和成果的直接对比,得到更完整的工程师素质和技能的训练。因此,毕业设计不再是统一的待在教室,面对虚拟的设计题目进行反复的计算和绘图,而是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增加在建设、施工、设计单位及相关企业的实践,利用真实的工程项目来完成具有实际意义的毕业设计。二、毕业设计校企合作的实现背景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通常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此时,毕业生也基本有了就业意向,已有部分学生签订了就业协议。但是大多学生对即将从事的工作还不了解,希望能到用人单位见习并熟悉工作环境,同时用人单位也希望准员工能早日参与设计,借此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具体工作和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情况。企业通过对准员工进行培养,还可以对有意向的学生进行平行比较,通过优胜劣汰,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因此,校企合作进行毕业实习和设计是一种双赢的做法,充分发挥了毕业设计的桥梁、连结和过渡作用,不仅受到学生的欢迎,也受到了广大用人单位的积极支持和认同。在特色专业关于实践环节的建设也较好地满足了工程教育改革的八项要求[1]。

三、校企合作的操作方式和内容

在毕业实习和设计一体化[2]的过程中,学校在毕业生需求较大的建筑设计、施工、监理、招投标等单位均建立了实习基地,并聘请了多位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作为校外指导教师。学生到就业意向单位实习时,由实习单位依照工作需求和特点,对学生提出必须的工作能力要求,提前进行相关设计题目的拟定。然后校内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构架参与对设计题目的衡量与分析,确保设计题的难度、深度和广度在可完成的范围之内,最终确定设计题目。例如:根据建设、施工以及设计等实习单位的性质,在设计选题中分别采用了“结构+标书设计”“结构+施工组织设计”“高层结构设计”等题目模块[3],让学生参与企业正在建设或已建成工程各环节的工作。

在企业进行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要求设计分阶段、分步骤进行。首先在设计的前段,要求学生每个星期对校外指导教师进行一次小组阶段情况汇报,对校内指导教师要集中半天时间研讨阶段所存在的问题,然后校内外指导教师视学生情况和所存在问题进行及时沟通和处理;设计的后期,要求学生集中两个星期返校进行设计修改和完善工作,强化知识的连贯性和综合应用能力;最后一周,教师对设计成果进行交叉评阅,并邀请校外指导教师进行公开答辩,最终根据学生的阶段成绩和最后成果,综合用人单位的意见给出成绩评定。另外,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校内外指导教师每天需要在固定的时间段内,通过各种方式解答学生的疑惑。

四、校企合作的成效

(一)毕业设计题源多样化,避免多人一题的情况

在以往进行的毕业设计题目中,往往是教师给出一个大题目,更改设计条件得到小题目,划分给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学生通常按照相同结构布置,固定设计模板,机械地代入数据进行计算。这样容易导致学生采用统一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或计算,也会因此出现同样的错误。校企合作后设计题目由企业负责,采用已经完成的工程项目或正在建工程项目为题,充分保证了学生设计题目来源的可行性和真实性,有效激发了学生独立解读建筑图纸和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热情。

(二)强化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学生通过参与企业实例工程设计,跟随工程进度深入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在实践中得到了工作内容和方法上的训练,实现了项目团队分工合作。通过对比研究设计成果和现有工程的差异,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显著增强。在企业里,学生能接触大量的工程实际,高级技术人员在项目实施管理方面好的做法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思路,这些经验和方法从生产实践中总结而来,切实可行,是书本上很难全面解释,更是学校导师无法给予学生的实践财富。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勇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使学生真正得到了工程师素质培养[4]。

(三)合理运用校内外教师资源,保证教学质量,促进高校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建设发展

校外企业教师和校内教师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的做法,既能弥补高校教师理论有余,实践不足的遗憾,又能避免企业仅凭经验而不考虑其原理的盲目做法,对学生起到了双向补充的作用。同时,通过学生的纽带作用,还可更好地发现和避免工程建设上的失误,增强双方专家的沟通,搭建学科研究平台,共同探讨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共同申报科研项目,形成产学研密切结合的科技攻关课题,进一步强化高校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的功能。

五、校企合作中的注意事项

(一)避免用人单位的过度要求

有的用人单位用人心切,希望实习生一到位马上承担具体工程任务。这时学生往往会觉得担子过重,压力过大而产生畏难情绪,到最后达不到用人单位的期望,而影响其就业。此时,校内指导教师的及时参与、交流非常必要。通常,设计题目的工作量应该由指导教师出面给予调解和衡量,并与企业达成一致,在充分了解企业用人目标和工作方向后,对于要求过高部分应予以分解,保证设计的重点和难点能得以顺利解决。比如高层住宅框剪结构设计,用人单位希望学生短时间内能够独立完成上部结构施工图的设计,但是作为教学要求来讲,我们希望学生不仅会使用软件辅助设计,更重要的是希望学生通过手工计算来复习和巩固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做出优化设计方案。此时需要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不能急功近利,并提出各个阶段所需的足够知识点的获得时间和综合运用所需要的研讨时间,让学生在手算和机算结果之间学会分析和运用理论知识,学会用清晰的力学方法指导设计,而不被沦为“软件操作工”。

(二)严格阶段进度控制,防止学生“放羊”

当学生确定设计题目后,校内指导教师不能将学生完全放手,因为此时学生通常顾虑较多,有问题害怕请教,担心用人单位对其印象不好,从而产生得过且过的思想,造成最终设计成果不理想。这时,指导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定期汇报,并对阶段性问题进行解答。对在异地实习的学生还应通过电话、网络等形式及时进行指导,确保学有所获。

六、结语

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方式符合高校主动结合社会经济对人才需求的整体发展趋势。该模式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多方共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毕业设计中对学生实行“双师”指导且“真题真做”的方式,不仅避免了高校教师师资不足、设计指导不到位的情况,通过引入校外指导教师,还能强化对毕业设计指导和监管作用,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实现能力主线,也为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就业机会。

土木毕业论文:土木专业学生就业、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一体化探讨

摘要: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基于学生就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从一体化角度改革其实施模式,合并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学生就业为一个工程师综合实践环节。同时详细分析了一体化模式下工程师综合实践的内涵和保障措施。

关键词:土木专业;学生就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一体化

作者简介:杜书廷(1974-),男,河南宝丰人,许昌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河南 许昌 461000)

对于高等教育而言,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是其重要功能之一,使学生顺利就业就成了各高校的重要工作,但近年来高校学生就业越来越难,学生就业显得更为迫切。对于土木工程专业而言,招聘企业几乎都要求应聘人员具备一定的实践工作经验,实践工作经验就成了本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障碍,而学生实践经验的锻炼主要是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来实现。但近年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实践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并未得到真正的实践锻炼,进而影响到学生就业。同时,学生就业与考研对毕业实践教学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协调好学生就业、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之间的关系,提高毕业实践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就业,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现实。

一、现有实施模式及存在问题

1.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国内绝大部分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毕业前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毕业实习一般在第七学期进行,时间一般为8周左右,实习单位常为工程施工、设计、监理等企业,一般采用学生在岗实习的方式,以提高其工程素质和动手能力为主。毕业实习完成后,学生仍要返回学校,提交实习报告、实习记录等相关实习成果,经考核后获得学分。在第八学期初,在学生毕业设计选题、调研完成后,毕业设计开始进行,时间一般在14~16周,题目多为教师出题,内容以结构设计、造价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为主,主要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学生就业

