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感性"之美:马克思语言观与翻译美学

作者:刘晓萍感性的自然界美的规律意识实践哲学

摘要:哲学与翻译研究密不可分。不同的哲学思想产生了不同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尽管马克思思想创立距今已有150余年,但是它依然闪烁着光辉,指引着后人前进的道路。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把主客体有机地结合,为我们从事翻译美学的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他所提出的“语言是感性的自然界”为我们理解翻译语言带来了启迪与反思。他对“美的规律”的思考为我们探寻翻译之美打开了智慧之门。翻译审美过程是一个感性的、动态的、积极的、创造的过程,是译者理解原文,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从“自在”存在到“自为”存在建构译本的过程。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CN:44-1456/T)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立足东莞,面向全国,理论联系实际,为东莞地区的教育、科技、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为本院建设名单地方本科院校和各专业兴旺发达,人才辈出作贡献。

杂志详情