目前,多数高校学生就业实行的是双向选择、自主就业的方式,以“学生主导型”为主,以学生自己联系为主。一般在第七学期开始,学生毕业实习或毕业设计过程中,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外联系就业单位,一般通过参加人才招聘会、投递求职信、家庭关系找工作,期间可能会参加很多次面试、招聘会或与单位沟通联系。校方主要为学生搭建就业推介平台,组织招聘会、联系相关单位、向企业推介学生等,为学生就业提供培训、指导、宣传等相关服务。

3.存在问题

就土木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学生就业的现有情况来看,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1)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实践效果不理想。就现有实施模式来看,毕业实习效果不理想。一则因毕业实习短暂,对于长达几年或几个月的工程项目施工或设计而言,学生无法全程参与工程项目的全程,只能了解到某一分项工程的施工或者某一项目设计的局部,实习内容显得较单一。二则学生虽然表面看似在顶岗实习,但企方指导人员指导管理力度不足,仍以校内指导教师为主,而校内指导教师由于还有其他教学任务、距离实习地点较远、指导学生数量较多等原因,指导管理力度更加不足,学生实习完全靠自我管理和摸索,实习效果无法保证。

对于毕业设计而言,设计题目是多位教师自编的“假题”,与企业生产项目相关的“真题”很少,设计条件和要求比较理想化,不太切合生产实际,学生综合“实战”锻炼价值不高。另外,毕业设计题目与实习内容联系又很少,仍需重新进行前期设计调研,但由于毕业设计时间有限,学生在15周左右时间内完成结构计算、毕业答辩等任务,时间已经非常紧张,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设计调研,必然影响到设计质量。

(2)学生就业影响毕业实践教学。[1]从第七学期开始,学生便开始找工作和考研,由于就业困难,学生找工作也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一般在第七学期主要忙于考研,第八学期主要忙于外出找工作,肯定会影响到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学生能够真正用到毕业实习和设计上的时间很少,特别是学生自联实习,由于过程管理不到位,很多学生几乎不参加实习,完全是抄袭或自编实习日记、实习报告,毕业设计的各种成果也是在最后阶段突击完成。

(3)毕业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联系困难。随着各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大幅度增加,需要更多的实习单位来安排学生实习,而各建筑企业因安全责任、利益关系等原因,接受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并不高,甚至持排斥态度,使得联系实习单位成了每年毕业实习开展的一大难题,学生、教师和学校都要耗费大量精力、想尽各种办法去找实习单位。同时,招生规模扩大和人才市场变化使学生就业也 越来越难,除了增加自身竞争力以外,学生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应聘更多的单位、参加更多的招聘会,才能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才有可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单位。

(4)学生缺少实践经验而影响就业。由于实习时间较短、过程管理与指导不足、就业影响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现有的毕业实践教学实训效果不理想,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经验严重不足,而土建类企业招聘人员时对实践经验要求又特别高,使得绝大多数学生因实践经验不足而影响就业。就业难就会使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找工作,对毕业实践教学影响就更多,进而得不到应有的实践锻炼,最后又影响到就业,就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一体化改革

基于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学生就业之间的密切关系,从一体化角度把三者密切结合,合并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学生就业为一个综合性的教学环节,即工程师综合实践,实现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学生就业一体化。[2-3]与传统模式相比,工程师综合实践体现四个内涵:一是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一体化为毕业实践教学且全部顶岗进行;二是就业单位联系与实践单位联系相结合;三是毕业实践过程与岗前实习培训相结合;四是学校实践教学考核与单位岗位能力考核相结合。

土木毕业论文:土木工程专业(专升本)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

摘要:土木工程专业(专升本)学生在专科阶段所学专业及专业课程开设存在不同,学生专业技能有所差距。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主线,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用不同毕业设计课题和要求,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提出了相关的改革和创新思路,使学生按照均衡性、突出性、目的性原则完成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升本;毕业设计;实践教学

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中,毕业设计是教学计划中最后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重要的实践教学之一。按照学校“以人为本、厚德强能、开放创新、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遵照“突出地方性、加强应用性、保持师范性、发展综合性”的办学定位,根据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的《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的指导意见,按照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制订了新乡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土木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的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指导大纲。

一、毕业设计在教学实践环节中的重要性

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毕业设计是衡量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1]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等学校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使毕业生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2]毕业设计环节是检验学生四年专业学习并充分展示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平台。

二、土木工程专业(专升本)学生与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存在的不同

1993年,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将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与其它专业合并拓宽为建筑工程专业。1998年,教育部将建筑工程专业扩宽为土木工程专业。

目前,我院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由两部分生源组成,一类是高中毕业直接录取的四年制本科生,一类是专科毕业升本的学生。专升本的学生在进入本科阶段学习之前,已经有了专科阶段的专业学习,然后直接从三年级开始按照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执行教学任务。

专升本的学生中,有一部分专科阶段所学的专业如建筑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有着与土木工程专业相似之处,但也有的专业只是相近专业,如公路监理等,甚至个别学生专科阶段所学专业与土木工程专业相差甚远,如制冷与冷藏专业等。其中,专升本学生专科阶段所学专业为建筑工程类专业的占53%,相近专业的占30%,不同专业的占17%。这样就形成了一部分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能力,而另一部分学生相比之下,在专业课程上略显不足,这些问题已经在一些专业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凸显出来。比如《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有些学生专科阶段学习过《建筑施工技术》,他们希望《土木工程施工》教学中增大教学内容,以学习新技术、新工艺为主;但有些学生专科阶段没有学习过相关课程,连基本的施工工艺原理都不知道。如果只一味地照顾前者,后者学习起来会相当吃力;但如果过多地考虑后者,前者又会觉得课程很乏味,降低学生学习兴趣,造成成绩距离过大,不利于教育均衡。

专升本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学校教学计划存在差异。一部分学生专科阶段的毕业环节参与了工程类实践活动,如到施工现场或设计单位等参与实习,所占比例为51%;一部分学生参与了相关实践活动,如参与招投标等,所占比例为34%;一部分学生所在学校没有进行相关训练,所占比例为15%。专升本学生专科阶段毕业环节形式也有较大差别,做毕业设计的有57%,做毕业论文的有43%。我院土木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针对毕业环节明确要求做结构类毕业设计,而专升本学生在专科阶段所做设计或论文内容与结构设计相近的占52%,有着较大差别的占48%,这部分学生参与毕业设计会感到难度较大。

如果没有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毕业设计指导方案应对以上存在的客观情况,而是简单地使用土木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的指导大纲,势必会导致学生毕业设计不均衡,毕业设计效果不理想。根据现行的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实践教学计划,针对专升本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毕业设计模式上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从指导教师的安排、设计题目的选择、答辩与考核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达到实现多规格、多模式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整个毕业设计实施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均衡性、突出性、目的性地学习。

三、改革和创新的思路及实施方法

1.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先对专升本学生在专科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对学生分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师大体上分为两组,一组由理论基础更强的教师负责指导以前没有接触过毕业设计和本、专科专业相差较大的学生,目的是让这部分学生扎实地掌握土木工程专业的系统理论知识。一组由实践经验更为丰富的教师负责指导专科阶段专业相近的学生,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掌握更加前沿的专业知识。

2. 科学地选择设计题目

科学地选择设计题目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首要条件。设计题目要对学生的创造有一定的约束,又要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弹性,从而开展分层次的毕业设计指导。在专升本学生选题时,在满足毕业设计指导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加入一些供不同程度学生选做的内容,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采用分层次的教学方法,进行不同层次和深度的指导,给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条件,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有余地。根据学生结构不同,在制定题目和选题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设计题目要结合实际工程。在满足毕业设计指导大纲和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后,通过实际工程,根据社会人才需要进行有机结合。采用真题真作的设计方式,使学生直接参与实践工程。[3]

(2)设计题目具有不同的深度。对于以前专业相差较大的学生,可以适当选择难度、深度较浅的题目,但一定要结合工程实践开展,才有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对于以前所学专业相近的学生在选题的要求上要高于专科所做的毕业设计,更加强调对结构设计的深层次理解,使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在毕业设计中,通过设计使专业技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土木毕业论文: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阶段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针对南京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围绕着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这一主题,从改变选题方式、调整时间安排、加强过程管理和改良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实践。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实践

作者简介:曹云(1975-),女,江苏盐城人,南京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讲师;孟云梅(1971-),女,江苏徐州人,南京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江苏?南京?211167)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工程学院教学改革项目资助(项目编号:JG201124)的研究成果。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阶段的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在此环节中综合运用四年来所学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实际训练,既可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也为进入设计、施工和管理等领域工作奠定基础。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能力的发挥,也是一所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直接反映。[1]如何提高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是本科教育阶段需要深入思考和不断探索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以土木工程专业方向为例,对南京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的若干想法和实践经验进行了探讨。

一、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毕业设计选题面狭窄

目前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的题目类型主要有结构、施工、岩土和造价方向,选题面相对狭窄,且以“命题式”的设计题型居多。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提供详细的毕业设计任务书,里面明确了设计内容和进度安排,学生毕业设计只是在预定方案下进行的一次大作业,设计难度不大,但任务繁重。由于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过多,加上其他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受时间和精力所限,指导教师多年来均指导相同类型的题目,内容大同小异,学生普遍感到毕业设计和实际工程脱轨,没有积极性和创新欲望,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就业影响及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本科阶段的第八学期,此时大多毕业生已顺利签约,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设计只要成绩合格,能顺利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就万事大吉,根本没必要在毕业设计上花太多时间和精力;还有部分没找到工作的学生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忙于参加各种招聘会,根本不能沉下心来认认真真的做毕业设计;而少数考取研究生的学生准备研究生面试和复试的工作也牵扯了不少时间和精力,这多少都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进度和质量。加上有些学生对毕业设计本身不够重视,忽视了毕业设计是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最后一个“全面热身”,从而白白浪费大好良机。鉴于以上种种情况,最终导致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不高。

3.毕业设计管理和监控不到位

南京工程学院的毕业设计管理制度中包括对学生的日常考勤和过程管理,但毕业设计过程中经常有学生因参加招聘会、面试、复试等原因不定期缺勤,而且毕业设计中后期需要电脑,部分没有笔记本电脑的学生无法将台式机搬到固定教室做毕业设计,使得考勤制度流于形式。另外,毕业设计周期相对较长,期间指导教师还有其他教学和科研任务,有时对毕业设计管理和监控不到位,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没有得到有效监管而放任自流,遇到问题也不主动联系指导教师,导致设计进度严重滞后。毕业设计前期松松垮垮,而后期通宵作战几乎是每年毕业设计都有的一个现象,这样高质量的毕业设计成果根本无法得到保证。

4.毕业设计参考资料缺乏

目前南京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所需的图书、国家规范、技术规范、标准图集及相关行业标准数量少、更新慢。笔者发现做结构和施工毕业设计的学生往往一组或几组共用一套规范和图集,做深基坑、公路桥梁等毕业设计的学生相关参考资料更是匮乏,主要依靠指导教师一周两次的辅导和网上搜索资料解决问题,而且机房计算机数量有限,相关计算软件配备不齐全,学生的计算基本都是手算,没有配备必需的电算内容,即使有的毕业设计有电算部分大多也是采用盗版软件或者功能不齐全的软件计算而得,这种种因素客观上也会影响毕业设计的进展和质量。

5.毕业设计考核方法不科学

毕业设计考核方法的公正合理是学生对毕业设计持认真严谨态度的“命脉”。目前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成绩综合考虑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三方面的权重,但具体操作也有一些弊端。指导教师给出的成绩相对真实可靠,但评阅教师通常对学生的平时表现了解寥寥,仅凭批阅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短时间内给出成绩。而答辩小组最终给出的成绩也有待商榷,因为受答辩时间和答辩问题所限,难以全面评判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缺乏对整个毕业设计过程的考查。另外,各评阅小组、答辩小组之间由于教师专业和研究方向存在差异,导致各组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无法进行横向比较,这也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对毕业设计的热情。

二、深化改革,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针对以往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学院从时间安排、选题方式、过程指导、评阅答辩等方面着手,围绕着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这条主线,开展以工程为背景,实行导师制与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实践,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全过程质量管理,全面有效地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

1.根据实际情况改进选题工作

从近几年南京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去向来看,大多数毕业生分布在生产和管理一线,这就要求毕业生有很强的实践能力。毕业设计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第一步的选题工作尤为重要。选题要结合工程实际,提倡“真题真做”,避免“假题假做”,这样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为了保证人手一题,要求指导教师多方面、多渠道采集课题:可以与地方施工单位或设计院所合作就实际工程项目选题;可以结合指导教师的研究课题和专业方向拟定设计或研究题目;可以结合学生的就业去向和兴趣特点拟定课题等等。等选题集中后,学院成立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对所有选题进行集体论证,要求知识结构全面、工作任务量饱满、实践应用性强。同时,结合指导教师和学生双选,进行毕业设计学生分组和指导教师配备。

土木毕业论文:力学基础教学在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的作用

摘要: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重要环节之一,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人才能力的提升程度。文章基于对东华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的调查,找出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以提高学生创新、独立思考与工程实践能力。实践证明,重点加强力学基础教学对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提升有明显成效。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是培养计划中最后且最主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也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之一。要求学生将大学此前所学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并应用于实际工程,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1]。然而,土木工程毕业课题大部分涉及力学分析和计算,但从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中可以看出,学生普遍不能很好应用力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为此,加强力学基础教学改革和实践,确保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是高等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课题主要来源于工程建设类和研究项目的实际课题,但这两类课题都涉及力学知识,若缺乏较强的力学分析和计算基础则难以完成高水平的毕业论文。当前土木工程本科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缺乏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房屋建筑结构方案设计方向论文内容主要包括结构选型、结构布置、建立模型、拟定计算简图、内力分析、内力组合、截面设计、构造处理等。显然,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是以力学分析和计算为基础,然而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严重缺乏利用所学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尤其是结构力学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已踏入工作岗位的学生反映,虽然已学习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且在期末考试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进入毕业设计阶段仍无从下手。如:毕业设计涉及的力学知识也许不能完全用书本知识解决,但对于简单的力学问题,学生往往感到毫无头绪,只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出正确选择。这说明学生还无法将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知识在头脑

中形成统一体系[2],学生在本科阶段学到的力学基础知识没有真正起到基础和铺垫的作用。缺乏知识综合应用,尤其是应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最突出的问题。表1为笔者所在的土木专业二本学生近年来毕业设计题目。从表中和笔者教学实践调查可以看出,由于学生力学水平较差,因此毕业设计大多数为施工组织设计以及岩土工程方向,而房屋建筑结构方案设计方向的论文偏少,研究型论文的毕业设计基本没有。

(二)结构设计概念模糊,缺少方案论证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的实施过程归根结底是一个结构概念分析的过程。所谓概念设计一般是指不经过具体的数值计算,主要依据整体结构体系与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根据现象和工程经验得出基本设计原理和思想,从整体的角度确定建筑结构的总体布置以及抗震细部措施的宏观控制,概念设计思想已逐渐被大范围地推广,并在结构的选型、布置、计算参数的确定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本科生由于力学基础知识不牢固,工程实践经验不足,加之计算机的大量使用,导致结构设计概念模糊。

从目前笔者所在专业的毕业论文看,论文中普遍缺少方案选择、比较以及方案论证,基本按照既有模式进行计算,有的甚至连计算方法都未弄懂,导致毕业论文中往往在选择结构方案时对受力是否合理缺乏考虑,结构整体把握性差,空间想象力不够,理性分析偏弱。

(三)学生定性分析以及手算能力不足

计算机的普及和高速发展为结构分析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结构已成为课程建设和教学的重要内容。为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结构分析的能力,东华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在编制结构力学I课程教学大纲时重点增加了6个课时的上机操作,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了通用工程结构分析软件介绍,如SAP2000,ANSYS等有限元分析软件。然而,负面效应是学生过分依赖计算机分析软件,当遇到必须通过手工计算才能解决的复杂结构时,大部分学生无法应对。另外,当计算出现错误或在使用过程中输入错误参数时,学生无法较快地定性分析内力图是否正确,更不知如何手工校核。

(四)缺乏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能力

本科毕业设计目的是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能力。由于本科生知识面偏窄,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薄弱,毕业设计时力不从心。通过对本专业2006级毕业生情况调查分析发现,学生对所学的各门课程,特别是对三大力学的综合运用能力不强;对实际工程了解模糊,在将实际工程转化为计算模型时,方法实施不明确,加之对结构构造要求不熟悉,欠缺独立查阅文献的能力,造成了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情况出现。

二、产生原因分析

(一)理论与实际脱节

力学与工程密切相关,是土木工程专业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力学概念、原理和公式相对枯燥,教学与实际工程脱节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结构力学的教学学时相互分割,以单门课程为中心进行教学,对知识的相互渗透与衔接不够,导致学生学习吃力,一味强调强调计算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基本理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导致抛开工程背景一味学习书本知识的现象成为普遍。

(二)定性结构力学学习不足

清华大学袁驷教授提出“一个基础,两座大厦”的结构力学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其中“一个基础”指经典结构力学,“两座大厦”指程序结构力学和定性结构分析。定性结构分析的目的是强化和集中训练学生定性分析和估算判断能力。它与基于手算经典结构力学和面向计算机的程序结构力学三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力学是始于定性分析,终于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力学的魂和神[3]。而大多数二本院校都未开设定性结构力学这门课,在教学中也一直忽略了该问题,导致学生遇到必需通过定性分析才能得出结论时,无法或难以正确解决。

土木毕业论文: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毕业设计(论文)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阶段最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直接反映高校本科生培养质量。结合工作实践,文章首先对目前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所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然后对探索性教学改革的目的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方法与建议。

关键词: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毕业设计(论文)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阶段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实现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直接反映了学生的专业水平,影响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也是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直接反映。然而,目前许多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存在诸多不足,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容乐观[1-3]。

温州大学是一所市属综合性大学,旨在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笔者结合近年来对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的探索性教学改革和实践,探讨了当前普通地方性高等院校在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现状剖析

(一)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毕业设计(论文)只是简单模仿

传统意义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完成一项设计或研究的全过程。其最终的实质成果是一个符合规范要求但却并不完整的设计图纸,或是研究的部分成果。而大多数本科院校的培养计划是将毕业设计(论文)安排在本科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少数学校将时间提前到了大四上学期期中,时间大约为12周左右。毕业设计(论文)期间需要收集、分析设计(论文)资料和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一些相关学习任务,如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和开题报告等,进一步压缩了建筑、结构设计或论文写作的时间。另外,大四学生忙于毕业设计(论文)的同时,还要参加研究生和公务员考试,以及各种招聘会和实习等,这极大地分散了学生的精力、消耗了大量时间,影响毕业设计(论文)正常进行。

而且,许多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不够重视,以致很多时候毕业设计(论文)只是一个模仿或者模拟过程,质量偏低,效果不好。

(二)指导教师投入不足,实践经验缺乏

大学扩招导致许多普通高等院校的师生比例不断下降,导致教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时间不足,力不从心。另外,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工程实践经验或科学研究经验,而近年来高校扩招亟需扩大教师队伍,许多硕士、博士从学校毕业就直接进入了一线教学岗位,没有经过工程实践锻炼和系统的岗前培训,许多青年教师因缺少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经验、工程实践经验和长期科研经验,在选题、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存在较大不足,直接影响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三)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

在以往的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指导教师也会让学生对其设计或论文进行修改,学生只是被动地按指导教师要求修改,往往停留在改正错误层面上,而不是考虑使设计更合理或研究创新等问题。另外,学生即使根据教师的建议对设计或论文进行了修改,他们对当前的修改为什么能够比较有效地满足要求,是否还有其他更有效的方法,其他方法与当前修改比较起来效果如何等问题也不甚明了。

(四)学校的培养与实际工程需求明显脱节

设计或研究过程并不是直线型的,其结果也不是唯一的。按照传统的指导方法,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仅仅是知道了如何做的问题,而对满足规范或研究要求的其他设计或分析方案(更好或者更坏的方案),则几乎没有概念。也就是说,几乎还完全没有考虑如何使设计或研究分析更合理、更有新意。但是在实际工程的设计和研究中,往往是要进行多种方案的比较,或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研究分析,并根据其他单位、专业的要求修改、调整设计和研究。这就导致了学校的教学、人才培养和现实需求明显脱节,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缺乏创新。目前的探索与实践工作就是试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探索性教学改革目的

根据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何解决普通高等院校现阶段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改革亟需探讨的问题,具体措施为如下三方面。

(一)让学生尽早熟悉培养方案,提前准备,积累相关知识与经验

毕业设计结果可以粗略地分成合法的设计(满足规范的设计)、可行的设计(合理的设计)、满意的设计和优化的设计。毕业研究论文成果也可以粗略地分成初步的研究分析(采用常规分析方法)、系统的研究分析(采用常规分析方法)、有一定创新的研究分析、有较大创新的研究分析。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就应该知道有这样一个链条,并且尝试在这个链条中(而不是仅仅局限于链条的一个点上)做一些起步性的工作,开始积累相关知识和经验,培养一个成熟工程师或研究人员所应具有的思维和意识品质。实际上,应鼓励学生尽早和指导教师建立联系,参与到指导教师的工程结构设计和科学研究工作中,这样学生就有足够的时间进入状态、积累相关知识和经验。

(二)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奠定学生工作基础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设计或研究分析时间有

限,往往不允许工程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精益求精地完成设计和研究分析任务。如此,即使是比较有探索精神的学生,走出校门以后也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在如何设计得更合理、研究得更深入和更系统的问题上有显著进步。如果学校缺少这方面的培养,很多学生在走出校门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处于被动和茫然的状态。如果在学校就进行了这方面的训练,学生便会有明确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主动思考,进而较快地成为一名成熟工程师或研究人员。

所以,第二个目标是学生走出校门以后,在实际工作中把第一个目标中所获得的意识贯穿到自我培养和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去,尽快成才。

土木毕业论文: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探讨

【摘要】:毕业设计是对土木工程专业所学内容的综合运用和检验,它的质量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综合体现,针对目前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建立实习基地、毕业设计选题、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相结合、培养“双师型”教师、加强毕业设计监管、购买配套软件等多方面采取加强措施,使毕业设计针对性更强,不断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

毕业设计是对学生所学各门课程的一个全面总结,是把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来获得基本的工程设计的能力。通过毕业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列举土木工程专业实践体系最少周数为40周,其中毕业设计周数为14周,对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能力要求更高。

1 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虽然有些专业课已尝试进行现场教学,但是还有一些专业课教学存在与实践性环节脱节,学生缺乏对工程结构的感性认识。工程实践比较弱,对实际工程的了解比较模糊,毕业设计中学生不能把所学到的各门知识综合运用起来。

2、力学、结构知识不够扎实,对力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不牢,概念模糊,导致实际模型与计算模型之间的转化不清楚。计算方法的采用不明确,表示方法不清楚,整个结构的受力、传力、构件的设计计算等停留在模糊阶段。结构构件计算过程、构造要求不熟悉,基本的规范、规程要求不熟悉。

3、不少学生在第七学期,忙着找工作、考研复习,忽视专业课的学习,专业知识渐趋薄弱。毕业设计阶段,有些学生态度不端正,对手工计算、画图不重视;有的学生直接采用设计软件进行设计,这也是不可取的。如只用软件设计只能得到最后结果,中间环节的过程练习没有得到体现;有的学生在时间安排上前松后紧,临近答辩前开夜车,导致毕业设计质量较差。

4、指导教师指导过程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指导的太多、太细。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疏于指导,放任自流。因师生比不足,造成指导教师辅导学生人数过多,对学生毕业设计审核的时间不够,学生存在的问题改正不及时;指导教师存在理论知识强,但工程实践经验欠缺,工程技术前沿知识缺乏,高校缺少对专业教师的工程培训和继续教育,直接影响到毕业设计的指导质量。

2 采取措施

1、建立跨省教学实习基地

由于土木工程施工的季节性和流动性限制,地方院校难于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依托本地区现有的教育资源,与距离我院较近的东三省等高校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形式各异的各类建筑,开拓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与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教师参与工程实践,既积累了实践经验,又使专业知识及时更新,增加老师和学生接触新技术、掌握新技术的机会。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总是不断地得到补充和更新,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2、毕业设计选题

科学选题是毕业设计中一个重要环节。进一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了解用人单位的要求。在毕业设计中不仅要求假题真做,更要求真题真做,进而达到“真用”的标准,学生一人一题,避免抄袭产生雷同。设计中要有创新意识及创新点。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使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在进一步深化专业知识的同时,架起一座通向社会的桥梁,为学生毕业以后的道路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积极开展以“本科生结构设计大赛”为载体的创新性实践活动,由学生按照大赛组委会事先确定的规则和统一提供的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计算、分析和制作,巩固学生专业基础、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勇于创新和团结协作的能力,是对当前教学工作的改进和提高,是教育创新的具体实践与体现。

3、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相结合,形成建筑、结构、基础、施工、概预算等课程设计的系统化教学模式。

适应土木工程高度综合性的特点,安排整块时间的综合性大作业或设计。学生虽做过一些课程设计,但对这些课程设计之间的联系以及相互渗透、应用方面的能力基本上是不具备的,学生不了解每个课程设计的前因后果,工程设计整体模糊,为培养学生的全局观点,应将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基础工程、建筑施工及建筑工程概预算等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综合考虑。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做结构设计是否合理、能否实现;做结构设计时,利用自己做过的建筑图,进行结构布置和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进而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最后做这套图的工程概预算,培养学生全局意识。课程设计是局部范围的综合,掌握该门课的设计计算方法、步骤、构造要求、规范、强化对整个结构及构造理解认识,为今后毕业设计做好准备。

4、培养“双师型”教师

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是实践环节的主体,教师自身的教学和科研能力直接影响毕业设计质量。教师要勇于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参与设计与企业广泛接触,服务当地经济建设,提高自身专业应用能力、丰富实践经验、及时掌握行业最新技术动态。把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结合起来。让更多参加过工程设计的“双师型”教师辅导毕业设计,把最新规范、新技术、新工艺在毕业设计中传授给学生,提升了产、学、研结合的水平,实现校企的初步融合。

5、重视毕业设计督导,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设计选题做到与实际工程接轨,聘请设计院所高级技术人员担任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同时配备本院教师进行联合指导,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使学生得到全面指导,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指导教师采用集中讲解与个别答疑相结合的方式,对设计中共同存在的问题、重点、难点集中讲解,分阶段检查成果。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设计。指导教师严格考勤、检查进度,控制好质量,每星期至少检查一次进度,与学生面对面,根据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当场回答,可以控制抄袭图纸现象。毕业设计评分包括分阶段检查、答疑、答辩。指导教师加强阶段考核与检查,公正给出学生成绩。

6、购买配套软件

应购买建筑、结构、预算软件,让学生了解软件的使用,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尽快进入角色奠定一定的基础。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拓宽学生的就业面。在系际风采大赛中,结合专业特点,让学生进行建筑方案设计,用计算机出图,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专业技能课练习各种软件的使用,充分发挥计算机房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

3 结语

总之,毕业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建立规范、科学的管理及评价体系,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队伍作保障,因此,建立高素质指导教师队伍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如何进一步做好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是今后要继续探讨和研究的课题。通过毕业设计改革,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应用型人才。

土木毕业论文:对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实习的认识与思考

【摘 要】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实习对于提高学生工程认知及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紧密结合社会的关键环节。文章从分析毕业实习的目的出发,讨论当前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并探讨适应目前社会环境的毕业实习组织、管理方法。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 毕业实习 实践能力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从事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毕业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总结和深化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过程。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实习往往在大四学年下学期开学前几周进行,此时学生已经完成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即将进入毕业设计阶段。如何通过毕业实习教学环节整合所学理论知识、获得工程结构直观经验并对毕业设计服务是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分析毕业实习的目的出发,讨论当前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并探讨适应目前社会环境的毕业实习组织、管理方法。

一 毕业实习的目的

毕业实习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学生在修完理论知识及专业课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到工地实习和听取专题技术报告。通过该实习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工程结构从立项、报建到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增强学生对工程结构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课程的理解和应用;了解建筑结构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方向;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为毕业设计(论文)做准备。

二 毕业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习单位联系有难度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企业以生产效益为优秀,很多单位不愿意接收学生前往毕业实习。对于设计企业,其办公场所有限,很难安排位置给实习生;另外设计人员生产任务繁重,也不愿指导实习学生。对于施工工地,由于现场环境比较复杂和危险,施工单位往往担心实习学生的安全问题而拒绝学生实习;尤其是需要在一个工地上安排较多学生时,施工单位就更难接受了。

2.学生对毕业实习缺乏正确认识

在毕业实习中,部分学生对毕业实习的重要性和目的认识不清楚,实习的积极性不高,认为最后提交一个实习报告就可以了;有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在没有指导教师严格监督时,往往自我懈怠;有的学生在毕业实习时还面临找工作的压力,因而很难把心思放在实习上。这些因素都导致毕业实习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直接造成毕业实习的质量下滑。

3.毕业实习的管理困难

毕业实习指导教师往往在指导毕业实习的同时,还要兼顾其他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没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待在一起,再加上目前参加实习的学生人数众多、实习地点分散,使得教师只是偶尔到工地指导、检查,也就不能及时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督促学生认真实习,使得学生实习效果受到影响。另外,对于分散实习的学生的管理就更加困难,教师往往只能通过毕业实习报告来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这也造成部分学生的毕业实习质量不高。

4.毕业实习的经费有限

毕业实习的经费也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目前车船费、住宿费等各项费用都较以前有不小的增幅,另外,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也大幅增加,这些都使得毕业实习所需经费加大。如果让学生缴纳实习经费,又会使得学生的经济压力加大,对于家庭贫困学生就更为严重。

三 毕业实习的组织与管理

严格有序的组织与管理是毕业实习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教师在实习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利用现场条件,与现场技术人员配合,全面安排好毕业实习,使学生学到知识,得到锻炼。针对毕业实习教学环节的特点和当前存在的问题,笔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1.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

目前,毕业实习的模式一般有分散实习、集中实习和两者相结合三种。集中实习是以班或专业为单位,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到实习单位实习,其优点主要是便于管理,缺点是实习内容较单一,经费和指导教师需要较多。分散实习主要是指学生自主联系单位实习,其优点是实习内容丰富、节省经费,缺点是难以管理、毕业实习质量难以保证。

笔者所在学校目前采取的是分散实习和集中实习相结合的模式。大四学年下学期期末,学校就向学生宣布实习计划,让学生按照要求联系单位实习,由于分散实习的单位大多是学生以后的工作单位,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往往很高,企业也可按照新进员工来管理。未联系到实习单位的学生则参加统一安排的集中实习,由于集中实习人数大幅减少,使得学校经费和联系单位的压力也得到减轻。

2.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结合

毕业实习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为后续毕业设计做准备,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让毕业实习更好地为毕业设计服务,同时也能使毕业实习的目的性更强,学生毕业实习的积极性更高。笔者所在学校的做法是,在大四学年下学期期末就下发毕业设计的选题,让学生带着设计题目进入实习阶段,可以让学生实习期间有的放矢,能够对毕业设计的各个设计阶段都有比较明确的感性认识,也能够最大程度地收集相关资料,为毕业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3.加强毕业实习管理

严格的毕业实习管理才能够保证好的毕业实习质量,也才能使得毕业实习顺利实施。毕业实习主要有实习前的动员、实习中的检查与监控、实习后的成绩评定三个环节,毕业实习管理需要贯穿于整个实习教学环节。

首先,需要认真做好实习前的动员工作。要让学生明确毕业实习的意义和目的。可请工地负责人或有经验的教师对工地具体情况、施工流程等内容作具体介绍,使学生提前有一个初步了解。安全注意事项是动员大会中需要向学生灌输的重点,一定要明确实习纪律,确保安全。

其次,需要认真落实实习中的检查与监控。分散实习的学生要严格执行导师制度,要求每个学生在其实习单位都有一个企业指导教师,学校教师要加强与企业指导教师的沟通与联系,随时了解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情况,并将相应情况及时与学生反馈交流。实行毕业实习中期检查制度,通过中期检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督促和约束,也可通过中期检查及时发现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做相应调整。

最后,需要对毕业实习成绩评定环节严格把关。考虑到毕业实习日记和报告容易出现抄袭和作假现象,毕业实习成绩的评定就不能只看学生的实习日记和报告,而着重要看学生对实习的理解及收获,因此需要落实毕业实习答辩制度,即让学生陈诉实习中的所见所得、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解决方法等,并通过提出相关问题进一步考查学生对实习中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四 结束语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实习对于提高学生工程认知及动手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紧密结合社会的关键环节。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单位毕业实习开展的具体情况分析了目前毕业实习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希望能够对毕业实习教学环节的顺利实施起到一些有益的推动作用。

土木毕业论文: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质量评价研究

摘要:本文讨论了在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中,引入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一套较为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力求科学合理地对学生毕业设计质量进行评价。

关键词:毕业设计质量;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土木工程专业

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创办于1950年,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丰富的办学经验。从早期的房屋建筑专业、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发展为建筑工程专业、交通土建专业,直到现在的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和交通工程专业,已积累了60余年的办学经验,拥有完善的教学条件、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机制;为河北省、京津以及周边地区的建筑、道路、桥梁、交通等行业的研究机构、设计院(所)、施工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输送了大批合格的土木工程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在河北省、天津市的土木工程行业和土木工程教育界享有较高的声誉。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与综合性。通过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及教学质量进行检查与评价,进而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分析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检查具体体现在:(1)毕业设计(论文)前期至中期工作阶段。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条件(选题质量及指导教师情况)及组织管理、学生状况、中期检查等情况进行抽查、评分。(2)毕业设计(论文)后期工作(答辩、评分)阶段。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情况进行抽查、评分。(3)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阶段。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进行抽查、评分。必要时,抽调部分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送外校评审。(4)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阶段。召开总结评议会,总结检查评估中出现的问题及经验,研究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措施。写出评估报告,提出对我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检查评估指标体系”的修改意见。同时,组织申报、评选本年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优秀单位及优秀指导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很多。为更加可过的评价学生毕业设计质量。本文提出运用模糊评价理论来评价学生毕业设计质量。

一、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理论和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与其他确定性评价方法不同,它在评价过程中能充分考虑影响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不同因素。首先用U={u1,u2,…,um}={选题质量,学生能力,毕业设计质量}等不同评价指标。V={v1,v2,…,vn}=优,良,中,及格,差表示不同评价指标所处评语集合。

1.首先构建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根据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特点,构建了二级指标,二级评价指标可以更加清楚的实现指标值的量化。根据每个评价指标ui(i=l,2,…,m)对确定评判等级的影响程度不同确定权重模糊子集A,A={a1,a2,a3,…,am}其中ai为因素集中ui的权重值,ai≥0且ai=1。

2.设不同评价指标因素ui又包含s个二级评价指标,其评价指标集为ui,ui={ui1,ui2,…,uis},对应的权重Ai={ai1,ai2,ai3…,ais},ais表示uis在ui中的权重,ais≥0且∑ais=l。

3.设评价等级可分为n个等级,其评价集V={v1,v2,…,vn}=“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个等级。

4.对每个ui的m个因素按作综合评价。从ui到V的模糊关系用模糊矩阵Ri来描述。

5.然后再根据以下的模糊运算关系得到目标的综合评价分数。

Ri=r11 r12 K r1nr21 r22 K r2nK K K Krm1 rm2 K rmnB=A·R=(a1,a2,a3,K,am)or11 r12 K r1nr21 r22 K r2nK K K Krm1 rm2 K rmn=(b1,b2,b3,K,bn)其中,rmn表示因素指标uis对于第j级评语vj的隶属度。

二、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中的运用

1.确定评价指标因素集。依据模糊不确定性综合评价理论,确定土木工程专业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所示。

2.评价指标等级。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评语集合分为v={v1,v2,v3,v4,v5}={优,良,中,及格,差}五个等级。

3.评价因素权重集。各指标因素权重集在表1中已列出。

其中一级指标权重为A=(0.20,0.60,0.20),二级指标权重为A1=(0.25,0.25,0.25,0.25),A2=(0.17,0.25,

0.17,0.17,0.07,0.17),A3=(0.50,0.30,0.20)。

三、结语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根据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特点,构建了毕业设计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然后提出利用模糊综合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大大提高了学生毕业设计的主动性,有利于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土木毕业论文: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实习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在毕业实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才能将学生所学基础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相应问题。结合近年指导学生毕业实习的经验,就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实习阶段的创新目标制定、思想动员工作和考核制度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土木工程;创新能力;毕业实习;考核制度

0 引言

近年来,高等院校已经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作为学校的教育目标,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尤其是毕业实习阶段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真正发挥了实习在本科教学中的关键作用。众所周知,毕业实习是连接学校和企业的桥梁,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产实践能力非常重要,因此,制订一套可行的、完善的、有效的毕业实习培养模式非常必要。

1 实习现状分析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实践环节仍采取一种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和学校推荐实习单位相结合的形式,使得在实习阶段学生相当自由、管理比较松散、老师无法监督,实践效果非常不好,尤其是毕业实习阶段,主要原因如下:

1.1 毕业生就业竞争日益加剧导致一些毕业生放弃毕业实习去找工作 由于大多毕业实习安排在大四第二学期开学初,正好是寒假结束后的人才招聘高峰,这个阶段的招聘岗位比较多,这些学生并不是认为毕业实习不重要,为了能找到工作,他们不得不牺牲毕业实习时间。

1.2 学校毕业实习经费投入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毕业实习的质量 由于在校大学生较多,多数学校不能为学生安排专业对口、适合就业的毕业实习单位,需要学生自己根据将来的工作意向去找单位实习,如此安排直接影响到学生参加实习的积极性[1]。

1.3 学生和教师的实习态度不端正也是影响毕业实习质量的原因 学生认为毕业实习是脱离了教室的课堂教学,以自己能找到实习单位为由回避学校的监督管理,效果可想而知;教师对毕业实习也存在偏见,他们多以控制实习报告的质量来对学生实习进行考核,很少去关心学生在实习期间是否真正的去动手了,真正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创新了。

2 创新培养目标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本科毕业实习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方面都有很高要求。

2.1 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注重学生在实习阶段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结合起来,并以此作为指导实习教学的目的。变被动实习为主动实习,激发学生的实习兴趣,采用机制灵活、多渠道多模式的实习形式,让学生将所学到的枯燥的书本知识能够充分地与实习实际结合起来,认识到学有所用。

2.2 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充分发挥实习指导教师在毕业实习中的组织和领导作用。首先,要求指导老师熟悉实习单位相关人事关系和我实习单位提供的实习岗位要求,便于能够在实习过程中很好的激发学生们的发现问题;同时,要在实习单位选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3 创新思想动员

3.1 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调动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从学生入学教育开始,就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应用型、创新型”的内涵,始终贯穿“学以致用”的思想,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创新在将来工作中的重要性,调动起学生学习和实习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提高实习质量的目的[2]。

3.2 转变教师指导意识,发挥教师在实习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毕业实习的过程中是学生思想的引导者。通过毕业实习环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全面提高其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以后就业和进一步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要培养学生与他人的团结合作精神。

3.3 引导企业改变观念,建立校企合作的产学研实习基地 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对指导学生实践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可为实习活动节省经费开支;其次,可令指导教师更好的熟悉现场;再次,可培养现场技术人员和技工师傅来更好的指导学生[3]。学校应经常与企业联系,通过为企业提供科研平台和技术后盾来让企业改变观念,主动为学校提供实习场所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来指导学生的毕业实习。

4 创新考核制度

毕业实习成绩应该是多方面成绩的综合,要结合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和实际能力进行考核,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考核出学生的真实成绩。

4.1 注意考核平时表现 以往对实习的考核一般只检查一下实习日志,无法考核出真实的实习表现。可以通过电话询问、现场走访来调查学生的平时表现,也可由现场技术指导人员配合指导教师来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实习考核,监督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真正的动手去实践。

4.2 积极开展实习答辩 指导老师要切实负责,通过学生提交的实习报告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并发现实习中的存在问题和创新思维,然后,针对学生专业和实习性质的不同,分组进行实习答辩,来更好的掌握学生实习的效果,给出符合实际的实习综合评定。

土木毕业论文:土木工程毕业班上课学习状况调查与研究

摘要:本论文采用常规检查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重庆某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班为例,对毕业班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即将毕业的这个特殊阶段,大学生心理活动复杂,缺乏理论学习的主动意识,理论学习目的不明确,兴趣不高,但工程实践方面的要求有所增强,同时对未来充满渴望和迷茫感。以人本主义理念为出发点,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这个特殊群体教育提出了改善措施。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班;出勤;学习;人本主义

作为大学生中的学长,毕业班学生会成为其他低年级学生学习的榜样,他们的学习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带头作用,因此,对于毕业班这个特殊群体的学习情况应给予高度关注。作者在多年教学过程中发现,毕业班学生出勤率远低于其他年级学生,有时毕业班学生出勤率甚至会低至20%左右;另外,在与不同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交流过程中,其他老师也反映有类似情况出现。为了了解毕业班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他们对学习的期望和想法,作者采用问卷调查和常规检查等方式,对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希望能了解毕业班学生出勤率低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对策,为改进高校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提供参考。

一、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研究对象为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07级桥梁班5个和07级道路班5个,学生共计352人,其中男生325人,女生27人,考研人数42人。

2.研究方法。本次调查以常规检查和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①常规检查。上课时通过点名的方法,检查学生的出勤情况。②问卷形式。针对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学习特点自行设计问卷,调查问卷发出352份,回收有效问卷336份,回收有效问卷率为95.45%。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常规检查情况分析。根据上课检查和抽查,能到教室和图书馆等场所学习的学生只有一半左右,其中到教室学习的学生平均为42.2%,到图书馆学习的学生为8.01%,其余学生绝大部分在宿舍睡觉或玩,剩余小部分学生外出或在校园内。调查结果表明,只有小半数的学生能坚持学习,但到教室上课的学生并不是全部认真听讲,有小部分学生学习状态并不理想,表现形式多为说话、睡觉或看其他书籍,学习效率不高;到图书馆学习的学生都是报考研究生的同学,他们想找一个安静的环境复习考研内容,选择了逃课学习的方式。

2.问卷调查分析。①学生上课学习状态和学习态度。根据调查表1显示,只有12%的学生认为自己在上课期间能够认真听老师讲课;29%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课堂上学习状态比较好;26%的学生认为自己在上课时学习精力比较差,注意力不能很好地集中在学习上,其中5%是考研学生;其余33%学生认为自己根本无法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其中25%为考研学生。

调查表2显示:学习态度积极和消极的学生占多数,其中能积极主动到教室上课学习的学生有30%,由于上课点名被迫到教室或根本不到教室学习的学生上课学习态度消极,他们所占比例为39%。近几年,因为就业压力增大以及部分学生对工作存在较高期望,考研学生人数增多,而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非常明确——考研,而考研内容以外的课程他们基本上就不屑一顾,因此上课时学习态度消极,而他们的学习表现也会带动一些平时学习态度不太积极的学生,从而致使学习被动、态度消极的学生人数比较多。另外,学习态度比较积极和比较消极的学生比例分别为18%和13%。从调查结果上看,大部分毕业生对课堂教学不能积极主动去学习。分析原因不难发现,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将来自己从事的工作为土木工程的施工,课堂理论知识实用性不强,因此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态度消极。该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不感兴趣。由此可见,对于毕业生的教学培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

②上课出勤情况。40%的学生上课出勤情况良好,不存在迟到和早退现象,56%的学生出勤一般,在上课时因为生病、晚起、上课枯燥或其他事情存在迟到、早退现象,剩余4%的学生由于找工作、贪玩、上网等原因经常缺勤不上课。其他年级学生的上课出勤率一般都在80%以上,而此次调查结果表明,毕业班学生上课出勤率还不到其他年级的一半,明显低于其他年级。在大学四年级这个特殊转折期间,学生由于面临家庭期待和社会选择等多重压力,容易在思想上、心理上产生波动,陷入迷惘和困惑,从而对学习产生消极或是抵触心理。

③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评价。通过调查表4可看出,大部分学习认为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但有61%的学习认为教学内容不太丰富实用。显然大多数学生对现有的教学内容反映比较强烈。木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学生对未来充满了渴望,他们很想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工程知识,因此,老师按照课本教授的抽象理论知识,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④心理问题分析。土木工程毕业班就业形势比较好,90%以上的同学在大四上半年就已签订了就业协议,虽然就业对学生的影响程度较小,但是表6中的调查结果表明,心理状态良好的学生只有14%,人数非常少,而绝大部分毕业生存在迷惘心理,既存在对未来工作的美好渴望,又存在对将来生活和工作的未知和茫然。在这转折时期,学生心理存在的这些问题使得他们学习注意力分散,判断力下降,心浮气躁。因此,学校应加强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教学建议和管理措施

针对毕业班学生学习状态较差的问题,本文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特色,从教学内容、管理制度、思想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

1.创新教学内容。毕业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教学内容枯燥,因此,教师应根据自己所讲课程内容,结合工程实际应用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通过工程实例、工程实践,分析理论知识的应用。这样既能让学生了解课程知识要点,又可以从心里上满足学生对专业工程的进一步认识需求。另外,毕业班学生心理活动复杂,思想沉重,教师上课时应结合学生特殊时期的心情,变化课堂内容授课方式,教学内容不要太单一、太枯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接受学习内容。

2.优化课程配置。为了使教学制度落实到实处,可对现行课程体系予以优化,设置符合毕业班学生客观情况和实际需要的课程。土木工程专业实用性强,因此,从人本主义出发,结合土木工程特点,在大四阶段,可设置施工、管理、设计和工程经济等方面的选修课,学生可根据将来自己工作的特点和自己需求,进行选择,使得能够和需要参加授课活动的学生愿意走进课堂,这样,学生在老师正确引导下能较快了解和熟悉将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缩短融入社会的时间。另外,学校可以将毕业班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调整到前一学期,使毕业生在求职、复习考研等方面与课堂教学活动不存在时间冲突,消除导致学生难以出勤的客观因素。

3.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从维护教学秩序的角度而言,教学管理制度对学生均具有约束作用。学校组建教学质量督导组,教师上课要坚持点名制度,同时学校成立学风检查组,随机抽查学生上课出勤情况,对严重违纪者给予处分。通过加强教学管理,提高学生的出勤情况。

4.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毕业班学生上课情况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毕业生自身心理存在问题,他们处于人生重大转折时期,心理健康调节意识较弱。为了更好地让毕业班学生学习,应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学校可通过积极创造条件,针对毕业生的心态,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测评,及时了解学生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开展普及专门性的心理健康讲座或训练等方法为毕业班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坚韧的意志、正确的人生观奠定基础。

土木毕业论文:《CAD基础》课程与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项目教学法的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CAD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寻求将此课程与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相联系的教学方法。并研究和探讨了如何让学生能尽快掌握绘图技巧,提高绘图速度,达到规范性的绘图要求,并尽快与设计院的绘图要求接轨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CAD基础》;毕业设计;项目教学法

1 引言

土木工程专业是非常注重实践能力的一个专业,它不但要求学生应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更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能把所学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建筑CAD基础》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绘图技能和读图能力,为后续课程、毕业设计及毕业后如何能更快地适应实际的设计任务打下必备的专业基础。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应聘时,用人单位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常会给学生一张建筑或结构施工图,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图纸绘制完毕。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熟悉绘图命令,有一定的绘图速度,并且具备规范的绘图习惯。而这些都是现今教学中被忽视和缺乏的。现今的教学内容只达到了基本的教学大纲要求,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必须具备的实践操作能力还相距甚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适应学校对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使学生到了工作岗位上能够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很快上手,同时又具备自我发展潜力的能力。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本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阶段。是对各门课程学习、研究与实践的全面总结,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为了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绘图习惯,提高学生绘图的实际动手能力,除了应改变《CAD基础》教学内容与方法之外,同时应该结合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联合设计单位,从设计到绘图要求学生用规范的方法完成,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 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探讨

之前的教学内容及方法已经不适应现在用人单位的要求。“学以致用”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因此,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是《建筑CAD基础》课程教学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

2.1CAD教学模式

通过多年的推荐学生就业实践经验,熟练掌握CAD绘图技能、有CAD应用经验、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应结合当前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和培养目标,制定我们的课程教学计划和方案,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CAD部分的教学中,应该以基本绘图和基本编辑为重点,学生必须掌握。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更多地介绍一些绘图技巧,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并将此课程与其相关的结构专业课联系起来,让学生能感到学有所用,使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化。

2.2培养良好的绘图习惯

养成良好的CAD绘图习惯,不但可以加快绘图速度,提高绘图效率,还为今后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结构工程师所做的工作只是一个工程的一部分,应同时配合建筑、水、电、暖通等其他的相关专业。而且有时候工程任务庞大,一个人也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工程结构绘图任务,必须是几个工程结构师分工合作:有做基础绘图的,有做楼板绘图的,有做梁柱平法施工图绘制的等。最后将所有的图纸再进行汇总。这时候就需要所有的工程师具有良好的绘图习惯,如大家应该统一字型、字体、线型、标注样式、图层等。如果在现今的CAD教学及毕业设计过程中能对在校的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就可以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少走弯路,缩短工作的适应时间。

2.3培养学生的自主开发能力

在绘制一张AutoCAD图前,应该有这样一种想法:我要用最快的速度、最高的质量来完成。要想达到提高绘图速度的效果,前提是必须要熟悉CAD中基本操作命令和快捷图标的使用。同时由于CAD具有二次开发的平台功能,教师如果能自主编写开发一些实用的CAD快捷命令与菜单,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就能帮助学生提高绘图速度。对于能力较强学生,可有针对性地教给他们简单的编程方法,使他们可以自己动手编写更适合自己的命令与菜单,培养一套自己实用的绘图程序和技巧。

2.4项目导向教学法

土木结构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不要求学生将整个楼面的结构施工图都绘制出来,只要求学生绘制一榀框架的施工图。其弊端在于学生还不能真正了解一个完整的结构设计的内容、步骤以及对规范性地绘制结构施工图的要求是什么,因此不能很好地训练学生之间的专业配合。为了在实践教学中给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工作情景,在《建筑CAD基础》教学中可以引入项目导向教学法,结合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联合设计单位,从设计到绘图要求学生用规范的方法完成,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 成果展示

在近两年的教学准备中,将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运用到《CAD基础》课程中,并在毕业设计这一实践性环节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011年土木专业毕业设计时,要求部分学生做实际工程的结构设计。设计题目为:某教学楼,建筑面积5000平米左右,层数6层的框架结构体系。要求学生根据甲方要求每人拿出不同的建筑方案,并用结构设计软件PKPM建立结构模型,进行结构计算。用AutoCAD绘图软件绘制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要求按照设计院的要求绘图并出图。在经过近三个月的设计过程中,学生将之前《CAD基础》课程中讲授过的制图习惯和方法运用到此次设计中,按照设计院的出图要求完成了任务。虽然此次设计比大学本科毕业设计教学大纲的任务要繁重很多,但学生的收获确是非常大的。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只摘录了学生部分的建施和结施图纸。

4 结束语

在此次毕业设计中,学生运用了一些快捷命令,提高了他们的绘图速度和绘图质量。而部分快捷命令,是指导教师与本专业的部分学生对CAD软件进行了二次开发。通过这样的训练,既能提高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还能使学生更熟悉CAD软件,运用起来更是得心应手,使学生获益匪浅。通过此次教学改革的尝试,让我们感觉到必须要对旧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必须要适合现今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只有这样我们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不会被社会、被企业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